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科举之后,我被李二盯上了

第八章 不出三年,天下大治!(8/10,求收藏!)

  此内容m.htzyk.首发“但他赌赢了,成功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逼宫囚父是顺势而为,但也是形势所迫。”

  “宫门兵变,还诛杀了太子和齐王,要是不囚父,谁也不知道太上皇事后会做出怎样的决定,虽然嫡子只剩下当今陛下一个了,可皇子却不仅仅只有他一人。”

  “玄武门之变虽然成功了,他从秦王变成太子,紧接着继承皇位,登基为帝,可他也背负上了杀兄囚父的千古骂名。”

  “他虽然是最后唯一的胜利者,可这杀兄囚父的千古罪责,真是他一个人的过错?”

  秦川深知,玄武门之变并非李世民一人之过。

  武德朝皇位之争,其实就是李渊一手主导并亲自下场主演,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联袂出演的大戏!

  要是死在玄武门的是李世民,可能他将以一名开疆拓土、英明雄武的悲剧藩王的形象,留后人以可歌可泣。

  可他是玄武门之变最后唯一的胜利者。

  他终将为玄武门之变买单,一个人扛下所有,留下杀兄囚父的千古骂名。

  即便过了千百年后,依旧成为后世之人论议他的不可磨灭的污点。

  “好在当今陛下并没有被杀兄囚父的千古骂名压弯了腰,他顶着这骂名成为了一个好皇帝。”

  唏嘘之间,秦川满怀庆幸。

  要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为帝,成了个昏君,指不定会背负怎样的历史骂名。

  还好他成了位明君雄主,开创了贞观之治。

  杀兄囚父的污点,也只能是污点。

  “你认为当今陛下是一个好皇帝?”

  李君新奇地乍看着秦川。

  “励精图治,复兴文教,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轻徭薄赋......这些难道还不是明君所为?”

  秦川脱口而出,言笑自若。

  单论功业,李世民可是能与秦皇汉武并竞风流的帝王。

  “可今去两年,连年天灾......”

  李君含糊的说道。

  秦川连连摆手,一笑置之。

  “天气炎热成旱、天气寒冷成霜,这些不过是自然气候变化而已,谈不上什么天灾,更说不上什么天子无道、天子失德!”

  古人迷信,认为天灾是天子无道,老天爷降下的灾祸。

  可作为后世之人,尤其是文科生,谁还不知道寒暖流变化。

  唐朝这两年夏天炎热成旱灾,寒冬来早起霜灾,不过是太平洋暖流走得早,西伯利亚寒流来得早。

  “你信不信,不出三年,天下必定大治,路不拾遗,外户不闭,海内承平,天下长安!”

  秦川斩钉截铁地说道。

  注视着秦川英姿勃发、自信满满的少年盛气,李君不由愣了愣神。

  转眼,扬起笑意,畅快地举起酒杯。

  “我信,我信!”

  “来,喝酒,喝酒!”

  ......

  “老李啊,今天可多谢你招待了,来日,等放榜的时候,我再请你喝酒!”

  酒足饭饱,秦川接过小二打包过来的一包烤鸭和两瓶温热的酒,笑意悠悠地与李君话别。

  这人给他的感觉不错,虽然出身世家,却没有世家子弟高人一等的浮夸傲气,言词坦荡,毫不做作。

  “好,好,一定,一定!”

  李君也笑容和润地与秦川道别,目送着秦川走下楼去。

  透过二楼的窗外,看着秦川在街上渐行渐远的背影,李君脸上的笑容逐渐消散了。

  “李德全,刚才那考生的言语你以为如何?”

  站在李君身后的仆役身形一紧,快步走到李君的身前,屈膝欠身。

  “陛下乃当世圣君,天下大治,正是理所应当之事。”

  不错,和秦川对话的李君不是他人,正是当朝天子李世民。

  今日他微服出宫,是为了亲眼看看大唐天下一统首次科举考生云集长安的盛况。

  李世民眉眼一沉,“其他的呢?”

  “回禀陛下,奴婢不知。”

  李德全的身子欠得更低了。

  作为服侍皇帝的御前太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刚才那考生不知情,能与陛下说起深宫旧事。

  可他这样的宫中人,乱话皇家宫闱内幕,必定是死路一条。

  李世民微微颔首。

  他知道李德全记住了自己的警告,不会向他人提及今日他与秦川相谈之事。

  想到之前秦川的一番言语,李世民不由满心喟叹。

  “辅机、玄龄、克明,伴朕多年,聪明机敏,咸称朕意,却都不及此子,深得朕心!”

  他本来看到对方是个考生,只是想和对方简单聊聊对科举的看法。

  却没有想到秦川会给自己带来了那么多的惊讶。

  不但猜出了论政体的试题是他亲自出的,更道出了他玄武门之变的几多辛酸,还对他这位玄武门之变以来风评颇差的皇帝很是认同。

  认为他是明君雄主,是能给大唐、给天下带来安宁的好皇帝!

  无论是相伴多年的长孙无忌、房玄龄还是杜如晦,都不及这年纪轻轻的小考生真正的了解自己!

  “给朕去查,朕要知道他的来历。”

  ......

  科举考试结束了,学子们纷纷从贡院里走出来。

  月儿湾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些学子的脸上满带着喜悦的笑容,显然对自己的考试很有信心,觉得自己能够金榜题名。

  有些学子则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一边走着一边探讨着今年科考的试题。

  还有些学子则垂头丧气,灰头灰脑,已经做好了收拾行囊的准备,等着来年再来。

  在考生的离开后,贡院的大门也重新封闭起来。

  在贡院里,所有考生的试卷在监考官们的整理下,根据所考内容科目的不同,分别集装成箱。

  这些集装成箱的试卷,待会儿将会在禁军的押送下运往不同的地方进行批改。

  唐初还没有形成完善地科举考试体系,也没有统一集中式批改试卷的规章制度。

  像明法科的试卷,就会被运往刑部;而明字科、明算科的试卷则会运往国子监。

  那些具有明显专业性的科目,会根据其对应部门职能由相应的部门进行批改。

  进士科的试卷由为不同。

  考试的内容涉及到的范围比其他科目要广泛得多。

  “林甫,论政体的试卷,待会儿你亲自送到东宫去。”

  对着一箱箱封卷,主考官杜如晦吩咐道:“富国、兴农的试卷让人送到民部去。”

  “论兵的试卷就不让人送到兵部去了,你让人带个口信给兵部,让他们派些人手到吏部去阅卷。”

  杜如晦不仅仅是吏部尚书,他还兼任兵部尚书,也是兵部的掌门人。

  ......

  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催更票!求打赏!

  。</p>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