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本来想要pass掉桃花扇了,但后来心中一动,最终还是决定保留桃花扇。但是,明朝灭亡的情节肯定不能写,不然就是找死。
所以,马林在写桃花扇的时候,把明朝改成了大康王朝,把南京改成了建康
还有,福王朱由崧改成了康崧,崇祯朱由检改成了康检。但是,崇祯的年号没改,反正,崇祯还没生呢。而且有了马林的干预,崇祯他爷爷能不能出现都是个未知数呢。
所以,马林只改掉了明朝国号和特点很鲜明的明朝皇室的姓名。其他东西,都没怎么改。甚至,剧中很多人的姓名都不该。反正,他们都没出生,马林直接写了也没啥。
比如,侯方域、阮大铖、魏忠贤、马士英等人的姓名,马林一字没改。反正,这些人的爷爷还没出生呢。
不过,女主角李香君的名字,却被马林改成了李清儿,以方便捧李清儿出名。而且这样一来,以后这部戏,别的名女支想要演,就先要假扮李清儿,无疑就是助推李清儿的名气
然后,对戏剧中孔尚任的政治观点,马林也作了修改。其中,他把东林党忽悠崇祯却自己猛贪污的情节加了进去,还着重添加了崇祯煤山上吊时,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同的情节。而崇祯上吊时,东林党的“君子”们都去迎接闯王去了
而原著中,这一点是没写的。因为,孔尚任也是东林党一派的文人的后代。按照正常的东林党的思维,孔尚任把大明灭亡的锅扣在了魏忠贤头上,以及魏忠贤余孽阮大铖等人的头上。
明朝灭亡时,老魏都死了十几年了,还要背黑锅,马林觉得他太冤了,就在戏中给他平反了
同时,马林还着重点出了东南地区文官集团和商人集团互相勾结,挖空大康王朝墙角的问题。然后还描述了李自成破京城后,从大臣家中超出七千万两银子的事实。而在此之前,崇祯想向大臣们借几百万两都借不到,眼睁睁地看着大康王朝灭亡
不过,马林在自己加的这些戏份上,简直伤透了脑筋。毕竟,自己虽然上辈子是文科生,但却不精通古代文学,不知道该如何写唱词。
要知道,老孔的桃花扇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其中的唱词写得很经典,足以传世。
比如,其中最经典的一段哀江南,后世可是上了中学语文课本的,马林就背过。看看人家的文笔――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这么优美的唱词,马林自己是作不出来的。就是后世的文学教授,也很难写得出。所以,马林想了想,只好把自己加的戏,多半写成了旁白。这样,也可以遮掩自己古文水平差的弱点。
但有些部分,必须要带点唱词的。要不然,太尴尬
然后,马林只好请李清儿这个真正的才女来帮忙想戏词。好在李清儿古文功底不错,勉强帮想了一套唱词。但是,和原版的桃花扇相比,逼格还是低了点
但不管怎么说,马林魔改版的桃花扇总算出炉了。而李清儿读了后,眼泪直流。显然,李清儿也被桃花扇那悲伤阴郁的风格给严重感染到了。
然后,李清儿满眼是泪地找马林算账:
“为什么这部戏让人如此悲伤?就不能改成大团圆的结局?”
马林摇了摇头,道:
“悲剧,才能让人难以忘怀,才足够经典。若是强行改成喜剧,反倒落了下乘”
李清儿顿时怔住了,看向马林的目光顿时充满了崇拜
事实上,马林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后世网上看来的话而已
另外,这部桃花扇,马林采用了越剧唱法。越剧在后世被评为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比黄梅戏的地位还高。
而且,越剧是以女子为主的戏曲,就连男主,也经常以女子假扮。其唱腔,也很有江南特色,文艺范儿很足。
当然,马林也只听过越剧版本的桃花扇,而且一连听了八倍,心理差点听出阴影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以女子为主的越剧,主要以唱为主,动作戏很少。不像京剧,动作戏很多,也很热闹,还有很多绝活。所以,京剧要更受欢迎些。
但对于李清儿这个文弱的女子而言,越剧却是最适合她表演的方式。毕竟,她不是后世那种京剧戏班出身,光是翻跟头和使用兵器,李清儿就一窍不通。所以,表演更加文气的越剧,也更加合适些。要不然,单是京剧里的翻跟头,就能难住李清儿。
而吴越特色很浓烈的越剧,也非常受到清楼女子们的欢迎。毕竟,这种软侬的唱法唱起来不吃力。而且,很好听。
群芳阁的名女支们和李清儿一样,都不是从小练习吊嗓子的专业人士。让她们去唱京剧,铁定干不来。毕竟,人家唱京剧的,可是从小就练吊嗓子的有功底的人。
而越剧这种软侬的唱法,不需要太扎实的唱戏功底。所以,这部戏直接让群芳阁的众女以很高的热情参与了进去。
至于女主角嘛,自然是马林力捧的头牌李清儿了。而且,为了捧她,女主的名字都由李香君改成李清儿了。从此,李清儿的名字,想在大明不火都难
此时已经是八月下旬,距离九九重阳时日已经不多。于是,包括李清儿在内的群芳阁多个名女支,都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到了马林魔改版的桃花扇的排练中,打算在九九重阳的花魁评选大会上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