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反了,老子去征服世界了!

第十章 第殿试开始!

  第十章殿试开始!

  殿试的规矩,刘昊早先就打听得差不多,这些读卷官这般冷着脸对他,倒不是因为和他有仇,只是故意显现出读卷官的威严而已。

  个读卷官并没有领头,按理来说,他们都是皇帝的读卷官,这领头的该是天子,只是按照规矩之间也需论资排辈,谁的资历高,自然就来主持初审的事。

  个读卷官有两个人品级差不多,一个是礼部侍郎,一个是翰林学士,这礼部侍郎品级高,翰林院固然是清贵,不过学士也不过是正五品。

  不过。在大清朝,资历可不是这么算的,翰林院的学士掌握翰林院,负责草拟诏书,颁布旨意,等于是天子的秘书处,里头的官员大多显贵无比,是军机处大臣的储备,半只脚踏在军机处大臣里。

  在场的每一个人身份都是大不相同,这些人都是在乾隆朝的大臣,乾隆年老之后,这一批人的年龄也是差不多了,年富力强的和珅入了军机处之后,已经开始培育出了自己的党羽,是以现在军机处以和珅为尊。

  其中一个老者,名叫杨希。

  目光似有若无的在刘昊的身上扫过,如今的刘昊还是十分年轻,只有十岁,若是换了十几年前,他定然是要对刘昊赞誉有加,只是现在。

  刘昊投靠了和珅。

  而和珅则是以谄臣的形态步入朝堂的,虽然还没有成为大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这个趋势却是越来越快了。

  杨希收敛了目光,而后淡淡的开口道:“诸生会试高中,可喜可贺,今曰殿试,老夫不免要多赘言几句,先说一下考试的章程了。”

  其实殿试相对其他考试算是最宽松的,规矩少,也没有兵丁搜查,全然不见紧张的气氛,倒像是读书人在一起聚会,或是国子监的明伦堂里听讲。

  杨希开始讲了一些规矩,后来连自己都觉得腻味,随即微微一笑,道:“话不多说,当即开考吧,诸生准备笔墨。”

  坐在案牍后的贡生们纷纷到笔筒里去取笔,本想磨墨,却现这墨早已是磨好了的,于是提笔铺开纸来,一个个随时要下笔的样子。

  其实这也就是装装样子,就算是出了题,一般人也没这么快下笔,大家无非就是表现出一点蓄意待的势态,好让读卷官们增添几分好印象而已。

  过不多时,便有太监取来一份圣旨,展开来念道:“殿试题曰:安抚流民之道,又曰:朕御极四十五年,未尝不思圣人之治,然则,流民遍地……”

  策论题的题目往往在五百字到一千字之间,不过字数再多,那也是空话套话,最重要还是哪一句安抚流民之道,这才是正经回答,也就是说,这场策论的中心题目就是让考生们写出一篇安抚流民的策论出来。

  贡生们听了题,有人眉头一动,露出喜色,有人却是一脸苦瓜相,竟是不知如何动笔。

  他们大概是略有耳闻流民,可是没有切肤之痛,谁吃饱了撑着琢磨这个?

  流民,流民是个什么东西?

  刘昊微微的眯起了眼睛,实际上,他早就已经是胸有成竹了。

  考题早就到手了,甚至于,如何好准乾隆的心思的和珅都是倾囊相授,好让刘昊百分百拿捏乾隆的心思。

  刘昊略微

  <center>-->>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

  的沉吟了一下,便开始动笔。

  其实,说到底,就是拿捏住乾隆的心思。

  好大喜功,自诩十全老人,这个流民不能说的特别严重,吾皇盛世,哪里来的流民,不过是疥藓之疾罢了。

  越是到了晚期的乾隆,就越是喜欢封闭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报喜不报忧。

  那么,如何写这个策论就必须要有所考究了。

  自己最终讨好的并不是这些读卷官,而是乾隆,如何顺着乾隆的心思来回答问题才是最为关键的。

  和珅虽然搞来的考题是流民,但是,圣旨的内容刘昊也全都是听进去了。

  圣旨至少提了三次清圣祖康熙。

  一直以来,乾隆最为推崇的也正是清圣祖康熙。

  那么就要从康熙开始写起来……

  瞬间,刘昊就有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其实,如果抛开对辫子们的成见,刘昊最为欣赏的实际上是雍正。

  有了前世的记忆,再配合和珅的栽培,很快,刘昊就写出了一篇文章,这一类文章不要求花团锦簇,但是一定要切中每一个要点。

  首先从,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打出了一张大牌:“永不加赋”。大意是说,清朝征收赋税的标准,一概以康熙五十一年的赋税额度为征收基数,无论人口怎样增加都不准加税。

  有了这个开头,刘昊就顺着写下来,这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仁政,吾皇圣明又如何如何执行到底。

  纵有流民,也不过是疥藓之疾。

  只需要以教化之道,自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百姓归心,天下太平。

  大清盛世永不动摇。

  不过,这一番话,刘昊自己是不相信的。

  一边写,刘昊的心中是不断地吐槽的,大清不亡,天理不容。

  实际上,永不加赋的确是很有效果,这也导致了清朝人口不断增多,管理成本和国家机器规模日趋庞大,但是,乾隆想要让自己的内务府富裕起来怎么办,就挖空心思增加税收额度。

  明目张胆增加正项税收显然有悖“祖训”,但办法有的是——增加新税种。在此背景下,一些五花门、光怪陆离的税种纷纷出炉。

  比如有一项名目叫“浮收”,是指在正项皇粮的征收、储存、运输、保管过程中会产生必不可少的费用,清朝规定把此项支出折合入皇粮中,百姓交纳皇粮一石,只能折合为斗,一下子增加百分之二十的负担。这个比例还算轻的,清代后期很多地方的浮收额度甚至超过正项。

  除了浮收、火耗,清朝还陆续开征厘金、矿税等名目繁多的税种。

  整体而言,大清的“永不加赋”听着挺震撼,其实完全是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噱头,给清朝皇帝赚足了眼球,百姓的负担不但丝毫没有减轻,依旧日益繁重,出现农民起义是自然而然之事。

  从乾隆晚期开始,清朝就进入农民起义高发期,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太平军起义、捻军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几乎创下了古代历史纪录。

  &bp;&bp;

  <script>

  ntent');

  var('imagecontent');

  ;

  if(len > 0){

  vhild = itent[0];

  ;

  ldnodes,child);

  for(var i=0;i<index;i++){

  ;

  }

  </script>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