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事儿
暴雨对于赵家人而言, 不过是担心赵炳生的病,或者担心院子里头的积水会不会再升起来,赵九福的身体吃嘛嘛香,一点儿也不用赵老四另外费心思。
但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却让许多考生陷入了绝望, 前面的炎热他们能够忍,即使不少人有些中暑也硬撑着过去了, 三年一次的机会, 对多少人来说就是一辈子的希望。
然而这一场暴雨却把这份希望彻底的打破了,因为突然的降雨, 不少号房年久失修开始漏雨,那时候又是大半夜, 不够警醒的考生试卷便湿透了。
这时候的笔墨哪里禁得住泡水, 连续三天的考试付诸东流,可想而知他们会有多么的痛恨和绝望,恨不得将老天爷抓下来痛打痛骂。
等出考场的时候,一部分考生更是经不住这般大起大落, 冷热交加直接就倒下来, 又是让家里头手忙脚乱, 新亭府本地的考生还好一些, 外地来赶考的更是叫苦不迭。
但等另一件事发生, 这些出了考场就直接倒下的考生反倒是成了幸运, 只因为一部分考生不满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竟是聚集了一些人在贡院门口静坐。
这也是赵九福与赵炳生提起的那事情,这些考生大约是头脑一热, 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了九日最后却被一场暴雨毁了心中不敢,这才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
但是这一行为显然要不得,在考官们的眼中,考生们静坐的行为就像是一巴掌打在了他们的脸上,等于是指着他们的鼻头在大骂。
乡试的主考官并不是当地的学政,他们是由朝廷派遣的翰林院或者内阁的学士,此次在新亭府主持乡试的正副考官,一个是来自于翰林院的王翰林,一个是来自内阁的李学士,都是正统的科举出生,吃过科举苦头的人。
其中王翰林为官多年,脾气十分火爆,在翰林院的时候都会跟同僚对骂,可想而知他的脾气是有多么火爆了,相比起来李学士的脾气就和善多了,此次王翰林是主考官,大小的事情几乎都是自己说了算,李学士不过是敲敲边鼓而已。
当知道外头居然有考生静坐的时候,王翰林猛地拍案而起,怒骂道:“这些考生想要做什么,此次科举天气恶劣,那是老天爷给的,他们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不好,天底下就没有因为天气不好,就改乡试重考一次的道理。”
李学士见他暴怒的脸颊都通红了,眼珠子似乎都要瞪出来,连忙在旁边劝解道:“都是些年轻气盛的年轻人,不知道规矩才做出这种事情来,我让人去把他们驱散也就是了。”
王翰林却骂道:“不行,不能这么轻易算了,他们这是对乡试不敬,也就是对朝廷不敬,这样的人将来若是为官做宰的话,岂不是祸国殃民!”
李学士见他的语气不好,生怕他真把那些考生怎么样了,只得继续说道:“他们一个个都还是秀才,哪里知道乡试的规矩,只是静坐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王翰林却粗暴的打断了他的话,骂道:“等他们做出什么事情来还了得?来人,去把那些胆敢藐视朝廷威严的考生都抓起来。”
下面的压抑面面相觑,李学士皱了皱眉头,憋着一口气继续劝道:“王大人,我们是来主持乡试的,若是这事儿闹大了怕也不好吧。”
王翰林却是个软硬不吃的,冷笑一声说道:“正因为如此,才绝不能放任这些考生在外头静坐,若是不知情的人怕还以为我们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李学士心中觉得这话也有几分道理,心中责怪那些考生不是个安分的,这一年年的下来乡试下雨的时候多了去了,以前怎么不见别人要求重考。
对于不同意重考这件事,李学士肯定也是赞同的,只是不乐意王翰林太过于粗暴,弄得考生们最后闹腾的更加厉害。
显而易见的,李学士这么软绵绵的阻止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王翰林瞧了一眼那些衙役,冷声喝道:“怎么,本官还使唤不动你们了。”
衙役们只得硬着头皮往外走,三俩下就把考生们驱逐到了地牢之内,考生们一见官府态度冷硬,不用考官出面说什么,内部先乱了起来。
其中带头的几个在地牢里头吵成了一团,不是我怪你太冲动,就是你怪我故意拱火,在外头理直气壮的考生们,进了地牢反倒是开始自我反省。
其中一人恨恨喊道:“我都说了不行,你们偏偏要来,纵观前朝今朝,除非是重大的舞弊案件,否则从来也没有重考乡试的道理,我真是疯了,怎么就听了你们的话。”
听了这话,其他人自然不能就这么背了黑锅,纷纷骂他马后炮,更有人说道:“当时不是你说我们来的人多,此次乡试因为暴雨污了试卷的人也不少,考官不会法不责众吗?”
现在相互责怪也于事无补,更有人恨到:“现在只希望大人们手下留情,只关我们几日就把人放出去,若是影响到以后考试的话,只怕……”
话未说完,但后头带着的可能性让大部分人都惊惶起来,他们出来静坐就是热血上头,现在冷静下来却开始担心以后了,若是考官心肠冷硬一些,直接因为这件事罚他们不能参加以后的科举也是有例可循的!
光是这个猜测就让被关起来的考生们吓得半死,不少人都想法设法的找牢头带消息出去,指望家里头能找找门路,免得他们真的被处罚。
幸好王翰林虽然脾气暴躁,行事更加的粗暴,却没有对考生们赶尽杀绝的意思在,他到底还是知道科举的不容易,虽说这次考生们静坐的事情惹怒了他,但也没打算大规模的惩罚。
在知道王翰林只打算吓唬一下考生之后,李学士对这群被关起来考生也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他原本就不是爱揽事的人,知道不会出大事即不管了。
相比起已经悄无声息被关起来的人,批卷的事情显然更加重要,别看这两位考官都有些不靠谱的样子,但没点真才实学还真做不得主考官的位置。
就说王翰林吧,他的脾气急如风暴,但文采却是连皇帝都亲口夸过的,一手好字更是出名,常有人不惜顶着他的坏脾气上门求字,可想而知他的文采多出色了。
而李学士略差一些,但在内阁的时候却是几个尚书都夸过的人,更常常伴君左右,皇帝下发的政令修饰据说有一半都出自他手。
有他们二人来,其余阅卷的考官不过是起一个筛选的作用,但凡是拿不准的都会提到他们这边来看,以免自己看不准误了别人的仕途。
因为静坐一事,王翰林对那些考生厌恶至极,这时候又看见一张考卷上面有晕开的水滴,顿时不满的说道:“怎么还把污卷留着?”
下面的考官不敢回答,最后还是李学士说道:“这考卷污点的地方不多,字迹也还算干净,不如还是算了吧。”
王翰林却毫不犹豫的说道:“天气异常,前一天有大片的火烧云,这些考生不查已经是第一错,入睡之前不能将自己的考卷收好,这是第二错,连错了两次之后还不能及时弥补,反倒是将脏乱的卷子交上来侮人眼球,这是第三错。”
王翰林言辞犀利,看着李学士的眼中带着几分不赞同:“这些考生错上加错,甚至还企图用静坐的手段威胁考官,难道李学士还觉得可以放任吗?”
“在老夫看来,这些考生自己犯错却不自知,只将这份怨气责怪到老天爷身上,可见既没有远见也没有胸怀,根本不值得仔细一看。”
见王翰林的态度坚决,甚至将那些试卷推到了一边,李学士也没有继续坚持,不得不说他的性格软绵,实在是很好被人说服,王翰林噼里啪啦的一顿说,他顿时也觉得这些考生不值得同情,明明之前多种迹象都在,偏偏他们自己不知道注意。
这两位大佬都同意的,其他的考官虽然还是觉得不好,也不敢当着王翰林的面说出来,转念一想以往的污卷确实是会被冷落,顿时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劲。
于是在许多考生不知道的时候,他们但凡是保存不当,被雨水弄湿过的卷子都失去了评卷的资格,这次乡试之中,竟是有三分之一考生的卷子都不能使用了。
不是没有考官觉得不妥,只是在王翰林的一言堂之下,他们面面相觑也只能认了,反正若是不给考生机会,上达天听最多也就是说他们过于严苛了一些。
阅卷时候发生的事情无人得知,那些考生被关了两天之后也都被放了出去,一个个就跟被吓坏的母鸡似的,恨不得整天都缩在自己的窝里头不动弹,生怕再被抓起来。
不得不说,王翰林的运气也实在是不错,这次闹事儿的考生看似胆子大,其实一个个的想法并不多,他强行关押的行为若是放在其他地方,再出一个硬脾气的考生,怕是到了最后会变成人命官司,真到了那时候可谁都讨不到好。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清明节吃了知味观的牛奶鲜花味清明团,觉得很好吃怎么办,身边的闺蜜说那味道让她觉得是吃润唇膏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