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之年
弹劾一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若不是赵九福偶尔能感受到同僚们异样的小表情, 他恐怕也要以为这件事已经彻底过去, 不过对此他也并不那么在乎就是了。
官场就是如此, 再好的人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欢,赵九福习惯与人为善,人也没有热脸去贴冷屁股的打算, 只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情。
事实上即使有皇帝的支持,粮种和堆肥的普及也没有那么顺利, 京城附近的地方还好一些, 毕竟产粮放在那边,还有工部时时刻刻盯着, 谁也不敢阳奉阴违。
但是略远一些的地方就不一定了, 一来是粮种容易被贵族垄断, 二来当地的父母官各种各样,有兢兢业业为国为民的, 自然也有懒怠散逸的。
这两种赵九福各有办法对付, 前者但凡是查到了就严惩, 大周律例在那边摆着呢,后者一旦查实也得判罚,甚至当地的官吏都要同罚。
这般双管齐下,言令禁止的情况下, 粮种和堆肥大致还是能够好好普及的,可以预计这一年的夏收秋收必定比往年略好一些。
最让赵九福无法忍受的是愚民和愚官,前者不管官府如何说教, 如何运送粮种和教导堆肥之法,就是死脑筋认准了老法子,对此不管不顾。
对这样的人罚也罚不得,打也打不得,只得等第一次收获之后,用他们身边的稻田对比才能让百姓切切实实的认识到朝廷新法的好处。
而后者就让人深恶痛绝了,所谓的愚官倒不是贪污**鱼肉乡里,而是一脑门子的老思想,这群人通常是不喜欢赵九福的,尤其是在他当朝言论之后,更是觉得他离经叛道。
这样的官员号称自己两袖清风为国为民,但朝廷若是有变,不管好坏都以自己的经历来评估,甚至对朝廷旨意抱有怀疑的态度,这般一来法令下放的速度就十分慢。
因为赵九福是此次粮种的推行人,各地若是有相关的文书过来的话,也会第一时间送到他这边,若是咨询粮种堆肥过程的,赵九福自然是知无不言。
但偏偏这其中便有几封信让赵九福头痛欲裂,只因为他们竟是来质问和怀疑的,甚至有一人连续写了三封信过来,赵九福详细回答之后还是不依不饶。
这些父母官远在各地,赵九福不可能亲自过去说明,为此没少着急上火。
倒是吕靖知道之后哂笑了一声,反问道:“赵大人何必着急,若是没有你的法子,百姓们不过是照着旧法种地罢了,终归还是能吃饱肚子的。”
“至于这些冥顽不灵之人,等到秋收各地报上粮食产量之后,自然会落得一个下下之评,到时候吏部自然会处置。”吕靖淡淡说道,但话里头的意思不言而喻,他看着赵九福,又说道,“赵大人年轻气盛是好事,但有时候要多一些耐心,别太着急。”
赵九福听了这话有些了悟,也发现自己最近有些太着急了,以前他可不是这样的,大约是四嫂和赵炳生的事情让他倍感受挫,以至于就想着粮种和堆肥能够出成绩,到时候也能扳回一城,不知不觉之中,他也失去了一份平常心。
如今被吕靖点拨了一把,赵九福倒是醒悟过来,原本急切的心思慢慢放下,正如吕靖所言,他推行的法子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看到效果的。
今年秋收之后一切自然能见到分晓,更甚至农庄上的粮种优选还在继续,那可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才能出成绩的事情。
这般想着,赵九福整个人都放松了一些,甚至每日都早早的回家陪伴妻子,与之前的状态截然不同,当然,也有春种农忙他只需要旁观有关。
难得休沐的时候,赵九福也不再埋头处理公务,反倒是有心情带着严玉华出门踏青,不过现在北方天气还寒冷,倒是没什么好看的,不过是陪着妻子闲逛几分。
要说这一届的考生也是倒霉,之前赵九福考试那一年已经够冷了,谁知道这一届会试开始之前一日竟是开始下雪,虽说只是小雪,但天气却越发冷了。
朝廷却不可能因为小雪就推迟会试的时间,考生们只能顶着风雪进了贡院的大门,也幸亏皇帝并不是那种苛刻的性子,还让人给考生们加了炭火,以免他们冻僵了手脚。
赵九福看着外头的小雪也是担心,别看小雪洋洋洒洒好不美丽的样子,但冷起来可是要人命的,会试考试的时候不能穿裘衣,可想而知会多么折腾人了。
最主要的是孙光宗也得参加此次的科考,他身体虽然一直看着还好,但也不知道能不能撑过去,赵九福不得不感慨一下这位好友的运气了。
算算时间第一场会试快要结束了,赵九福生怕孙家的下人照顾不周,提前嘱咐严玉华让家里头做一些姜汤和药汤,到时候送到孙家去热一热就能吃。
为了好友着想赵九福打算自己去送,到时候偷偷的将一些灵泉放到姜汤里头,也让孙光宗能够撑过这一场会试。
真不怪赵九福这般担心,只因为这一年的天气反常的很,后头倒是不下雪了,只是化雪的时候更加冷,赵九福出门都忍不住带上了帽子,不然寒风刮过来会头疼。
算准了时间,赵九福从衙门回来匆匆忙忙的往孙家走,刚到门口就瞧见另一辆马车也到了门口,一看可不就是刚从贡院回来的孙光宗。
赵九福还没高兴,却见孙光宗面白如纸的被书童搀扶走下来,吓得他连忙走过去一把扶住,“光宗,你这是怎么了,快去请大夫。”
那书童也是吓到了,见赵九福说话连忙一溜烟儿的去请大夫去了,反倒是孙光宗咳嗽着说道,“我还好,就是有些冻着了,阿福,你与我进去说话吧。”
赵九福察觉他的态度不对,尤其是握住他手臂的手十分用力,这可不像是生病人的样子,他心中有所怀疑的跟着走了进去,孙光宗却立刻屏退下人。
等人走光了之后,孙光宗才脸色惨白的叫道:“阿福,吾命休矣!”
赵九福心中咯噔一下,连忙问道:“这是怎么了,不过是一次风寒,你先喝一口姜汤,等大夫来了看过再说。”
孙光宗却不管不顾的抓着他的手,连声说道:“不是的,阿福,这次会试有问题,在考试之前我那书童竟然买到了科考的试题!”
“什么!”这下赵九福也吓了一跳,要知道此次会试的主考官是礼部尚书顾老爷子,他向来是非常谨慎的性子,别说试题外传了,在考试之前连自家人都不再见面。
赵九福心中也着急,却还是扶着孙光宗坐下,强硬的喂他喝了一口汤药才说道:“你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约是灵泉的作用,孙光宗喝了之后反倒是冷静了一些,脸色也不像是方才那般惨白惨白了,他哆嗦着手指说起了会试之前发声的事情。
孙光宗身边的书童其实也是孙家人,但却是孙家的旁支,大户人家惯来如此,让旁支没天分的孩子去给嫡系有天分的做下仆,这般一来是提携,二来也能忠诚。
这书童跟着孙光宗身边快二十年,说是书童,其实跟兄弟也没啥区别,孙光宗连续两次科举不中,这位书童也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此次他不知道从哪里探听来的消息,说是城东有一位老夫人每次猜题都特别准,若是能买到那个试题通常就能考中,于是这书童花费了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买到了一套试题。
书童将试题带回来之后,孙光宗虽然心知这些大约是骗人的,但也感动于他的忠诚翻开来看了一看,只是在进考场之前他并不当一回事儿。
只是谁知道进入考场之后,那发下来的卷子上头的题目,与书童买回来的试题一模一样,孙光宗当下不是惊喜,而是吓得无法动笔,硬生生在里头出了一身冷汗。
他刚刚经历过孙耀祖的事情,自然知道大周朝的律法严酷,一个小小的书童就能买到试题,其中不得不让他想得深远。
孙光宗并未动笔,走出考场的时候身体都垮了一半,幸亏在家门口就遇见了赵九福,才把此事跟他原原本本的道出。
但此时赵九福也皱起了眉头,他首先想到的是有人要通过孙光宗陷害自己,但随即一想不对,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工部侍郎,可会试却是大周三年一度的大事。
每逢科举出了问题,被提头出来的可不是少数,若只是为了他就兴师动众不合情理,科举舞弊这样的大事一旦捅出去,那绝对是会血流成河的!
若不是为了他,那孙光宗的书童真的是机缘巧合才得到了试题吗,真的是的话,一个书童都可以买到试题,那外头又有多少人得到试题。
这件事肯定是瞒不住的,赵九福心中想着,很快他就说道:“光宗,你身体还能坚持住吗,若能的话请随我入宫面圣!”
孙光宗又是一惊,连声问道:“立刻入宫吗,可是,可是此事不是应该先告知顾老尚书?”
孙光宗言下之意是,顾老尚书是赵九福师傅的亲爹,又是此次会试的主考官,他们过去找他合情合理,但若是进宫的话此事可就闹大了。
赵九福却摇头说道:“不行,我们现在绝不能去见师公,事关重大,我们一人是顾家弟子,一人是当界考生,若是此时去了顾家才是有理说不清。”
“圣上英明,此时先禀告圣上才是正理,只怕你我二人身份不足,得想个办法见到圣上才是正经,光宗,你且在家等我片刻,我去去就来。”
作者有话要说:还是默默的码字了,被自己的勤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