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演唱会的播放权
徐风握着电话沉吟了一会儿,又给张有安打了个电话过去。
张有安人在美国,这会儿应该是早上。
电话响了很长时间才接通,对面传来张有安略显慵懒的声音,“喂,哪位?”
“我。”
听到徐风的声音,张有安精神了许多,“徐总,你来电话有什么吩咐?”
“问问你周彦给席琳・迪翁写的那首新歌是什么情况,现在消息已经在中国传播开来,对票房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我是想看看,还有没有潜力可以挖。”徐风说出自己的想法。
张有安想了想,说,“有。”
电话这头,徐风眼睛一亮,“怎么说?”
“新歌这事,虽然没有新闻上说的那么夸张,但是也确实引起了很多美国歌迷的关注。现在这边有很多歌迷喊话,想要快点听到这首歌。”
“歌迷是要让席琳・迪翁提前发单曲,还是让电影提前把原声带发出来?”徐风问道。
“都有,不过还有一种声音,就是希望有电视台能够播放席琳・迪翁演唱会的播放权,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电视上听到这首歌了。”
“哦,这倒也是个方法,不过这样会涉及到我们之前签的版权协议么?”
“不会,席琳・迪翁有这个权力,之前我们双方已经约定好了。”
“嗯。”
徐风倒不是想要限制席琳・迪翁,她这么问就是想知道做成这件事情麻烦不麻烦。
如此看来,其实席琳・迪翁他们只要愿意,就可以把演唱会的版权卖给电视台,并不需要汤臣这边同意。
只不过,演唱会播放权涉及到的东西有很多,席琳・迪翁那边未必会卖。
关键是这个演唱会是系列的,不止一场,后面波士顿、芝加哥等地方都有。
同一个系列的演唱会,内容基本上差不多,如果观众提前在电视上看了,可能会失去去现场观看的兴趣。
如此一来,就会影响到后面演唱会的售票。
所以,大部分时候,这类演唱会的播放权都是不会卖的,要卖也要等到系列演唱会结束一段时间,到那个时候,也就不在乎票房会被影响了。
而且一般情况下,唱片公司也不会直接把博饭馆卖给电视台,因为他们可以自己制作录像带、光盘等,这样盈利空间更高一些,反正制作成光盘、录像带之后,依旧还是可以卖给电视台的。
不过,这也不是一定的,席琳・迪翁这种热度的女歌手,票非常好卖,而且她后面的都是室内场,售票压力并不大。
至于录像带、光盘等制品,也要看唱片公司的策略如何。
徐风思索了片刻,说道,“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就看席琳・迪翁他们愿不愿意了。只不过,就算有电视台想买,索尼那边也愿意卖,这中间也需要一段时间吧,我们再把新闻引到国内,即便电影没下画,估计也快了。”
在徐风想来,现在操作这个事情,恐怕是来不及了。
张有安笑着说道,“徐总,我们可以主动一点嘛。”
“主动?”徐风颇为不解,这事他们怎么主动?
难不成他们主动去找索尼,让他们赶快把演唱会的播放权卖给电视台?这样干,人家索尼愿意么?还有就是,有电视台愿意买么?
张有安解释道,“美国那边的电视台我们管不了,也不用管,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国内的电视台嘛。”
“你是说……”
张有安笑呵呵地说,“徐总你猜的没错,我的意思是,找个国内的电视台,把席琳・迪翁这场演唱会的播放权给买下来,然后在国内进行播放。”
徐风一下子就明白了张有安的打算,也理解了其中的窍门,她忍不住点头说道,“没错,美国那边的电视台想要买席琳・迪翁演唱会的播放权可能不容易,但是我们要买却很有机会。”
她这么说,并不是因为她认为他们跟索尼的关系好,而是因为中国大陆在这方面有天然的优势。
对索尼来说,中国大陆等同于是一片长满了树木的荒漠。
这个比喻滑稽,但是却又很合理。
说这里长满荒漠是因为这里潜力巨大,有世界上最多的歌迷,但它同时又是荒漠,因为盗版猖獗,索尼在这里可赚不到大钱。
索尼的那些唱片,在中国到处都能看到,但是想要找到一个正版的可不容易。
这时候,有个中国电视台跑去跟他们说愿意出钱买下一场演唱会在中国大陆的播放权,这钱对索尼那边来说就跟白捡的一样。
反正本来也没钱赚,把播放权卖给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
关键席琳・迪翁这个系列的演唱会,可没有计划去中国举行,也就是说,这场演唱会在中国不管多少人看到,都不会影响席琳・迪翁后面的售票。
而且中国有电视台播放了席琳・迪翁的歌曲,也是为席琳・迪翁做了宣传,虽然中国大陆市场暂时还赚不到什么钱,但是难保后面赚不到钱。
最后,就是交情了。
虽然汤臣跟索尼合作的时间并不长,接触的也不多,但是周彦可是为席琳・迪翁写了两首歌,而且这两首还都不是一般歌曲。
有这份交情在,他们去跟索尼谈播放权收购,也要轻松一些。
至少看在周彦给席琳・迪翁写歌的面子上,索尼那边肯定是愿意跟汤臣接触聊一聊的,只要愿意聊,那这事就有很大希望能够谈成。
“徐总,如果你觉得可行的话,我就去跟索尼那边聊聊,尽快把这个事情敲定。你那边也尽快跟几家熟悉的电视台联系联系,看有没有愿意出钱买播放权的。”
张有安的意思很明显,这个购买播放权的钱肯定不能他们来买单,如果操作得当,汤臣在中间还能赚点费用。
他其实很有信心能够把这事谈下来,问题就在于多久能谈下来,他们现在时间不多,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把事情敲定。
要是时间拖久了,那对电影的宣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徐风点头道,“没问题,你去接触吧,我明天白天就联系电视台。”
“好,我一会儿就去联系索尼那边的人。”张有安说道。
……
第二天上午,徐风先给上沪电视台的台长盛崇庆打了个电话。
其实昨天晚上张有安说要找电视台为演唱会播放权的事情买单,徐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燕京电视台,因为他们公司跟燕京电视台合作最多。
但是今天早上起床之后,她认真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给上沪电视台去个电话,问问上沪电视台的情况。
因为之前有一次饭局上,她碰见了上沪电视台台长盛崇庆,对方半开玩笑地埋怨说明明汤臣在上沪发展,但是却一直跟燕京电视台合作。
还说如果下次有什么项目,让徐风一定要给他们电视台一个机会。
接到徐风的电话,盛崇庆也十分高兴,跟徐风好一阵寒暄。
两人寒暄了半分钟之后,盛崇庆才问起徐风为什么打电话给他,“不知徐总今天来电有什么贵干?”
徐风也没有绕弯子,直接说了自己的来意,“我就是想问问贵台有没有引进国外演唱会的想法?”
“国外演唱会?请问是谁的演唱会?”
“席琳・迪翁的。”
听到是席琳・迪翁的,盛崇庆来了兴趣,很明显,他对席琳・迪翁是了解的。
如果换个电视台的台长,未必会认识席琳・迪翁,毕竟席琳・迪翁的名气还不至于大到像迈克尔・杰克逊、猫王那种级别,很多电视台不跟国际接轨,不认识也很正常。
而且大部分电视台的台长,也没有精力去关注这些。
但是盛崇庆不同,他是从基层的新闻口一步一步上来的,现在又兼任上沪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对国外的情况关注比较多。
而且上沪电视台跟国际接轨比较早,也比较多,他们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介绍国际时事的杂志性专栏节目,第一个英语新闻节目,还弄了第一个成建制的外语台。
“我能问一下,是席琳・迪翁什么时候的演唱会么?”
“最新的。”徐风先回答了盛重庆的问题,随后笑着说道,“不好意思的盛台长,这点小事我本来不应该给你打电话,不过贵台我认识的人也不是很多。”
盛崇庆笑呵呵地说道,“徐总说笑了,你的事就不是什么小事。而且你这事提的很巧,我们台最近还真就在讨论要多引进一些国外的节目。演唱会也好,一场是一场,不过我有些不太明白,席琳・迪翁的演唱会播放权为什么在徐总你的手上?”
“其实还没到我手上,只是这两天我们在谈这个事情。”这一点,徐风倒也没有隐瞒。
盛崇庆点点头,“完全没有问题,我对这个演唱会还是很感兴趣的,等到你那边事情谈成,我们再深入谈谈。”
“这点小事,就不麻烦你亲自跟我们对接了,要不然你给我指个人,我后面……”
“不用,这事我亲自对接就行。”
盛崇庆的热情让徐风稍稍感到意外,要说只是给卖面子的话,派个人来对接就行,他却要亲自对接。
要知道,盛崇庆可是非常忙的,他是电视台台长兼总编辑,还同时担任上沪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上上下下都要忙。
盛崇庆这语气也不像是在说客套话,徐风便没有再推,她笑着说道,“那后面就要劳烦盛台长费心了。”
“徐总言重了,汤臣集团是本地的明星企业,你们汤臣影业又跟我们电视台业务息息相关,咱们双方本来就应同舟共济。说实话,今天能接到你的电话,我非常高兴,得知还有合作可能,这高兴又添了几分。演唱会的事情徐总你放心,只要价格在合理范围,我们肯定要买下来的。”
“感谢盛台长的支持,相信以后我们双方合作的机会会更多的。”
“那是自然。”盛崇庆笑了笑,忽然话锋一转,说道,“《时空恋旅人》的票房可了不得啊,听说是已经超过六千五百万了。”
盛崇庆毕竟是上沪电视台台长,他的消息很准。
“没错,是刚刚超过六千五百万,消息还没有公布。”
“我也是听人说的,恭喜啊,上次《放牛班的春天》就拿到了五千多万的票房,成功登顶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榜首,今年再创佳绩,把原来的记录跑了,还多跑了一大截。”
“主要是影迷们的支持。”
“影迷支持,那还不是因为电影拍的确实好嘛。电影我也去影院看了,周彦拍电影的手法确实跟一般国内的导演不太一样,甚至相较于当下好莱坞的电影也是十分新潮的。在此之前,张一谋的电影在画面上的用心让我眼前一亮,而今周彦的电影不光是在画面上用了十二分的心,而且听觉上也有超人意料的表现。”
“哈哈,如果周彦知道盛台长这么认可他,肯定十分高兴的。”
“只是说了些实话而已,不过要是有机会跟周彦见面,我倒真希望能够跟他好好聊聊。今年我接手了上沪美术电影制片厂,突然之间担子重了很多啊。我虽然爱看电影,也爱研究电影,但终归还是个外行人,外界的质疑声我隔着墙都能听得见。要是能跟周彦聊聊,我挺想跟他取取经,这电影到底该怎么拍。”
徐风一下子明白了盛崇庆为什么会这么热情了,原来是冲着周彦去的。
不过徐风有些不太明白盛崇庆在上美厂的定位到底是什么,照理说盛崇庆本职是上沪电视台台长,在上美厂的厂长职务只是挂职,大概率是为了给副厂长金国平做过渡。
可能要不了多长时间,盛崇庆就要从上美厂抽身出来,然后金国平上位。
但现在听盛崇庆的意思,好像在上美厂那边动了点心思。
上美厂现在的情况,早已大不如前,内部急需改革,现在看来,盛崇庆还想握住那把改革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