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七章 到此为止
秦桧不是没想过突围逃亡,但自打韩世忠兵临城下,整个临安便被围的水泄不通,插翅难逃。
昔年徐还曾多方布置,安排隐秘路线护送柔福帝姬母子逃离临安,自然会防着他人依样画葫芦。
有冯五整个得力助手在,徐还对临安内外的各种隐藏小径了如指掌,自然是严防死守。
秦桧没料到韩世忠会从钱江上来抄后路,故而撤离方面准备有些不足,最终被徐还堵在临安城内,成了瓮中之鳖。
逃不掉,便只能做最后一搏。
皇宫是他最后的屏障,人质是他最后的筹码。
韦氏首先被推了出去,想要借助其太后的身份,在名义上为难徐还,在舆论上争取些许同情,结果被徐还轻易便打的体无完肤。
韦氏的下场也给他们敲响了丧钟,终于到了最后时刻。
秦桧仍然打算负隅顽抗到底,他让人将临安部分宗亲与大臣的家眷押上皇宫城头,仍旧坚持西军是谋逆叛军。
胆敢冒犯皇宫,便一个个斩杀这些勾结叛军的犯官与家眷,以此威慑,希望徐还投鼠忌器。纵无效果,也能够恶心到人。
这一招,有些狠。
城下许多官员不免出现了焦急情绪,纷纷抬头看向高阳郡王,其中甚至包括立下功劳的赵子彦,他的兄弟子侄都在其中。
他们很担心,此时此刻,徐还完全可以毫无顾忌直接进攻。
徐还没有这么做,此前赵谌事件发生,他不在意流言蜚语,认定了核心解决方案是攻陷临安,擒获奸臣,一切将会迎刃而解。
此刻,大获全胜只需一步之遥,需要的便是赢得顺理成章,赢得完美无瑕。
朝野人心远比秦桧和张俊等奸佞的头颅重要的多。
一道宫墙拦不住西军,些许精锐悍将已经在想办法从各处宫墙突围进去,需要拖延时间让他们想办法解救人质。
更需要,现场给出一个态度。
徐还吩咐一声,立即有十多个将士高声齐呼:“王爷吩咐,尔等挟持宗亲官眷,罪不可恕。
念你们受奸佞蒙蔽,只要放出官眷,可从轻发落,无甚十恶不赦之罪者,可既往不咎。”
这是徐还的许诺,城头的官军兵卒不免有些怦然心动者。
眼下这份上,已经绝境,后果只能是一败涂地,最终惨死。之所以还称着,全凭一口气,担心遭到严惩,所以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现在,徐还给了他们生的希望,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
有人心动了。
只是,刚刚有人流露出投诚的意思,城楼上的人便反应激烈。
一个神色略微慌张的青年拔出佩刀,一刀便斩杀了动心的兵卒,然后大声疾呼:“不过是骗人的鬼话,愚夫才信。”
……
城楼上一片沉寂。
“有轻言退却者,定斩不饶。”青年继续厉声呼喊。
何人?
“回王爷,此乃秦桧之子秦熺。”
“哼!”
还真是奸臣逆子,虽是过继的,却是一丘之貉,只不过,终究也是外强中干的愚蠢之货。
口气很大,但行为已经彻底出卖了他的不自信,起到的效果完全相反,而且超乎想象。
大庆殿,本该是大宋朝廷举行重大典礼的第一正殿。
此时此刻,却如同囚笼一般,里面关满了宗亲、大臣以及他们的家眷。
秦桧就站在殿门口,他不知道外面能坚持多久,如果到了最后时刻,他的选择大抵是和这些人,以及这座大殿一同离开吧!
相比之下,张俊清醒的多,在阶前站了许久之后,吐出两个字吧!
声音不大,也只有短短两个字,却足够震撼。
秦桧身体微微一滞,以为自己听错了,沉声问道:“你说什么?”
“到此为止吧!”
张俊淡淡回应一句,云淡风轻,仿佛一个大彻大悟的佛徒。
“你说什么?”
秦桧的脸色顿时一变,这次他听得清楚,却难以理解。
“这个时候,你要逃避?难不成你真相信徐还的鬼话?”
“哼哼!”
张俊淡淡苦笑,反问道:“重要吗?还要意义吗?”
“你!”
秦桧瞪大了眼睛,完全无法接受最重要的伙伴,在最关键时刻的背叛。一时间,不知道该咒骂张俊背信弃义,还是恨铁不成钢。
“挣扎已无意义,倒不如……做点善事吧!”张俊说完,起身便走。
“怎么?现在良心发现想做善人了?你不觉得太迟吗?”
“现在才想着倒戈相向,去邀功请赏,你不觉得晚了吗?”
任凭秦桧在身后如何呼喊,张俊好似什么都没听见,头也不回地走了,朝着皇宫外走去。
秦桧瞪大了眼睛,终于流露出些许惊恐出来,他的末日到了。
他提着火把,想要冲进大庆殿,但被张俊亲信的兵卒拦住了,动弹不得,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宫门大开。
……
宫门开了,不意外。
张俊出来了,有些意外。
徐还料到了宫中之人定不会全都负隅顽抗到底,肯定有人会愿意倒戈投诚,却没想到这个人会是张俊。
所以,宫门大开的时候,西军没有立即杀入宫中。
张俊一个人慢悠悠地从宫中走了出来,一步一步,不见坚定,也不见颤抖,对状态最恰当的形容词大概是平常吧!
他要做什么呢?
包括徐还在内,很多人都惊疑不定。
谁也没想到,最后时刻,张俊这个奸佞魁首竟然主动出来。
是要投诚?是不是太晚了?
其中有诈?此时此地又能翻起多大浪花呢?
在所有人惊疑的眼神中,张俊径直走到了徐还马前,欠身一礼。
徐还没有出声,只是淡淡地看着张俊,等着他给出答案。
“到此为止吧!”
简单的五个字,声音也再平常不过。
“好!”
徐还没有犹豫,轻轻点头。
张俊再度欠身一礼,说道:“张某人罪无可恕,不求奢望,让我回趟家,与妻儿道个别,可否?”
“请便。”
徐还在张俊身上看到了大彻大悟,看到了决绝,看到了一种特别的状态。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大抵就是如此吧!
看在“到此为止”四个字的份上,满足一下他最后的愿望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