第24章 后世教育,连线孔子
各位面古人:!!!
虞美人得潇洒,却给各位面带来不少震动。
他们听到了什么。
20年,读了20年书!!!
他们何曾听过一个女人,能读书的。
就算真的有读书的,那哪有人读书读二十年的。
古代有个词,“十年寒窗”。
这个词不能证明,当时读书人真就只会读十年书。
可一般来,至多不会超过十五年。
读这么多年书,他们就以为自己的学识很渊博了。
结果现在幕什么,读20年书。
……
看到他们有些震惊的表情,又看着孔夫子收拾自己还要一会儿,虞美人索性先科普了一下后世的教育体系。
[在我们后世,一般三岁左右就开始上学,幼儿园三年,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加起来一共十九年。
学习的更是五花八门,幼儿园没啥好的,从学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学语文,数学,英语,此外还有体育,社会,音乐,美术。
初中,在这些课程之外,又要加上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政治。
学六门,初中九门。
到了高中,就开始分文理科,看你要侧重哪一方面。
到了大学,就更深入了,看你要当艺术生,学音乐表演美术,还是学金融,生物,化学,医学。
当然,这里面还能细分,这我就不多赘述了。 ]
虞美人这个话题是临时起的,自然没准备什么资料。
可系统还是及时配图了。
虞美人每一个科目,系统就配一张图,包含了学六年,初中高中各三年的教科书。
再加上后世高三学子迎战高考的图片,只叫人心惊胆战。
这,后世人,十几年学这么多科目,真的不会被累死吗。
这也太吓人零吧。
[另外,现代社会真的是越来越卷了,本来学生是可以七休息两的,但在双休假期期间,还有各种课外补习班。
有的是补学校里学的课程,但也有在假期学习武术,乐器,美术,舞蹈,礼仪,书法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虞美人到这的时候多少是有些心有余悸的。
幸好自己上学的时候,并没有那些补习班风气,不然自己是真得累死不可。
各朝代的人看着幕上越垒越高的作业本,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这后世学子,是不是太辛苦了一点。
这也太多了吧。
虞美人扯扯唇角,心想,她可还没把后世的作业本,练习册啥的放出来呢。
加起来更夸张。
[所以,我这么多,就想,我上了二十年学,一个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到你们那里,就真的没必要非得扒着你们不放。
这但凡有点自知之明,也不会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啊。
我句不要脸的,就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我要是真懂得这么多知识,并且愿意为你们所用。
你们是愿意我随随便便找个人嫁了,从此蜗居后院,为个男人争风吃醋,还是真能够拿着我所知道的知识,建设你们的那个朝代。]
秦朝。
始皇听见,几乎是不假思索选择后者。
他又不是幕的脑干缺失的人,就这么个人才,他让她做什么不好,就非得嫁个男人。
这样一个大才,愿意为他所用,别是个女人了,就是想要百来个男人,他也给她统统满足了。
汉朝。
刘彻嗤笑一声,那必定是要为他所用了。
但凡犹豫一秒钟,都是对他的不尊重。
唐朝。
李世民也点点头,他还指望幕能给他什么灭蝗妙招呢。
而且后世既然有专门的医学堂,他还能把他的观音婢给虞姑娘看看,听听后世有什么办法治好他的观音婢。
宋朝。
赵匡胤就更直接了。
只要虞主播愿意来,他能把那群士大夫全都交给主播处置。
然后好好他大宋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怎么就成了腐儒典型了。
他好理出个章程来,好好把那群吃里扒外的东西都处理了。
……
虞美人却只是而已,她可不想去别的朝代遭罪。
就不老生常谈的饮食问题了。
就古代的蚊虫叮咬,在没有蚊香花露水的年代,她可遭不住这个。
虞美人想着,也注意着孔夫子那边的动静。
见孔夫子整理好了,也不犹豫,直接视频连麦。
自己也下意识站起身。
这可是她尊敬的古代圣人。
[好,我们这个话题结束,接下来,我们有请孔夫子连麦,来给我们讲解真正的儒学,有请――]
一瞬间,各位面沸腾。
那可是孔圣人孔子啊。
原本听连麦后就有些沸腾的儒家现在更沸腾了。
他,他们这是能见到真的孔子了吗。
虞美人着,孔子那边也同意了连麦请求。
难得的,面对面让虞美人这么个社牛都有些拘谨。
下意识的,只能干巴巴开口。
[孔…孔夫子好。]
虞美人都想捂脸了,太特么尴尬了。
这跟她想的可不一样啊。
孔子却笑得和蔼,笑呵呵的跟虞美人打了声招呼。
虞美人也回过神来,立马回应。
[孔夫子好啊,很高兴您能同意我们这次的连麦。
您的儒家对我们中国的影响真的非常大。
真的很谢谢您,您是我们全中国的骄傲!]
虞美人收起来从这次直播一直都有的尖刺,这话更是发自真心。
知道她现在整个手都在抖。
她这算不算是另一种的见证历史了。
孔子闻言,却只是微怔,想着这次直播中,后世儒家的问题,又是开心,又是愧疚。
寒暄几句,逐渐进入正题。
[是这样的,相信您也听见了后世那些自称是儒家饶各种问题,这次连麦,是想让您好好讲讲您的理念思想。]
虞美人总算是按捺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回过神后,心里忍不住感慨。
孔夫子可不愧是一个能游历各国的山东汉子。
这一米九的大高个,这壮硕的肌肉,一看就跟后世想象的一样。
才不是宋明清以为的那种文弱书生。
孔子闻言,也收回了笑容,正色看着身前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