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欧皇崛起

第1701章 波斯炮军

欧皇崛起 太上老牛 4718 2024-01-26 19:59

  因为没有配备可移动炮架,所以,现场的40门佛郎机炮,全是抬到地表上安置的。在安放火炮前,已经有工兵用小铁锹提前挖好坑位了。

  为了方便射击,炮兵工兵先将泥土挖出,然后,堆一个长条形土堆,用于安置火炮。火炮的角度并不是横平的,而是上仰5度角。因为,铁球炮弹很重,打出去是抛物线,也没有自旋转。所以,适当地抬高炮口,有利于炮弹飞得远些。要是平角度,炮弹射程变近不说,还直接朝地上砸。而且,这个角度,也有利于火炮把后坐力传导给大地……

  另外,5度仰角,还有利于灌水……

  灌水?对,灌水!火炮射击,会让炮管发烫。特别是铜炮,如果不及时降温,高温下,铜容易变软。一旦炮管过热还继续射击,容易导致炮管变形。

  所以,在射击几次后,炮兵会直接在炮口灌水。而佛郎机炮的底部是开放的,水从炮口进入,会从炮尾流出来。然后,炮管就急剧降温了。

  随后,用抹布随便擦擦就可以,不用干海绵深入炮管吸水。为啥?因为这不影响射击。因为,佛郎机炮的装填是在子铳内完成的,和母铳无关。甚至,连铁球都是压在子铳里。

  因此,就算母铳是潮湿的,也不影响佛郎机炮的射击。当然,母铳上的水,别把子铳引信部分沾湿了就行。

  至于子铳的降温,那就更简单了――炮兵直接将过热的子铳扔进水桶里。然后,捞起来用抹布除水……不过,子铳的除水是必须认真对待的。毕竟,这里面是装火药的。不抹干净了,可能会打不响。

  这种地表固定炮管的方式,是不需要开火前临时瞄准的。毕竟,射角和方向都固定死了。不过,还有第二种射击方式……

  第二种射击方式,其实是土耳其人所擅长的――利用大车安装火炮!

  其办法,就是制造铁架子的四轮大车。车架是铁制的,车轮也是。如此,才能经受得住后坐力。

  300磅重的佛郎机炮炮管被安放在四轮大车上,排成一排,面对敌人。而在大车后面,则插上木桩,抵住大车,免得后坐力让大车后退。

  因为是铁架大车,即使炮击的后坐力,也不会损害大车。但车身牢固,车架和车轮的轴承却没那么牢固。那里,也是受到火炮后坐力影响最大的地方。好在土耳其人早就准备好了备用的车轴,不怕损失。

  当然,这是仓促战斗时土耳其人才会采用的办法。毕竟,和轻骑兵为主的中东国家战斗,必须随时做好仓促迎战的准备。

  而如果没有遭到敌人的突袭的话,土耳其人还是会将炮管抬下来,放在地上轰击敌人的。毕竟,更换车轴也要成本的,而且麻烦。有时候,车轴受不住,火炮轰着轰着车身就垮了……

  事实上,土耳其人离近代炮架就只差一步了。那就是――放任大车后退,吸收后坐力……

  而用四轮大车装载火炮攻击,固定车身的话,火炮后坐力对车子的伤害太大了。而且,火炮的口径不能太大。大口径火炮放车上,固定车身的话,一炮后坐力就能震散大车……

  若是选择把炮身抬下车放地上安置,火炮也不能太重。太重的话,炮兵抬不动……

  所以,一直到拿战时期,步兵炮的主流都是三磅炮,炮身重量不超过300磅。再重,炮兵们就抬不动了。而且,后坐力也太大……

  而可退炮架的出现,解决了后坐力的问题后,更大口径的步兵炮才成为可能。

  当然,这里面也有火药的消耗问题――太大口径的火炮,火药消耗太大了。就像北海国铸造了那么多重炮,但平时基本不用。因为,火药耗不起。直到马林开发了智利的硝石,才有底气使用那些大口径舰炮。

  不过,对于波斯而言,马林这次送来的三磅佛郎机炮,已经很满足要求了。因为,土耳其人的步兵炮也是这个等级的。只要不比土耳其人的火炮差,伊斯玛仪一世就满意了。

  ……

  40门佛郎机炮的齐射,在北海国将士眼里,不过是小儿科。因为,北海国步兵还有6磅炮和12磅拿破仑炮呢。可在没怎么见过火炮的波斯人眼里,三磅炮已经非常可怕了……

  特别是,在活物射击的环节,波斯沙阿伊斯玛仪一世和波斯大贵族们,亲眼看到一群牛羊被火炮打得血肉横飞,心里极为震撼。这帮人也算久经沙场了,可面对被炮弹轰得肢体不全的牛羊,很多人还是有些想吐。因为,就算波斯骑兵杀人,也不过是用弯刀砍人。想炮弹这样野蛮地将牛羊的躯体撕成碎片的方式,他们还真没见过……

  但不适过后,波斯君臣人人狂喜――以后,咱们也有这种大杀器了!

  随后就是火绳枪的射击表演了,但见识过火炮射击的地动山摇后,波斯君臣对火绳枪的威力有点兴致缺缺。

  肖伯纳有些无奈,好在常驻波斯的北海国间谍巴德努力劝说伊斯玛仪一世,让火枪队进行了货物射击表演。

  射击的时候,波斯君臣并未看出什么。但检查牛羊伤口的时候,他们才感受到阵阵寒意――牛羊身上那一个个血窟窿,基本是治不好的了……

  这就是火枪和弓箭的不同之处――被弓箭射中的敌人,可以继续战斗。甚至,有满身插满了箭的像刺猬的倒霉蛋,还坚持战斗,直到血流多了才完蛋的。

  可火枪不同,只要一发枪弹入体,基本丧失战斗力。而且,基本很难治好。就算北海国的军医出手,也只能保证让中枪者有很大几率活下来,却不能保证中枪者以后还能恢复。毕竟,铅弹打出的血窟窿太难治疗了……

  怎么说呢,中箭者不但能继续战斗,下次伤好了,还能继续生龙活虎第参战。而中弹者,当场失去战斗力。而且,还容易落下残疾……

  也许有人会问――抗战时期,很多人中了鬼子的枪后还能继续战斗的啊!

  这里要解释下,鬼子的三八大盖用的是尖头弹,但不是铅弹头,而是铁弹头。这种尖头弹,也许破甲能力很强。但因为破防能力太强了,容易穿体而过。而且,留下的创口很小。因为,三八大盖枪的口径只有65毫米。所以,被鬼子的三八大盖击中后,往往身上只留下比三八大盖口径大一点的贯穿伤,而不像圆球形铅弹那样会造成体内翻滚的血窟窿。

  而有趣的是,像鬼子那种小口径尖头弹,面对防弹衣和盔甲时,威力却更大。以二战时期防弹衣水平,直接会被三八大盖打穿,而且,造成致命伤。因为,防弹衣碎片被尖头弹带着绞入人体内,对人体造成极大破坏。

  所以,在二战时期,拥有防弹衣的美苏军队,面对鬼子的三八大盖枪,受到的伤害更大。反倒是穷逼的华夏抵抗军,直接啥都不穿,反倒能活下来。大不了,身上被打个窟窿呗……

  比如,苏联军队二战时装备的sn42防弹衣,在面对手枪和使用手枪弹的德军的40冲锋枪时,防护效果很不错。但遇到步枪,还是脱掉这破衣服更加安全。不然,死得更快……

  ……

  见识到球形铅弹的可怕威力后,伊斯玛仪一世终于答应引进火绳枪。不过,他引进火绳枪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炮兵部队。所以,规模并不大。倒是火炮,他答应引进300门。因为,土耳其军队的火炮数量就是那么多。作为中东强国君主,波斯人就是要和土耳其比。就连火炮,也不能比土耳其少。

  但在价格上,双方进行了讨价还价。波斯人对每门炮650个金币的价格不满意,认为太高。这主要是因为,波斯这边铜的价格比欧洲便宜多了。

  欧洲银铜比价是1比15,而波斯这边因为靠近印度,铜价并不贵,银铜比价只有1比60,和欧洲差4倍。

  所以,他们认为价格太高,不愿意给那么多。

  但是,问了葡萄牙人后,葡萄牙人的开价也差不多。所以,伊斯玛仪一世不情不愿地按照这个价格,买下了这40门佛郎机炮。

  不过,一转头,伊斯玛仪一世又用每门600金币(比北海国价格便宜50金币)的价格,从葡萄牙人那里定购了40门同样规格的佛郎机炮。

  然后,伊斯玛仪一世以这80门佛郎机炮,组建了波斯炮军。同时,准备组建500人规模的火枪手,用于保护炮兵的安全。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