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杨奉也嘚瑟
<Td></Td></TABLE>
杨奉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见文聘这里也榨不出油水来了,便也起身将文聘扶起,大义凛然的说道:“贤弟也太小瞧为兄了吧,为兄岂是贪生怕死之辈?更何况区区张济大营而已,还已经被贤弟逼到了这般境地,我视他如平地也!贤弟让此大功给我,为兄又岂能辜负了贤弟的心意,这张济大营我是去定了!”
妹的,占了便宜还嘚瑟,文聘看到杨奉这幅忠肝义胆的模样,也是暗叹一声,果然千年的狐狸才特么能成精啊,文聘心里不由为他点了一个大大的赞。现在说服了杨奉,张济之事基本上算是大局已定了,文聘心里一松,也就顾不上研究杨奉装逼的事了,“兄长忠君爱国,在下佩服。只是兄长你看,现在天色已近午时,我答应了今日一早便给张绣消息,若是时间再晚的话,恐怕会再生变数!”
两人正在互相商议的时候,吴疆带着杨奉军中诸将走了过来,吴疆上前拜道:“将军,杨将军的大军已经入城,末将已经帮忙安置好了。杨将军麾下将士一路远来、兵马疲乏,是不是等休整过后再交接城防?”
杨奉看了自己军中众将一眼,众人点了点头,示意大军已经安顿完毕,杨奉见此,笑着说道:“哈哈哈,有劳吴将军了,贤弟真是有个好助手啊!我军远来劳累,就再辛苦贤弟军中将士几日,贤弟认为如何?”
文聘现在就想杨奉赶紧发出,去处理张济张绣叔侄的事,自己在守关几日,这都是小事,便应道:“兄长客气了,都是为陛下做事,何分你我?我军便在守城几日,待兄长大军休整完毕,再做交接便可,但是张济张绣叔侄之事,可就有劳兄长了。”
杨奉也知道张济之事确实事不宜迟,应道:“嗯,劳烦贤弟将陛下诏书取来,为兄这便出发前往张济大营!”文聘早已经将刘协的诏书准备完毕,现在听到杨奉终于要出发了,急忙将诏书拿出来交给杨奉。杨奉拿过诏书,也不再啰嗦,便率众将回营,点出三百亲卫精骑直往张济大营而去。
武关外、张济大营。今天到了文聘约定的日期,张绣一早便到了张济大帐等候消息。张济张绣二人从一早一直等到快中午了,张济老奸巨猾还绷得住劲,张绣就没张济那修身养气的功夫了,现在军中只有隔日之粮,文聘又一直没消息传来,心里已经急坏了,就差上蹿下跳了。
张绣心里着急,实在是憋不住了,猛地站起来,对张济一拜,说道:“叔父,文聘这贼子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他不会是耍我们吧,我们可……”张济瞥了张绣一眼,不等他说完,冷声喝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给我坐下!”张绣看到张济的眼色,怕再挨骂,便狠狠的攥了攥拳头,重重的又坐了下来。
张济、张绣二人又等了大半个时辰,就在张绣又要按耐不住之时,突然有军士来报,“报!禀告将军,营外有一队兵马前来,领头将军自称是将军故人,让小的前来禀报。”张济听到这个时候竟然有故人来访,眼里露出一丝玩味之色,便将军士叫进帐来。
张济看了军士一眼,开口问道:“营外来了多少人马?”军士回到:“回禀将军,来军有五百精骑,看其军容都是精锐铁骑。”张济接着问道:“打的什么旗号?”军士回道:“来军没有打旗号,只是自称是将军故人。”张济摆了摆手让军士退下,沉吟一会,抬头看向张济说道:“绣儿,你去替叔父迎接一下,看看是哪位故人前来!”
张绣本来也快坐不住了,心中又对军士所说的故人很好奇,听到张济吩咐,便起身领命前去。张绣还没走到营门,便远远看到一队人马停在营前,虽然来军为了表达善意没有列开阵势,但是也能看出来军的彪悍之气,若是自己出营攻击,恐怕这伙兵马能瞬间反应过来,列阵迎敌或是逃跑,果然是精锐之师。
看出这支兵马的精锐之处,张绣对来人是谁更加好奇了,便加快速度向营门走去。杨奉虽然和张绣不是在同一军中,但是张济的驻军之处和李傕的驻军之处都在长安附近,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虽然不熟但是都认识。好吧,是杨奉的级别太低,张济和张绣那会还不鸟他。
张绣来到营门处,看到来人便感觉来人眼熟,细细辨认之下,认出了来人竟然是杨奉。张绣心里不免闪过一些萧瑟之意,昔日长安城里的一个小小校尉,自己见到他连头都不用点一下。现在竟然也敢正儿八经的来自己营门前,自称是长安故人,让自己出营相迎了!而且自己还不得不笑脸相迎,真是造化弄人,这特么什么世道啊!
张绣知道现在是非常之时,一步不慎自家大军就有倾覆之危,也不敢妄动,整理了一下衣甲,勉强挂上一丝笑意,走出营门拱手道:“哈哈哈,只听军士说,是长安故人前来,没想到竟然是杨将军前来。听说杨将军现在倍受陛下重用,不知此次前来有何要事?”
张绣毕竟还是有些嫩,他那生硬的笑容,怎么可能骗过老奸巨猾的杨奉的眼睛。杨奉看到张绣强颜欢笑的出营迎接自己,心中也不免生出一些感慨。当年自己不过西凉军一校尉,张绣身为北地枪王,威震西凉,何等的意气风发,何曾在意过自己?
现在自己前来,这张绣不得不强颜欢笑出来迎接,这是何等的畅快!杨奉此时很庆幸自己做出的冒险,救陛下出长安回返关东,这才有了自己今日的地位,果然还是跟着陛下才特么的有肉吃!现在张济叔侄就是自己的新功,自己也在人家的地盘,不能太过嘚瑟啊。
杨奉也连忙上前,拱手一拜说道:“长安一别,将军英姿仿佛还在眼前。今日再见将军,没想到将军风采更胜往昔,令人神往。陛下在长安之时,便听过两位将军的名声,听到两位将军前来投效,心中大喜,特派杨某前来传诏,还请将军带杨某前去见过张济将军。”
(本章完)</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