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婚(4)
就在杨烈忙碌到叫累的时候,许都这里,得到了孔融传回的杨文烈答应迎娶曹司空女儿曹节的消息,不但是曹府中人知道了,就是如今坐镇许都,掌管朝政的荀彧也知道了。
毕竟这桩婚事就是他的起意和手笔。
对于曾经去到颍川招揽过自己,但是被自己拒绝以后,却说动了郭奉孝以及一些家族跟着去了洛阳的镇北将军杨烈,可以说,是这么多年以来,荀彧时时刻刻惦记着的一个人。
当初他是代表荀家,拒绝了杨烈的招揽,一位他不过是个会练兵,并且侥幸得到了灵帝青睐的武夫而已,是有些勇力,但是不管是家世还是本人,都满足不了荀彧心中明主的要求。所以,才会先去河北,看到了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最后才决定,投奔了曹操曹孟德。不但自己投奔,而且好举荐了许多好友名士,一起投奔到了曹操麾下。
不得不说,在家世上,曹操虽然不如袁绍,但是,才能绝对比袁氏兄弟强的太多了,虽说有着自己这些谋士的辅助,但袁绍也有着那么多名士,但最终的结果还不是现在这个模样?河北之地,已经归于曹孟德属下了,就是那刘玄德,一个冒名皇叔,冒认皇亲的家伙,也被打的屡次落荒而逃,即便是偶尔得胜,但也是不成什么气候,垂死挣扎而已。
至于说江夏刘琦,江东孙权,只要荆州归降,共同拥有长江之利,再有荆州水军相助,还会是什么问题么?
这样一来,那就只有不多的几个势力了。在这些势力当中,刘璋士燮,张鲁,送孙康,皆不足虑,但就是把持着司隶校尉部,还有凉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以及汉中的鲍鸿杨烈,可是个大敌。
说起这两个人,荀彧不得不说自己看走眼了。
谁能想得到,当初自己还看不上眼的那位武夫,如今能够到了这种地步?
当初的鲍鸿杨烈别看据有洛阳和长安,鲍鸿还有着司隶校尉的官职,而且司隶校尉也是朝廷中可以和三公相提并论的三独坐的官职,但是,好歹杨烈还有着一位做过武帝列侯的祖先,虽说被贬职为民,还有着酷吏的名号,但是,总也算是有个出身,鲍鸿呢?做过右扶风不假,但那是在凉州叛乱的时候,所以,三辅之地,所用的都是武将做的文职。董卓不也做过并州刺史?
但就是这两个武夫,居然不声不响的雑许多人无暇关注他们的时候,悄悄的在司隶校尉部大展宏图,不但把属于司隶校尉部的河东河内之地以及长安三辅之地,收归属下,加强了控制,就连,凉州那里屡平屡叛的韩遂和马腾,也被杨烈一战收服,从此以后,不但凉州不复叛乱,就连凉州刺史韦端也被逼投靠了他们。
而有着凉州那彪悍的西凉铁骑的加入,倒是让精锐的北军再有了数量上的补充,不是这样的话,鲍鸿和杨烈有着余力进入并州么?不但进入了并州,横扫了草原胡人,就是在壶关,让司空大军都吃了亏,有了三河骑士的材官相助,直接守住了壶关,吞下了并州。
但同时,居然还有能力,占了汉中。
这就让和杨烈属下交过手的司空从此以后,不得不注意着鲍鸿和杨烈了,就连程昱手下的校事府,也开始大举收集他们的东西。
有了校事府收集的东西,大家这才知道,鲍鸿和杨烈,一最早的屯田为基础,知道如今已经发展壮大到了这种地步。
洛阳长安,以及凉州并州的一些地方,但凡平坦一些的地方,适合耕种的,那就屯田,不适合耕种,但是适合放牧的,那就屯牧,屯田,提供粮食,屯牧提供耕牛战马。
加之于一些西凉边远部族的进贡,人家可不像许都这样,捉襟见肘,所以,出兵草原,驱赶胡人,那是粮饷充足,装备精良,加上一些跟随出击的义从胡骑,可以说,那些匈奴鲜卑胡人部族,如果不长飚远遁,最终的结果,不是被俘获后成为战利品,就是被杀死,反正想要再从大汉身上吸血活着那还不可能了。
随随便便就敢南下劫掠的日子,一去不返了。反倒是要担心汉军铁骑,会不会随时对他们进行攻击。
“唉,看走眼了。”
荀彧叹息一声,心里很清楚,自己看走眼的不光是鲍鸿杨烈,也包括着如今掌控许都的曹司空。
原本在洛阳大将军府中的时候,怎么看曹孟德都是汉室的忠臣。而且为人也爽利,所以,得知袁绍不说明主以后,荀彧才会直接投奔曹操的。
但是,最初的时候,实力还弱小的时候还好,不管是讨董,还是平定青州黄巾,都能看出他的才干和对于朝廷的忠诚。
但是,在平灭了吕布,得到了徐州,以及打败袁术之后,怎么看曹孟德都印证了当初许邵对他的评价,乱世之奸佞。
而曹孟德,对于欺凌天子,压持群臣,也从来没有过犹豫和手软,最初的时候,自己还以为是,不得不为之,毕竟献帝以及那些朝臣,确实做得太过,用作好好的洛阳,鲍鸿杨烈交到你们手中,都能给搞得发生兵乱。
搞事不犹豫,事出以后,一无所能。既然如此,那就别多管闲事,安心享乐不好么?就俩吗荀彧都认为,天子和董承他们在帮倒忙,拖后腿。对于曹操的强势,那是认可的。
但是,慢慢的,荀彧感觉,不对,曹司空的某些举动是在试探,试探天下人和朝臣,对于他举动的忍耐度的试探。
这种试探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侵蚀皇权,直到取而代之。
虽说荀彧自认自己不是汉室忠臣,但是,那是天子,江山是刘家的。
更何况,有着传说,何太后以及少帝没死在北宫火海,而是在长安,鲍鸿杨烈手中呢。
但是,这种传说,许多人并不相信,包括曹司空。理由么,很简单,如果何太后和少帝依旧在世,那么,为什么董卓已死,还顾忌什么?怎么还不出现?
到了如今,特别是曹杨会以后,不但是曹操,就是荀彧都明白了,这是为什么。
“又是杨烈的主意?”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