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中书令房玄龄?”
“臣在!”
两人拱手而出,应声喊道。
李元景威严道:“朕命你即日起修订大唐律法,明达吏治,议法处令,两位宰相当勤勉自励,这大唐律法之事便交给你们了!”
“这士卒抚恤金,也交给你们了!”
房、杜二人,面色激动,高声喊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修订我大唐律法!”
自古修订法律都是国家头等大事,法律完善,国家自然昌盛。
没有人比房谋杜断更为合适,李元景暗自庆幸,幸好手中都是治世能臣,而帝王需懂得驭人之道。
决不能全部揽在身上,那秦始皇就是个反例。
当然,李元景也想偷懒,若当个皇帝像狗一样累,那当之何益?
用人才是王道!
然而,其他那些文臣纷纷眼中露出羡慕之色,修订律法,毕竟千古留名啊!
这可是个好差事。
李元景又回到正题,他沉声道:“朕欲建一巨大石碑,上面刻上六万英灵名字,你们觉得如何?”
轰!
顿时之间,朝廷上下无人为之不震撼,这才真是流传千古啊。
自古石碑便是,将功绩刻在上面,来流传后世。
李靖一言不发,一脸悲壮之色,想起泾阳城六万英灵该安息了。
薛万彻则是痛哭流涕。
而杨恭仁等人,一个彪形大汉,哭得像孩子一样。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这些将帅都是兄弟们尸骨捧起来的。
朝中文臣们也是十分同意,若无士卒御敌,哪来他们在安逸的生活。
“工部尚书武士彟!”
“臣在!”
“朕命你打造一块巨型石碑名曰:英灵碑,可容纳百万人将士名字,立于朱雀门外的广场之中,供长安百姓祭拜!”
“臣领命!”
武士彟出列领命。
朝廷文武大臣无不咽了口口水。
朱雀门外啊!
那可是皇宫门口,一环位置啊。
也是经济政治中心,文武百官上早朝,都要进过那里。
若,大唐士卒能死后,在那里留个名字,足以瞑目。
他们都被陛下手段折服,如此一来,天下大唐将士哪一个不奋勇杀敌?
大唐尚武之风兴也!
自古皇帝崇尚武功,百姓们便以武为荣,若皇帝崇尚文治,百姓们便以文为荣。
宋朝皇帝崇尚文治,贬低武功,自然大宋武功积弱。
而在李元景,身旁的师妃暄俏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李元景眼中闪过精光。
他今日便要引导大唐尚武风气,为得以后......
开疆拓土!
......
下朝之后,李元景带着曹正淳与师妃暄正在回后宫的路上。
如今,师妃暄已经被李元景牢牢掌控在手中。
回长安的路上,师妃暄趁夜想轻功跑,奈何玉体之中的魔种发威,一直威震到天亮。
李元景还是睡醒之后才发现,这美人竟瘫倒在地上,五脏六腑都被魔种震散、衣襟香汗淋漓、美眸中满是绝望。
他大为感慨,“道心种魔大法”怪不得可以与“长生诀”并列一起。
自此师妃暄不敢妄动,但李元景也知道她小心思不断。
突然身后两人叫到。
“陛下!”
“陛下”
李元景一行人转头一看,竟是杜如晦与武士彟。
两人来到李元景面前拱手一礼。
“臣有事要奏!”
说话的乃是户部尚书杜如晦。
“说!”
李元景威严说道,他待会可是要驯服仙子呢......
“陛下!户部的钱银已经不足了,快要见底,此时该如何决断?”
杜如晦苦笑说道。
李元景眼神凌厉,责怪道:“前些日子不是查抄了几十个贪官,国库上千万贯收入?这才不过几个月呢。”
话音刚落,杜如晦真是欲哭无泪,高声说道。
“陛下!您忘了吗?河南道赈灾,拨款五十万贯,您拨款工部花了三百万贯!还有鼓励将士士气,杀死一个突厥赏十贯,这可是二百万贯啊!”
“还有隋朝大运河,河道疏通十万贯!”
“还有那六万泾阳城将士的抚恤金又是百万贯!”
“还有.......”
户部尚书杜如晦一口气将一大堆国库支出报了出来......
他生怕陛下不信,特地叫了工部尚书武士彟,大多款项武士彟清楚。
-------
点下鲜花、票票,帮忙点下吧......
&bp;&bp;&bp;&bp;
<b>
</b>
&bp;&bp;&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