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退到阶下跪下请罪。重臣早就习惯了太子在朝指点朝政了,皇帝很多时候都拿他没办法,只能同意他的观点。近几年来,太子主动认错,这还是第一次。
皇帝更觉十分奇怪,但是太子认了错,让他重新审视起自己的儿子。原来一日不见,也可刮目相看。
皇帝问道:皇儿为何想起审问君潮这事?
太子跪在阶下,道:儿臣近日,常常想到父皇对儿子的教诲。想当年,儿子也有许多错处,譬如自以为是的毛病。若是父皇不及时为儿子指点出来,现在儿子一定只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因此儿子才想到,平郡王年纪轻轻,难免也有许多地方狂妄自满。此时若不及时制止他,将来他就不会有出息。
都是父皇对儿臣的教诲,才让儿臣想到要好好教导您的孙辈。儿臣已经罚过他了,却也承认,这件事上儿臣也有疏忽。若陛下愿意,就请责罚儿臣吧。说着又叩头下去。
皇帝笑道:没想到你还记着小时候的事。谁年轻的时候没犯过错呢?皇帝似乎回忆起了自己年少时候的情景,道:朕也有错,你很小的时候,也没有多陪陪你和皇后。
说完这话,皇帝从刚才的那番回忆中醒过神来,道:既然如此,那么这个边关的方略也就不大着急了。沈卿还在京城,慢慢议吧。
太子连忙应了。皇帝似乎很高兴,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太子问道:父皇这阵子,身边的人是否都尽职尽责,侍卫们的武功练的都还好吗?
皇帝一听这话,放声笑了起来,道:朕还以为你已经忘了这件事,没想到你还记着。你一直都推荐常侍卫做副统领,他做事很周全,从前也长了朕的面子。今天就定下来了,明日就上任吧。
太子还是犹豫地问道:陛下,苏侍卫可是在北边立过功啊。
皇帝道:你怎么反倒忧虑这些事,朕那几日确实有些莽撞了。苏侍卫虽然立了功,但是年纪太轻,况且不是正经进士及第。因此也恐难以服众。就按朕所说,定了常荣升吧。
文武百官都没想到,这么多日悬而未决的一件事情,皇帝这么容易就通过了。但他们也都是明白人,太子改变了重要的边关战略,是退了一大步。这时候皇帝要是一步不让,未免太让人感到心寒。
只是大家都不明白的是,侍卫副统领这一件小事,怎么值得太子做出这样大的让步。或许太子只是为了给皇帝一个台阶下吧。大家都认同这种说法了。
常荣升也想不通为什么太子要让这一大步,但是当他听见最终结果的时候,终于是舒了一口气。多日悬着的心也放回了肚子里。
原来太子并没有因为与皇帝的争执而抛弃他,自己将来还是前途一片光明。
按照规矩,常荣升上来扣头谢了恩,当着众臣的面,常荣升有些许紧张。皇帝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就散朝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