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第一百六十五章 现如今连潘红都来巴结你了

  打1979年下半年开始,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或广场公园,时常能听见邓丽君的歌声。

  一帮年轻人提着手里的录音机,得意洋洋的招摇过市。

  越是引来好奇的目光,越是能走出二五八万的步伐。

  地球是圆的,历史也是要还的。

  就像当初贸然打乱这帮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一样。

  如今,这帮人的各种神操作,也同样令这座城市格外膈应。

  但,甭管怎样,内地的“邓丽君热”也是由今年开始冒头了。

  她的出现并非偶然,打去年起,录音机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商,源源不断流入市场。

  各大学校用于教学的录音机,也不再实行专项报批手续。

  1979年初,商业部组建的赴香江考察小组,以每台90港元的价格,购买了1万台盒式收录机。

  运回燕京后,定价每台200元人民币出售。

  开卖的第一天,燕京百货商场里的柜台直接被挤得稀碎。

  下班的时间早已经过去,浦江电视台的台长古铮铮仍坐在办公室里聊电话。

  “块头不大,和年初的款式一样,”远在燕京电视台的周也明,在电话那头说道:“我一共就搞到5台,给你寄两台过去。”

  “这么大方?”古铮铮抓着电话线笑道:“家里其实也有一台录音机,就想再添一台小点的,给孩子用的嘛,大了不方便。”

  “你先别误会啊,一台是给你的,另一台是给江山的。”

  “小江?”

  “对,”一说道江山,周也明不知不觉就笑了出来:

  “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小子了,上次他上台里来时,好像挺喜欢办公室的电风扇,这次我也给他寄去一台。”

  “哦?”

  “到时候连那台录音机,你一块帮我交给他……”

  缓缓扣上电话后,双手交叉搁在办公桌上的古铮铮,陷入了沉思。

  电话里的周也明把江山夸的像朵花一样,也不知道这小子又帮他解决了什么难题?

  这又是录音机,又是电风扇的。

  嘶,不对啊。

  他们浦江电视台,好像还从未对小江同志有过任何表示呢!

  古铮铮当即觉得不妥,难怪他周也明能当上央视的领导,是比自己考虑的周全。

  一想到这,古铮铮重新拿起了电话:“是张路吧?上我办公室来一趟……”

  炎炎夏夜,安和街51号的小院里,几只萤火虫晃晃悠悠的来回窜着。

  李谨之告辞离开后,江川与应如画一声不吭的猫在房里。

  《射雕英雄传》里的几路英雄与各大侠女,给两个小姑娘打开了通往江湖的大门。

  “如画,”趴在床上的江川,忽然坐起了身:“看掌。”

  “呵呵呵,”被人偷袭还咯咯笑的如画,反手就是一掌:“九阴白骨爪。”

  咚的一声,来不及反应的江川,脆生生的滚下了床。

  “哎呀小川,你没事吧!”

  “……还是九阴白骨爪厉害。”

  隔壁不断传来的打闹声、尖叫声。

  令江河时不时就看一眼窗外:“她俩这是在干嘛?”

  “看书呢!”

  “有这样看书的?”

  “过两天你看了就明白了。”

  一想到《射雕英雄传》居然能给自己请了回来,江山就忍不住笑了。

  转头的一瞬间,正好瞄到了饭桌上的那本杂志。

  这一会的江河,已经默默翻开了书页。

  “嚯,”

  当一张大黑十,平平整整出现在书页里的时。

  江山立刻就嚯了起来:“这是什么情况?李瑾之这小子是什么意思?”

  “嘁,”

  江河没搭理老三,看似平静的双眼,微微泛起了几丝波澜。

  “呀,”

  “嗯?”

  “我去,”

  随着书页飞快的反动,十元、十元……还是十元。

  一张张十元大钞被江河抽了出来。

  平日里看见个“再来一毛”的瓶盖,都能抿嘴傻乐的江河,这一会倒波澜不惊了。

  江山果断问道:“二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当时给他这书时,就没提前翻一翻?”

  “我当时?”江山这才回过味来:“难道这本书里本来就有钱?”

  “你以为呢?”

  “我还以为是李瑾之……嘿,你早说呀!”

  老二床头的这些杂志,都是当初江山从日-本背回来的。

  几个月前,当扛了一袋玩具小样的李瑾之,走进江家大门时。

  不但认识了江山的小妹江川,还接过了江妈的一碗热面条。

  临走时,知道他喜欢看书的江山,特意给拿了一本杂志。

  没曾想,回家后的李瑾之翻开这本杂志时,意外的发现,这本资本主义国家的书里,居然还藏着钱!

  看着眼前神奇的一幕,他忍不住快速向后翻页。

  一张、两张……李瑾之的双眼逐渐失去了焦距。

  江山同志是如何得知他家里的老父亲,急等着用钱瞧病的?

  难道……是自己说漏嘴了?

  “李瑾之这人能处,”瞧着一张不少的钞票,江河直接下了定义。

  “嗯,”江山点了点头:“我说二哥,你以后能不能别像个老娘们一样到处藏钱!”

  “谁知道你会借给外人啊!”

  “以后不敢了,”江山摆了摆手:“得亏是没借错人,不然你这一百块肯定是回不来了。”

  江河重新恢复了沉默,虽然嘴角依然挂着一抹微笑。

  第二天的小厨房里,应如画特认真的看着眼前的大铁锅。

  热油下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捞出。

  接着再把蒜瓣、辣椒、肉片一一下锅翻炒。

  没一会的功夫,小厨房里飘出的肉香,勾得江家俩兄弟纷纷搁下了手里的粉刷。

  “如画现在是越来越长进了,”江山迫不及待捻起一块:“香,好久没吃这么香的肉片了。”

  江川道:“我和如画说好了,以后她做饭我刷碗。”

  “嗯,是个好主意。”

  应如画也笑眯眯的:“我除了刷碗,什么都愿意干。”

  “巧了,我也不喜欢刷碗。”两辈子都不爱刷碗的江山,表示:“也不爱做饭。”

  “小晓也一样,”江河跟着道:“还好有刀把同志在。”

  江川无声的张张嘴,下一秒乐了:“没关系,反正明年我就不在这个家了。”

  “你上哪去?”

  “上大学去!”

  “……”

  一片沉默中,只听见些扒饭的声音。

  当江海推着一辆自行车走进小院的时候,正在小厨房洗碗的江川,特开心的喊了一嗓子:“大哥来了!”

  可惜除了笑眼弯弯的应如画,没第二人出来迎接。

  “其他人呢?”

  “在屋里刷油漆呢!”

  听了小妹的话后,江海没着急往里走。

  这一会,倒被小院里的景象怔住了:“这难道是……秋千?”

  “对,”背着两只小手的如画,点了点头:“二哥特意给小鱼和小白做的。”

  “他还会做这玩意?”

  小院的中央,立着一只落地式的秋千架,小巧结实、构造简单。

  但,给江山五颜六色粉刷的特有童趣。

  江海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要是给小白见了,还不得乐疯喽。”

  连他自己个看了都眼热,更别提孩子们了。

  “老二、老三,”江海大步迈进家门:“我来了。”

  “来就来呗,嚷什么。”

  “来的正好,”江山随手扔给老大一顶帽子:“帮着一块刷。”

  “呦,你们这是……?”

  本以为外面的秋千架就够可以的了,没想到里面更惊艳。

  如今,粉刷一新的江家,稍加改变了房屋的布局。

  堂屋两边的大房间,一间仍住着江爸江妈,另一间则成了江河的新房。

  而与堂屋一墙之隔的小屋,就顺理成章留给了两个小家伙。

  这一会,令江海倍感惊艳的,正是小房间里的布局。

  红蓝白相间的高低床,同色系的小衣橱。

  最让人挪不开眼的,则是江山与江河正合力绘制的壁画。

  这幅壁画,江山选择了《熊猫百货商店》的组图,各色小动物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真没想到,家里的墙也能这样画?”

  一阵莫名的感动后,江海撑开报纸帽戴在了头上:“说吧,我能帮你们干点啥?”

  离婚后的老大,的确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但,每当在外面看见一家几口,和和美美的时候,就总在担心孩子们见到类似场景后的想法。

  心疼、内疚……越想越觉得委屈了两只小可怜。

  唯一令自己安心些的,莫过于身后的一大家亲人。

  尤其是老三,简直比自己想得还要周全。

  就比如现在,谁能想到他竟把自己家,整成了一座幼儿园。

  “呵呵呵呵,”越想越觉得踏实的江海,忍不住笑出了声。

  “大哥,”一旁的应如画,一直抿嘴憋着笑:“你那只帽子好像有点小,要不要我再给你重折一个?”

  “不用了,”说话间,江海头顶的纸帽更歪了:“新闻纸批的不容易,就这么着吧!”

  “呵呵,好!”

  兄妹几个,一块在新房里忙活着。

  嘻嘻哈哈的没一点干活的正经样!

  幸亏有老匠江河坐镇,一样样家具也逐渐被刷得像模像样了。

  哒、哒、哒……

  随着一串高跟鞋的声响,安和街的51号小院里走进了一位戴着墨镜的女同志。

  四散在小院里的左右邻居,不约而同停下了手里的家务活。

  目光不由自主跟着忽然冒出来的这位移动。

  翠绿色的连衣裙,奶白色的高跟鞋,穿戴时髦的女人,面无表情的穿院而过。

  噔噔噔的脚步,明显不是在走常规路数。

  “这人是谁啊?”

  “没见过啊,隔壁院的?”

  “不可能,这附近的女人,我谁没见过!”

  “瞧把你给能的。”

  “这位女同志,我怎么瞧着这么眼熟啊!”

  “我也觉得好像在哪见过。”

  “瞧着就不是一般人。”

  “不会是哪位明星吧?”

  “明星会上咱们院?”

  “她不就是……”

  “……还真是位明星啊!”

  当这位女同志再次低头核对手里小纸条上的门牌号码时:“请问,江记者是住这吗?”

  又问了一遍后,头上顶着报纸帽的一家人,纷纷向小院里张望了起来。

  “是谁找我小哥?”江川第一个冒了头:“请问你是……”

  话音还没落地,站在小院里的女同志,微笑着摘下了墨镜:“江山。”

  “潘红,”

  嘴里正叼着一只香烟的江山,一张口差点没让烟给烫着:“你是怎么找到这的?”

  他没记错的话,自己只给潘虹留了个单位的电话。

  “打听的呗,”潘红笑着将手里的纸箱,向前一递:“快帮我接一下,太沉了。”

  “哦,好。”

  江山赶紧接了过去:“这是什么玩意,这么大一箱?”

  “电风扇。”潘虹回头看了眼聚在巷口的邻居,然后小声说道:“过两天,我就要离开浦江了。”

  “走,进屋再说,”眼见围观群众越来越多,江山果断道:“你身后那屋也是我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杂手续,潘虹的关系终于转进了峨眉电影制片厂。

  一切就绪准备离开时,她想到了萍水相逢,却有恩于自己的江山同志。

  谢过江川送过来的幸福可乐,潘红忍不住笑了起来:“还记得咱们那天是怎么拍得这广告吗?”

  “当然记得,”江山也笑了:“大冬天的,你穿条短袖连衣裙,还得在脸上喷水……”

  “当天回家,我就感冒了。”

  “呦,你早说呀,”江山一拍大腿:“早说得话,我指定让幸福可乐补你二百工伤费。”

  “哈哈,什么工伤费,”潘红信个鬼。

  但下一秒,又看着江山问道:“前阵子,幸福可乐来找我拍宣传画,又是你的注意吧?”

  “的确是我建议的,”江山道:“除了你,还有刘小庆。”

  “哦?还有她?”

  “对!”

  “以后还会有其他人吗?”

  “暂时只定了你们二位,这叫品牌代言人,你们既然收了幸福可乐的广告费,以后只要有机会就记得替他们说说好话。”

  潘红同志怎么也不会忘了,当初在自己四处碰壁、无处可去的时候。

  一条幸福可乐的广告,迅速将自己转变成了一位炙手可热的香馍馍。

  “放心吧,”潘红点了点头:“我知道该怎么做。”

  “用不着太紧张,”江山拿着手里的瓷缸子,与潘红的可乐碰了个杯:“保持青春美丽就成。”

  “嘁,”潘红抿嘴笑了起来:“我给你的电话没扔吧?”

  “怎么可能。”

  “以后记着常给姐打电话!”

  “成,怎么?这要走了?”

  “走了,还有几个朋友要去见见呢。”

  “嗨嗨,纸箱别忘了呀。”

  “送你了。”

  “我要那玩意干嘛?”

  “不拿我当朋友是吧?”

  “留下了,以后你拿什么,我都留下。”

  “这还差不多。”

  当潘红同志的高跟鞋声,渐渐飘远的时候。

  纸箱里的台式电风扇,已经被好端端的摆在了饭桌上。

  “真好看,”江川轮着按着一排按钮:“小哥你看,这电扇还有彩灯呢!”

  “灵啊灵啊,”江海忍不住摇摇头:“我说老三啊,现如今连潘红都来巴结你了。”

  “呵,”江山重新点烟:“没你说得那么夸张。”

  黄山路的花园新村里,推着一辆自行车的吕晓和大嫂一路走着。

  越靠近自家的单元楼,熟人越多。

  身后嘻嘻嗦嗦的议论声,令大嫂忍不住眉头紧皱。

  “别管她们,”吕晓声音和表情一样淡:“就当什么也没听见。”

  “可……”大嫂哪里能忍心:

  “小晓,都怪嫂子这张嘴,我本想着让她们知道你和小江已经领了结婚证,就不会在背后说什么老姑娘那些个难听的话,没想到……”

  “没想到,她们又说我什么也没得,就把自己随便送出去了。”

  “都怨我,想简单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