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第472章 最绝望的事就是跟德国人踢点球

  当来自英国的主裁判韦伯,吹响了比赛结束的哨声时,总共可以容纳42000人的波尔多体育场内,所有的球迷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齐齐振臂疾呼,嘶声呐喊。

  不管是德国球迷,还是瑞典球迷,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球队加油打气。

  在波尔多体育场的记分牌上,显示着这一场比赛中两支球队对决的时间和比分。

  左侧的德国队名字下方的数字为0,右侧的瑞典队下方的数字为……0!

  而下方的时间显示的是……120+1分钟!

  这也就代表着,瑞典队与德国队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欧洲杯四分之一决赛中,一直踢到加时赛结束,都没能分出胜负!

  这个结果,其实还是出乎不少人的意料的。

  在比赛之前,显然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实力强大的世界冠军德国队还是会拿下瑞典,顺利进入四强。

  他们两队上一次在世界大赛相遇,是在2006世界杯的八分之一决赛中,当时德国就是以2:0轻松战胜了瑞典。

  但是在今天比赛的过程中,瑞典队却给德国队制造了不少的麻烦。

  潘毅摆出了一个4-3-1-2的三后腰阵型,对德国队的赫迪拉+克罗斯双后腰组合进行绞杀,让德国队的进攻组织变得有点乱。

  而且瑞典队的后卫线也是以防为主,不轻易上前助攻,这就让瑞典队的防线长期紧缩在自己的大禁区前沿。

  这也让瑞典球门前的防守密度非常大,德国队的球一进入这一片区域,立即犹如泥牛入海,无声无息。

  就算是比赛前认为德国队能够轻松取胜的人,在看完了上半场后可能就会改变主意了。

  因为瑞典的防守真的太好了!

  他们这时候会想到,德国队的进攻可能真的无法攻破瑞典队的防守,比赛很可能进入加时赛,甚至是点球大战。

  而当比赛到了下半场,他们反而又会觉得,是不是瑞典队更有获胜的希望?

  因为这个时候,瑞典的双前锋战术开始发威。

  林德洛夫开始频频从后场发动长传,来寻找到前面的伊布或伊萨克,而福斯贝里也时不时地用中场的直塞球来威胁德国的后防。

  伊布和伊萨克这两个技术全面的强壮中锋,经常互相做球,寻找着胡梅尔斯和博阿滕之间的空当。

  包括两条边路,瑞典的锋线双煞也会穿插到两边,对赫克托和基米希进行冲击。

  只是这时候也体现出了瑞典队三后腰战术的一个弊端,那就是给前场提供的支援实在是太少了。

  除了伊布和伊萨克,基本上就是福斯贝里会插上帮忙,而埃克达尔、韦恩布鲁姆、拉尔森的主要任务就是扫荡,并不经常参与进攻;

  而两个边卫更是没有潘毅的指示,就坚决不会上前!

  这就导致瑞典队在前场基本上都是以少打多。

  不过伊萨克的强大冲击力,以及伊布那无与伦比的射门技巧,还是让瑞典队获得了不少的射门机会。

  只是德国的门将诺伊尔也不是吃素的,一一将球扑出,力保着球门不失。

  在踢到65分钟左右的时候,勒夫进行了换人。

  他用更加硬朗的施魏因斯泰格上场换下了赫迪拉,并换上了小将德拉克斯勒。

  同时,勒夫也改变了战术,开始把节奏放慢,开始追求快慢有序的稳定发挥,甚至于德国队会主动把防线后撤,把瑞典队放出来,再打反击。

  换人之后,德国队的进攻开始体现出了威力。

  中场中路转移过渡,边路推进突破,前场中路策应配合,整个进攻开始出现了更为立体化的配合套路,全面开花,远比之前单调的破密集防守来得有效,尤其是在拉扯和寻找漏洞上。

  在那之后,德国队拉响了几次进攻高潮,也创造了数次不错的射门机会。

  但跟过去的几场比赛一样,这一场比赛瑞典队的防线一如既往的表现不错。

  奥尔松、林德洛夫、格兰奎斯特、卢斯蒂格组成的后防线虽然进攻能力不足,但在防守上却踢得越来越默契,让防守也变得很牢固。

  而且有埃克达尔、韦恩布鲁姆、拉尔森这三个防守能力很强的后腰在前面进行保护,让瑞典队的防线避免直接暴露在对方的炮火下,这也大大降低了伊萨克松直接面对德国前锋的风险。

  而就算有时候戈麦斯拿到了球,他就会马上就遇到林德洛夫和格兰奎斯特双保险封锁,这也让他很难舒服地射门,就更别提得分了。

  这其实就是潘毅的策略。

  那就是在九十分钟内以防守为主,把比赛拖入加时赛!

  由于在小组赛的最后一轮瑞典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再加上16强战时避免了车马劳顿,瑞典队的体能相对德国来说是有优势的。

  如果能拖到加时赛,那胜利的天平自然也就会向着瑞典这一边倾斜。

  只不过,当比赛真的如潘毅所愿踢到加时赛时,潘毅却发现,这一支德国队还真的很难被拖垮。

  他们继承了德国传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咬牙在坚持,并且在技术水准上并没有下降太多!

  难怪他们可以获得世界杯冠军,也难怪会有“足球比赛就是双方22人踢12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游戏”的说法。

  想要在意志品质上击溃德国人,确实很难。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瑞典队这场的进攻确实不太行。

  由于时刻都要谨慎地防止德国队的进攻,潘毅也一直没有改变阵型来大举进攻。

  而在这三后腰体系的基础上,就算瑞典想进攻,路线也是过于单一,很多时候是以中路长传为主,效率低下。

  还有就是攻防转换和节奏的控制上也有问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埃克达尔。

  他今天的位置是三后腰的中间,算是瑞典队攻守转换的枢纽,但他显然只能完成“守”这个任务。

  他的强项实际上不是强在他的优点,而是强在他的平均,他可以踢中场任何一个位置,左中右,前中后,中场的任何一个位置他都可以踢,而且都可以发挥出作用,几乎没有什么他干不了的。

  可问题也恰恰是这样,在说到大局观和控制比赛节奏的能力上,他不如谢尔斯特伦,在说到传球精细度上,他不如福斯贝里,但是他有这些球员所没有的那种防守能力和出色的体能和跑动能力。

  他这种类型的中场实际上很有意思,打得好的话,他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发挥得很出色,可一旦遇到了问题,或需要打破僵局的灵光一闪时,他很可能就不行了。

  打德国实际上就暴露出了他对比赛局势的掌控,对比赛节奏控制力上的差距。

  至少在加时赛中,瑞典队看起来是渐渐地利用体能优势在场上占据了主动,但却也没能创造出明显的得分机会,这就是因为节奏上有问题,锋线人员很难拿到有威胁的传球。

  其实在这个时候,往往有经验有能力的组织者都会根据球场上的局势进行调整节奏变化,通过左右分球,通过适当的回缩,通过故意放慢节奏等多种方式来搅乱德国队的防守步伐,让对手的防守失去预见性。

  所有人都知道,一旦防守失去了预见性,那么等到对手进攻的那一刻才做出反应,太慢了!

  但是整个上半场,埃克达尔明显是陷入球队的整体节奏中,而不是掌控球队的节奏!

  潘毅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但为了保持防守的硬度,只能是让他继续踢这个位置。

  替补席上也没什么人了啊!希耶马克?莱维茨基?都差点意思。

  总不能让福斯贝里来踢后腰吧?他又不是皮尔洛……

  而且就算是皮尔洛,在现在这个以防为主的三后腰体系中,其实也不太好用。

  毕竟他自己本身需要更多的保护,反而会削弱了在中场的扫荡力度。

  总之呢,两边在这样的拉扯之中,比赛时间也渐渐地走向了最后的120分钟。【1】

  【6】

  【6】

  【小】

  【说】

  而这个时间也就意味着……

  两队即将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

  如果说,足球比赛就是双方22人踢12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游戏;

  那么,跟德国人踢点球,似乎是足球比赛中更让人感到绝望的时刻。

  德国人显然比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队都更善于点球决战。

  此役前,在世界杯和欧洲杯的国际大赛中,德国6次出战点球决战取得5胜1负的成绩,唯一一次告负是在遥远的1976年欧洲杯决赛。

  在当时,现任拜仁主席赫内斯罚丢了点球,而捷克队五罚全中,帕年卡还罚入了史上的第一个勺子点球,导致德国队落败。

  而自那以后,德国已经延续了40年国际大赛点球决战不败的纪录。

  值得强调的是,德国28次在国际大赛主罚点球仅仅罚丢了2个!

  这都充分说明了德国战车的钢铁意志,毕竟点球更多的是看心态,看谁更能顶住压力保持镇定,而不是脚下技术。

  因此,踢到点球大战,其实也不是潘毅预想中的。

  但现在既然真的已经到这个地步了,潘毅也只能去面对。

  话说回来,自己的球队在实力上确实不如德国,能踢到这个份上,已经可以让他满意了。

  “头儿,是不是该安排点球大战的名单了?”

  阿尔特塔走到了潘毅的身旁,问道。

  斯卡洛尼同样也看着潘毅。

  或许他们认为潘毅已经早就对点球大战做好准备了。

  但潘毅却摇头笑道:“这个还是让球员自己决定吧。”

  阿尔特塔和斯卡洛尼对视了一眼,马上就明白了潘毅的用意。

  其实很多教练也会这么做,那就是让球员自己决定是否去罚点球。

  毕竟踢点球的压力太大,要不是心甘情愿的话,那还不如别上。

  “那好,待会让他们自己决定吧。”

  当加时赛到补时1分钟的时候,主裁判韦伯终于吹响了终场哨,残酷的点球大战即将开始!――

  “我第一个出场,其它的你们爱谁谁!”

  在所有瑞典球员和教练围成一圈的时候,伊布马上霸气地说道。

  这其实就是显现出老将的担当了。

  因为在点球大战的时候,第一个出场的压力是最大的!

  “我第五个。”格兰奎斯特也说道。

  潘毅轻轻点头。

  格兰奎斯特的心理素质极佳,点球功夫也不错。

  事实上,在伊布退出瑞典国家队之后,格兰奎斯特就接任了国家队队长的职位,而且也成为了第一点球手!

  因此让他来镇守第五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第五个出场的球员压力,是仅次于第一个的,因为那时候往往是一球定乾坤的时刻。

  往往一些球星要么选择第一,要么选择第五。

  就比如梅西一般都会第一个出场,而C罗喜欢第五个出场。

  在伊布和格兰奎斯特这两个正副队长发话后,那就要确定2、3、4号罚球手了。

  “我来吧。我踢第二个。”此时说话的是韦恩布鲁姆。

  “我踢第三个。”这是拉尔森。

  “那我第四个。”埃克达尔。

  正好是今天的三个后腰,也都是心理素质最好的这一批人。

  “我也要踢……”

  “还有我……”

  争相请缨的,还有下半场替补上场的奥古斯丁松,他的脚法踢点球肯定没问题;

  还有小将伊萨克,他其实未来也是在皇家社会、纽卡斯尔的第一点球手。

  这时只能是潘毅出面了:“就按先来后到吧。你们几个往后排,说不定还会踢第六轮、第七轮呢。所以就连伊萨克松,你也要做好准备,别以为自己是门将就不用踢点球了!”

  大家不禁都笑了出来。

  这声响都不由得让德国人那边侧目。

  这正准备踢点球呢,能不能严肃一点,怎么还笑出声了呢???

  而这也是潘毅对瑞典队很满意的一点。

  不愧是维京人的后代,心理素质都杠杠的,一点不带怕的。

  有的球队球员碰到踢点球,腿都软了,很多时候还要教练一个一个地点名让他们上去踢。

  而瑞典这边可好,一个个抢着要踢,踢不上还不开心的样子呢。

  “点球大战是很重要,但你们看准了方向就踢吧,别想太多。把更多的心思留给在酒店里等你们的姑娘吧!”

  这就是潘毅最后的训话了。

  在又引起球员们一阵爆笑后,潘毅再把门将伊萨克松拉到了一旁。

  伊萨克松是一个非常稳健的门将,在场上很少犯错,用Fm的属性来说就是“神经指数”很低。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也很少会有超高水平的发挥,包括在扑点球方面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地方。

  所以,潘毅需要给他开开小灶。

  “这是德国队可能会主罚点球球员的名单,以及他们习惯的罚球方式,你先看看。”

  潘毅给伊萨克松递上了一个小纸条,叮嘱道:“收好了,别被人扔了。”

  这就是瑞典教练组在赛前就收集好的信息,根据德国球员近期罚点球的情况来做出的分析总结。

  事实上,当瑞典进淘汰赛后,他们每一场都会这么做,毕竟谁也不能预料双方不会通过点球大战来分出胜利。

  而今天的这一场还有点特别,其主要的参考意见都是潘毅给的。

  因为他还记得在前世,当时德国是在八强中遇到了意大利,而当时他们就是通过点球大战决出胜负的。

  之所以潘毅对这场比赛印象深刻,首先是因为这场点球大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双方一直踢到了第九轮才分出胜负!

  而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一个名场面,就是意大利前锋扎扎。

  当时直到第120分钟,加时赛快结束,扎扎才替补出场换下基耶利尼。

  显然,孔蒂是特意让扎扎来踢点球大战,但这种强行安排,反倒是出了大错。

  第1轮意大利的因西涅,德国的克罗斯双双将点球罚进;

  第2轮,扎扎上前操刀主罚点球,尤文前锋从大禁区线上开始助跑,到点球点只有短短6码距离,扎扎的跑动让人哭笑不得:踱着小碎步,就像是牵线木偶人一样,6码的距离足足跑了18步,看上去十分滑稽。

  或许,当扎扎用慢动作回放的跑动,4秒时间跑完5.5米的距离时,意大利球迷已经有不祥之感。

  果然,扎扎的左脚劲射,直接飞出横梁!

  这个可能是足球史上被吐槽次数最多的点球了,后来也被各国网友各种PS恶搞,成为了经久不衰的一个著名梗。

  因此,潘毅怎么会忘了这场球呢?

  甚至就连德国队出场的几名球员是谁,踢的哪一边都记得。

  因此,在给伊萨克松的这张纸条上,细致程度可以说是比足球史上任何一张小抄都要高。

  “克罗斯,球门左上角;即:你的右手边。下同。”

  “托马斯・穆勒,球门右下角;”

  “德拉克斯勒,球门右下角;”

  “胡梅尔斯,右下角;”

  “施魏因斯泰格,右上角;”

  “基米希,左下角……”

  经过猜硬币挑边,是德国队先罚。

  第一个出场的,果然是克罗斯!

  他慢慢走向点球点,深呼吸一口,助跑,射门,球进!

  “克罗斯为德国队第一个主罚,这还是有点意外的。”

  “虽然他是脚法最好的那一批球员,但也有人批评称,他的心理素质不够过硬,有时候会拒绝主罚点球。”

  “但显然今天他的感觉很好,为德国队首开纪录,也稳定了军心。”

  “伊萨克松判断对了方向,但扑得似乎并不是那么坚决。克罗斯的这脚射门角度也打得很刁钻,所以还是从伊萨克松的指尖钻入了网窝。”

  瑞典这边第一个踢点球的当然是队长伊布。

  他一脸轻松地看着德国门将诺伊尔,甚至还露出了一丝笑容。

  主裁判哨响后,他助跑,抬腿,然后脚腕一抖,做了一个假动作,诺伊尔扑错了方向,球进!!

  全场先是发出一阵欢呼,然后很快又因为紧张陷入安静之中。

  点球大战就是对神经的蹂躏,特别是对现场的所有人,且不仅仅是对球员……

  德国第二个主罚的是托马斯・穆勒。

  在他弯腰摆放皮球的时候,伊萨克松开始了自己的心理活动:

  “神了,头儿预测德国队出场的球员真的都来踢了,甚至连顺序都一样!”

  “刚才扑克罗斯那一下就差点扑到了,都怪我还是有点疑虑。”

  “这次不管了,反正头儿说往哪边扑我就往哪边扑!”

  而等穆勒把球踢出的时候,伊萨克松甚至已经提前扑向了球门的右下角。

  “扑出来了!”

  “伊萨克松扑出了托马斯・穆勒的点球!”

  “托马斯・穆勒掩面后悔不已,而伊萨克松则是振臂高呼!”

  “这名并不擅长扑点球的门将,今天却是如有神助!”

  “站在中圈和场边的瑞典球员和教练也是一片欢腾,看台上更是掀起了黄色的波浪!”

  但是,诺伊尔扑点球的能力也不是盖的。

  很快,他也扑出了韦恩布鲁姆的点球!

  韦恩布鲁姆的脚法没有控制好,踢出的皮球正好是守门员最喜欢的半高空,诺伊尔直接一个侧扑把球压在了身下。

  第二轮点球结束,比分依然是1:1!

  第三轮,德国队是替补上场的德拉克斯勒主罚,他踢出的球势大力沉,直奔球门右下角。

  伊萨克松虽然奋力扑救,但还是差了一点。

  而瑞典队出场的塞巴斯蒂安・拉尔森也不辱使命,一蹴而就。

  2:2!

  第四轮,德国队由后卫胡梅尔斯主罚,他同样罚向了右下角。

  这次伊萨克松反应极快,直接把球挡出了底线!

  但相同的剧情再次发生,诺伊尔同样也把埃克达尔罚出的皮球拒之门外!

  还是平手!

  “今天的点球大战实在是令人窒息。”

  “前四轮,双方各有两粒点球打进,也各有两粒点球被扑出!”

  “诺伊尔再次表现出了他世界头号门将的实力,在两次德国队面临不利局面的情况下,力挽狂澜,让德国队保持住了晋级的希望!”

  “而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瑞典门将伊萨克松。”

  “这个前曼城门将在离开英超后职业轨迹并不算特别顺利,本赛季离开荷甲的埃因霍温后就将前往土耳其的卡斯帕萨效力,可以说已经进入了职业生涯的末期。”

  “但他在今天的点球大战,表现得非常出色!”

  “不仅仅是扑出了托马斯・穆勒和胡梅尔斯的点球,而且在另外两次扑救中,也判断对了方向!”

  “四次扑救,全部扑对了方向,这还是我们认知中的那个不擅长扑点的伊萨克松吗?”

  “哦,现在导播给到一个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在点球大战开始前,潘毅递给了伊萨克松一张纸条……难道秘诀就在这里?”

  “看来潘毅对这场点球大战准备得是非常充分啊!”

  “这就是世一教的水平吗?竟连对手球员的点球每一个踢哪边都能判断得到???”

  德国队第五个踢点球的是现在的场上队长施魏因斯泰格。

  在小猪助跑时,伊萨克松也几乎在同时就扑向了右上角。

  但他却扑了一个空。

  在伊萨克松心中一凉的时候,看台上的瑞典球迷却发出了轰鸣般的欢呼声。

  施魏因斯泰格确实是打向了球门的右上角,但却打飞了!

  皮球直接飞向了看台,没进!

  施魏因斯泰格懊恼跪地,而瑞典的副队长格兰奎斯特则已经走向前去了。

  这对格兰奎斯特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正如之前所说,点球大战中,第一个和第五个出场的球员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个球员要给接下来主罚的队友们开个好头,如果他能把足球踢进去,也可以释放后面所有人的心理压力,如果第一个人就没把球射进,那后面的队友自然会瞬间紧张起来,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而作为最后一个主罚点球的第五人也同样重要,因为他很有可能一球决定自己和对手的生死。

  就像现在这种情况,对方第五人已经射飞了,如果本方第五人踢进,比赛就到此结束,瑞典就可以晋级!

  只不过,当大家看到是格兰奎斯特走上点球点的时候,不少人都有些吃惊――几乎没人见过格兰奎斯特主罚点球啊……

  很多人甚至还在想,格兰奎斯特到底有没有踢过点球,又有没有进过点球?

  至少在瑞典队没有,因为队内第一点球手是伊布。

  安排这么一个极少甚至没有踢过点球的人第五个主罚关键点球?而且还是一个看起来脚法比较粗糙的中后卫。

  潘毅是疯了吗?

  此时,格兰奎斯特在无数人的注视下,已经走到了点球点前,他用脚把球直接勾了过来,踩在点球点前。

  很多球员在踢点球前会非常郑重其事地摆放皮球,有些人还一定要让球的气门芯对准自己,这样可以保证踢到球全身最硬的地方,增加皮球的速度。

  但格兰奎斯特没这么做。

  他很随意,随意得就像是在训练中做点球训练一样。

  然后他退开来,扭头看向了主裁判。

  而站在他对面的德国门神诺伊尔也是有点愣神。

  作为以工作严谨著称的德国人,他们当然也是有做各种准备工作的,其中也包括了互射点球。

  所以对于瑞典队,诺伊尔同样也会得到相应的情报,比如哪些人可能会踢点球,大概会怎么踢。

  但他们的准备显然不可能像潘毅那么准确,或者说全面。

  因为之前完全没有关于格兰奎斯特的点球情报!

  他擅长把点球踢向左边还是右边?是上面还是下面?

  甚至是他擅长用右脚还是左脚来踢?他是大力抽射还是喜欢勺子吊射?他是喜欢追求角度还是稳妥为主?

  这些诺伊尔统统都不知道……

  一个效力于俄超克拉斯诺达尔队的中后卫,谁知道他会上来踢点球呢?这个球队的名字甚至很多人都叫不出来!

  这就导致诺伊尔在一会儿扑点球的时候只能靠猜。

  他心里有些没底。

  没时间让他诺伊尔再思考了,主裁判已经吹响了哨音。

  全场猛地安静下来。

  格兰奎斯特开始助跑……不,或者说是“助走”更确切一些,因为格兰奎斯特压根儿没跑,上前跨了一步,又迈了一步,总共就两步,更像是在大步走。

  接着他的右脚就抽向了皮球。

  一切都发生得很快。

  诺伊尔在格兰奎斯特的脚踢中皮球之前便扑了出去,他猜了一个自己身体左边的方向,并且猜格兰奎斯特会打下角,于是他果断扑过去。

  可是格兰奎斯特这球却踢向了他身体的右边,而且是个上角!

  足球从门柱和横梁之间的夹角处飞进了球门!

  “格兰奎斯特!!!漂亮!死角!!”

  “比赛结束了!!!瑞典在残酷的点球决战中以3:2的比分淘汰了德国,挺进四强!!”

  电视画面中,瑞典所有球员蜂拥着跑向格兰奎斯特,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潘毅也高举起了双臂。

  他们做到了!瑞典队杀进了欧洲杯四强!

  (本章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