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状元郎的痴傻妹妹11
床上的许沅睡得正香,忽然就听见耳边传来一道温和的男声。
“沅沅快起来用早饭,你昨不是念叨着还想吃摊上的馄饨吗?哥哥早上给你买来了。”
还想耍赖再睡会儿的许沅一下子惊醒过来,眼睛还迷迷糊糊的睁不开呢,就念叨着馄饨。
“我现在就起来,哥哥别吃我的馄饨。”
急得差点摔下去,还好许然从旁边扶了一把。
有些无奈的道,“沅沅那么急做什么,我又不会和你抢。”
用过早饭后,许沅在新家里四处转悠,这里摸摸那里碰碰,连院子里的那口水井都觉得稀奇,站在边上看了好一会儿。
“心点,不要摔下去了。”
许然对妹妹真是有操不完的心,空闲之余都不忘抬头看看许沅在哪。
“知道了。”
许沅声音欢快地答应了一声。
许然轻笑一声,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随后低头继续做手上的事。
许然提笔沉吟一会,很快落笔写下几个字。
写的龙飞凤舞,大气磅礴,落墨行笔之间,不像一个十四岁的稚嫩少年所写出来的,更像是一个出身富贵、具有丰富阅历的中年人所写。
一笔一划看似漫不经心,但只有仔细品来,才能悟出所写之人在书法上的深厚功底。
许然下笔前已经构思好了,所以写的很快。
看着桌上写的字,许然满意一笑,看来这手艺还没有生疏。
又拿起了一旁细的毛刷、朱砂等工具,心翼翼地在凝光纸上打磨。
许然上辈子为官时,认识过一个精通奇技淫巧的好友,当时因为好奇,就和好友学了怎么做旧。
做旧,顾名思义就是把新东西通过一些复杂的工艺,使它的外观看上去像几十年前,甚至于几百年前的东西。
前朝皇室上上下下,包括那位亡国的暴君,都有一个共通之处。
那就是写得一手好书法。
治国上一窍不通,却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那位暴君,称之为下第一书法家都不为过。
大庆开国皇帝是世家出身,也很喜欢前朝暴君写的字,甚至当众夸过暴君的字好。
开国皇帝更多的是一种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欣赏,反正又不会有人傻到因为喜欢前朝的字要光复前朝。
如果真有这样的人杀了就是。
皇帝都不介意,那些喜欢书法的自然也就松了口气,不过也时刻把握着分寸,字是字,前朝是前朝,不能因为喜欢字而喜欢上写字的人。
所以前朝皇室的字在读书人心中一直有着很高的地位,那些出身富贵的公子哥,更是花大价钱只为买一幅前朝皇室所写的真迹挂在家里,向来家里的客人显摆。
许然本来没想过用这种手段来赚钱,但没办法,现在太缺钱了,私塾的束修还没交,许沅的玉佩也没赎回来,衣食住行都要花钱。
偏偏话本的分成还要好一段时间才能下来。
之前不想通过做旧来赚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引起别饶怀疑,许然的家底很好查,出生在山村,许父是靠种地吃饭的农村人,偶尔还会上山打猎,供许然读书。
比村子里的其他人可能要富裕一些,但不多。
这样的许家可能拿出一幅前朝皇室所写的真迹吗?
许然能做的就是抓住许家不是土生土长的山村人这一点,许家父母二十来岁的时候才在山村定居下来,谁都不知道他们过去的底细,只隐约知道以前是在逃难。
那逃难路上许家父母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幅前朝皇室的真迹,似乎也很合理吧?
为什么一直没有拿出来呢,还不是因为许家父母没读过书,不知道这是什么宝贝,就一直放着,谁都没。
后来许家父母逝去,许然收拾家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书画,读过书的他自是认出了书画出自前朝皇室之手。
家里贫困,拿不出钱,许然自然而然地拿出了这幅书画,想卖个好价钱,改善家里的窘迫。
不过这样的理由只能用一次,用多了别人就该怀疑了。
做旧是一个很耗费心神的事,稍不注意就会一下子全毁了,只能心再心,不出任何错误。
一直忙到中午,许然早已精疲力尽。
手指都颤颤巍巍的。
“沅沅今想吃什么?不过我先好,现在家里钱不多了,只能委屈我们沅沅在家里吃哥哥做的饭了。”
许然的全部家当加在一起,只有几百枚铜钱。
去镇上的摊上吃碗馄饨、面食撑几倒也不是不行,但许然打量了一眼许沅。
妹妹还在长身体的年纪,外面的东西吃多了不好,万一不长个了呢。
一连吃了两顿喜欢的馄饨,许沅已经有些腻了,乖乖点零头。
杏眼圆溜溜的,“都听哥哥的。”
许然见妹妹这么乖巧,垂在身侧的手有点痒痒,还是没忍住伸手揉了揉许沅的头。
动作轻轻柔柔的,像在给猫顺毛。
许沅舒服地闭上眼睛,像只娇憨的猫,懒懒的爱和哥哥撒娇。
连着两三都是许然下厨,做的饭菜中规中矩,不好吃也不难吃。
许沅很捧场,每次都吃得很开心,也没吵着要吃外面的东西。
有次许然见妹妹眼馋地看着外面叫卖的冰糖葫芦,想吃又不出来,大概知道许沅是把自己那的话记在心里了。
许然起身走到许沅背后,就听到许沅嘴里在声嘀咕。
“不能吃不能吃,我们家没有钱了,呜呜,冰糖葫芦看着好好吃的样子。”
许沅失落地垂下眼帘,觉得看不见冰糖葫芦就不会眼馋了。
模样可怜极了。
许然嘴角挂着笑,连眉梢都染上了少许笑意。
走过许沅的身侧,叫住了卖冰糖葫芦的老人家。
“麻烦来两串冰糖葫芦。”
老人家眯了眯眼睛,认出了面前的少年,“是上次来买的公子呀。”
特意挑了两串个头大些的冰糖葫芦递了过去。
“您老人家记性真好。”
许然数出十枚铜钱,给了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