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南明当太保

第八十八章 底火

我在南明当太保 黑石头222 4626 2024-01-26 19:59

  在太平府的工业区转了两天,李国庆对于枪支制造更有信心了,即使无法大批量生产,只要造出几十条这样的步枪,自己的小命就有了保证。

  李国庆是要造枪,不是制造漂亮的烧火棍。研发的重心,自然而然的就转移到底火的研制上,要是造不出底火,李国庆只有一个办法——哭。

  制造底火,这个时代的工艺,只有选择雷汞,尽管它极不稳定。雷汞是起爆药,工艺也不复杂。简单的说是把汞溶解在硝酸内,混合以酒精,最后反应出来的产物。

  汞就是水银,酒精就更好办了,将高度白酒蒸溜几次次,就可以得到极高浓度的酒精。只有硝酸是个难点,但那个道士已经弄出绿矾油。

  当然,就是没有那个道士,李国庆也能有好几种办法制造硫酸。只要有硫酸,就有了硝酸,就是在硫酸中加入硝石,然后慢慢加热,利用硝酸的挥发性得到浓硝酸。

  这样雷汞的材料就都准备齐了,可以开始制做雷汞。

  雷汞在干燥状态时,即使是极轻的摩擦、冲击,也会引起爆炸。但在含水情况下雷酸汞较为稳定,空气含水量达到百分之十时,可在空气中点燃而不爆炸。

  李国庆要是亲自做实验,肯定能够弄出雷汞。但实验太危险,为了掩饰自己怕死的行为,李国庆给出了强有力的心里暗示,保住自己的小命,是为了大明屹立于世界之巅。

  多么名正言顺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制造出绿凡油的道士名叫朱文康,庐州府人,在武当山修行过,也是因为匪乱,只好四处云游。

  四处云游,相当于职业驴友,听起来十分浪漫,整天优哉游哉的。其实不然,当今大明的四处云游,基本上就是骗钱加要饭。

  朱文康的相貌看上去绝对不是什么仙风道骨,而是膀大腰圆,一脸的横肉上长满了络腮胡子,与其说是道士,不如说是土匪,要是说杀猪的也行。

  然而这家伙的性格显得十分温和,说话慢条斯理,不慌不忙,酷爱炼丹。只是遇到李国庆后,就不炼丹了,改行无机化学工业,还要拜李国庆为师。

  对于这次实验,李国庆是千叮咛万嘱咐,提前三天就在实验室里泼上了水,提高空气中的湿度,可以说道士是趟着水进去开始制作雷汞的。

  第一项任务,是做好防护。一大块铁板遮住了朱文康大部分身体,架在实验台上。在眼睛的位置留了两个洞,孙云球还给镶了两块透明的水晶。

  手臂的位置也同样留了两个大洞,可以把手伸进去。接下来就是厚重的手套,跟盔甲似的,一直防护到胳膊肘上。

  要不是试验的重要性,使得现场有些严肃,躲在室外通过望远镜观察的李国庆,看到朱文康这个样子,应该已经笑喷了。

  朱文康先往小碗里注入了少量浓硝酸,又把水银慢慢滴进小碗。用钳子夹住小碗轻摇晃,银白色的水银慢慢溶解在硝酸里,冒出红棕色的气体来。

  直到再也溶解不了、小碗底部剩了一小滴水银后,朱文康才放下小碗,长出了一口气,定了定心神,对着窗外用望远镜观察的李国庆笑了笑,只不过大大的口罩遮挡了他的笑容。

  接下来就是更危险的工作了。朱文康放好硝酸和水银,拿出一小罐酒精。这是目前能做到的最高浓度的酒精,只是不知道做雷酸汞够不够。

  反正总得试试才知道。

  朱文康咬咬牙,用小勺舀了一点酒精,慢慢倒入小碗里里。透过铁板上的小洞,朱文康看见试管里的水银表面像是变黑了,接下来像是刺猬一样长出了细小的刺。

  成了!造出了雷酸汞!

  朱文康在心里给自己叫了声好,但是手却丝毫没动。接下来是第二勺,第三勺,每一勺都小心翼翼。直到再也没有更多的雷酸汞,朱文康才长出了口气。

  看样子已经反应完了,只要倒出来就算成功。

  朱文康把酒精放回实验台下,取出一个做好的过滤器来——小漏斗和杯子,里面垫了两层细亚麻布。朱文康慢慢拿起小碗,仔细倾斜,把里面的东西倒进过滤器。

  水银先滚落了出来,落在细亚麻布上,像是荷叶上的水珠般滚来滚去。然后是废液,慢慢渗进麻布,又从漏斗底下一滴滴落进小杯子里。

  最后是那些尖刺状的雷酸汞,慢慢向试管口滑动。只要落到麻布上,就算成功。朱文康憋住一口气,看着那点雷酸汞在小碗里慢慢向前走,像是慢腾腾的蜗牛。

  眼看就快到小碗边缘,那一小团雷酸汞停住不动了。嗯?怎么回事?

  朱文康想了想,把小碗慢慢转了个方向。也许是碗不够光滑,有点卡住了吧。雷酸汞又开始动了起来,不过很快又卡在了碗口。

  朱文康小碗倾斜得更厉害一些,几乎就要扣过来了,可是依然没有动静。朱文康觉得自己脑门上的汗都要滴下来了。

  他伸手慢慢弹了一下小碗。还是没有动。又弹了一下小碗。

  躲在远处用望远镜观看着的李国庆,心里差点没骂出声来,幸亏是在实验室里泼了水,要不然就他这两下,没准就得爆炸。这位满脸横肉,性格温和的当代化学家,就得去阎王那报道了。

  赶紧命人用大喇叭制止了朱文康的贸然举动,让他放下小碗从实验室撤了出来。又命人用温水倒入小碗,直到雷汞完全溶化,才踏实下来。

  把所有的实验室人员都集中到了一起,李国庆又再三强调了纪律问题,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因为现在化学实验的可怕性,大明的人们还是认识不到的,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不管怎么样,雷汞算是制作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批量生产和制作底火的问题,只要加上一些油、脂肪或石蜡使雷酸汞钝化,就可以让雷汞相对稳定,至于加多少,什么比例,还得慢慢摸索。

  接下来就是子弹的设计方案定型。李国庆采用的是橡果型纸壳定装子弹,弹头的理想材质是铜或者是锌铜合金,但是大明的铜太缺了,如果他敢要说用铜做子弹,估计会被别人拿着棒子打死。

  铅弹又太软,这样的射速下,飞行当中会变形,李国庆想到在铅弹中间加钢芯。想了想,别看这么一个简单的设计,以现在的工艺也是很难完成的。

  子弹的外壳说是纸质,采用的是亚麻纤维和纸浆混合,再进行浸油、上蜡等防水处理。

  为了防水,李国庆还让专门设计了,能卡在腰带上的子弹盒,五十发一盒。牛皮材质,内衬油布和油纸,就是瓢泼大雨,你要是不打开子弹盒,子弹都不会受潮。

  既然是针发枪,照门和准星是少不了的,采用卡箍式安装,至于刺刀,原型必须淘汰,李国庆想到了后世部队的三棱军刺。

  三棱军刺刀身外表呈棱型,颜色冰冷。对材质的要求,低于扁平头的刺刀,从结构上也显得更为结实一些。最主要的是,三菱军刺杀伤力非常的高,其致死率非常的高。

  三棱枪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方形的窟窿,鲜血不仅当场顺着凹槽流出,这种伤口更是无法包扎止合,特别是在战场上,根本没机会叫人救护,直接等死吧。

  三棱刺刀的缺点也很明显,功能比较单一,缺乏扁平刺刀具有的砍、划等功能,只能一味的刺刺刺,当长矛使用,有了工兵铲,足以弥补这个缺点了。

  鉴于三棱军刺太过霸道,为避免在训练中误伤,平日的训练时不开刃,出征之时才开刃,自带小块磨石,只需要磨刀尖即可,开刃花费的时间大概就三百个数。

  刺刀不过是过度产品,等将来大明有了钱,将配备更好的近战武器,手枪。

  自己的夏塞波步枪,终于有了眉目,就是不知道组装完成是什么样子,李国庆的心里渐渐有了期待。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