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赘婿到工业之父 32.嚣张的甲班学子
方然就经常在书院中听到旁人把这两科对比高下,觉得很不以为然,并且有些嗤之以鼻。
通过这段书院教书的日子,他渐渐了解了这里科举制度,被普及了一下唐朝文科科举考试常识。
当然,似鸿运书院这类的地方,大多教导学子们入仕的路子就是常科考试,毕竟制科和所谓的天下掉馅饼或者中彩票一个道理,没人会把希望寄托在这之上。
方然知道,这常科考试主要分为那么几门科目。
最出名的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等五十多种科目,而最为重要的是明经和进士。
其中进士最不好考,录取率也最低。
唐代对进士科出身的士人特别尊重,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抵应进士科的考生,每百人取录一、二人,而应明经科的考生,则约每十人取一、二人。
由于进士科逐渐重要起来,许多宰相权臣等都是进士出身,而考试时间都在春天,因此科考被称为“春闱”。
新科官员中通过科举考试录用的,比例只占5%左右。
而在这里,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选试包括身、言、书、判四个方面。
先考书、判,即考其书写工整、文理通达的程度,然后再试身、言,即观察是否相貌端正、口齿清楚。
如选试未过,则可求当权官僚为之“论荐”,即向朝廷保举求官。再不成,便到藩镇节度使处去做幕僚,过一定时间争取被保举得官。
从中就能看出成为一名正统官员的难度有多大。
而科举的种种科目当中也属进士科难度最高,其他科比较容易一些,不过即算这样,报考这门也不在少数,毕竟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无数文人的梦想。
其中明经科主要是对儒家经典的背诵默写,不少有才学之士会选择报考进士科。
唐朝时代最推崇的文学载体是诗词,所以进士科都是考书判,策论,以及最重要的诗赋。
书判是指书法和文理,而方然参加科举也绕不开这些。
同样,他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由于前世家族影响,他涉猎了多种书法字体,其中最擅长的一种字体为宋体。
这种书法,就算拿到唐朝,也绝对是开创性的。
加上系统的帮助,各类诗词可以说是随手拈来,例如杜牧,白居易,李白的诗作多不胜数。
至于策论也好说,无非是谈论一下当前的民生政事,提议一些济世安民的治国之道,也属于考察学子实干类的能力。
这对他来说就更简单了,他本身就是董事长,俗话说政治经济两不分家,考策论,到时候对着考官搬几条后世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岂不是被旁人惊看为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所以,方然对自己参加科举并且通过还是非常有把握的。
当了解到进士科的种种考试内容,他灵光一闪,对于教导甲班学生什么,也就有了安排。
他会把现代的考试制度和出题方式搬到这里,从这种题海战术中训练学子们的应题能力。
想到这,只见方然嘴角挑起一抹十分惬意的笑,毕竟他也是从高考过来的,能让唐朝的学生们也这么经历一次,会有种心理平衡感。
方然笑的开心,却不知几位路过的先生看他的目光十分怪异,虽然对方看似只是心情好,但几人总感觉他打着什么主意。
只是想到方然平常的行为举止,几人就摇摇头把脑海中的想法丢掉了,可能自己是想多了吧……
想到就去做,方然向来果断,当即就利用空闲时间把种种考试计划拟定,然后拿给院长,等他认可之后实行。
王博儒拿到他这份计划时,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后反而更疑惑了。
而方然对于他的疑惑也早有预料,因为他这份计划是基于试题实行的,现在院长只是看到表面,自然不理解这么安排的原因。
他大概解释了一番,不过并没有细说,只说最后试题出来后他就知道了。
王博儒院长出于对他的信任,不仅没有阻拦,还说道:“方然,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来找我。”
方然点点头,接受了他的好意,说试题出完,之后的安排还需院长帮忙。
回家之后,方然又查看了系统的个人信息界面。
【方然。】
【年龄:十九】
【武力值:75/100(拥有自保之力,一般人压根不是对手)。】
【影响力:30/100(小有成就)。】
【声望值:20/100】
【主线任务1:引起皇帝重视,并得到重用。(20%)】
看了此时的各项数据,方然心里有了底,个人信息界面就是他了解外界看法的一个重要渠道。
影响力比之前有所上涨,声望值经常用于兑换,所以数据要低一些,主线任务的进度条虽然增长缓慢,但是也有小幅度跨越。
随后他就自已一个人结合历年考题开始出题。
这历年考题的来源还要多亏院长帮忙,因为这对于学子来说也是十分珍惜,所以鸿运书院也不多,就连院长也只有完整的一份。
等费尽心力出完所有的题后,方然看着试卷,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不过笑容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幸灾乐祸。
……
甲板学子们今天都格外的兴奋,当然,他们这种兴奋包含的情绪多种多样。
有的是恶意,有的是善意,但更多来源于好奇,以及对新来先生的新奇。
这位方先生他们也都有所耳闻,毕竟是受过皇帝褒奖的,现在在城中也算人尽皆知,不过他们对于这位老师的印象也就只有开学的考核和之后的三字经,他们私下根本没接触过对方,也就对他不了解。
甲板学生大多都年少有为,对于这位年龄和他们差不多,甚至要小一些的老师,态度也是不尽相同。
有的认为只要才学渊博,不管什么身份和年龄都不是问题,有的由于家族教导,对于门阀阶级、长幼之序非常在意,对方然也就不怎么看好,甚至认为给他们上课是羞辱他们。
如果不是王博儒院长的强硬和鸿运书院根深蒂固的地位,想必他们一定会闹起来。
不过明面上他们不能把对方怎样,但搞些不触犯规则和底线的小动作,院长也不会说什么。
而王博儒的确对于这些学生的心理一清二楚,他也不准备阻拦,要是连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他认为方然也没有资格担当甲班的先生。
甲班和丁班有些距离,甚至都不在一块区域,第一天教学,方然是被原先的甲班老师领过去的。
这位先生曾被院长打过招呼,进了课堂后就主动出面,将方然介绍给了学生们。
能在这甲班读书的年轻人,家世背景大抵不错,相对来说,方然这个的出身就显得有几分低微。
不过他这个人的名声也是摆在那里的,更别说他的才学都受到了皇上的认可,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方然担任这一职位,并无什么异议,但这并不代表就不会有人找茬。
就在方然打算上去自我介绍说上一两句的时候,学生当中突然就有人发难了。
“现如今倒是什么人都能来甲班做先生。”原本气氛还挺好的,突然有人扬声说了这么一句,其他学生隐隐也有几分骚动,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正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时候。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