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听了宋之闵之言心下大为震惊,自被贬房州,自己可谓是战战兢兢,整日闭门谢客,更不敢有一句妄言。这宋之闵自神都而来,那宋之问是朝廷进士,因相貌出众、仪表堂堂被皇帝选为宫廷侍臣,是皇帝的心腹之臣。宋之问,却也生得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才华横溢,只是此人为求荣华,一味讨好薛怀义,李显是非常的不喜欢宋之问。
宋之闵环顾了一下四周,李显看他环顾四周是想支走别人,只是这宋之闵是宋之问堂弟,如果这宋之闵的品行和宋之问一样,支走他人却是下下之策。于是李显对宋之闵道:“此处没有外人,只有我妻儿,你有话尽管说便是,不必顾虑。”
韦氏、李重润、李仙儿、李仙仙、李仙蕙、李裹儿也都侧耳静听,想要听听这宋之闵搞得如此谨慎到底是要说什么事。宋之闵见李显并没有将众人辞退,于是对李显道:“我在神都偶然听到有人对我堂兄宋之闵道:‘此次之事若成,你我皆万人之上,若是不成,便将此时嫁祸与庐陵王兄弟,反正太后早就想除去庐陵王兄弟了。’我在暗中听这话十分震惊,便连夜找到家师,将这事告知了家师,家师听了此事,便与我立即动身,前来房州想要告知殿下,只是不知是走漏了消息,还是怎么回事,一路上我与师傅二人便一直遭到贼人追杀。”
李显听了此事,心里暗暗叫苦,只道是自己兢兢业业,却也被能人惦记着,更不想自己的母亲却似如此心狠,早就听闻先太子李弘、李贤皆被亲母所害,那李弘、李贤乃是李显的兄长,都是武后亲生,却不想会有如此下场,万幸是自己并无经天纬地之才,否则只怕此时也与两位兄长一般惨遭毒害了。
武则天与高宗诞有四子二女:
长子李弘,此子性情宽宥,谦逊仁义,实是治国之才,深得高宗与朝臣信赖。而其却对其母专权十分不满,多次违背母亲的旨意,武则天为了清除障碍,将李弘用毒酒秘密谋害,享年二十四岁。死后高总伤痛欲绝,追封其为帝,谥号“孝敬”。
次子李贤,太子李弘死后,李贤被封为太子,才思敏捷,自然也成为了武则天的绊脚石,于是武则天以图谋不轨为由,将其废为庶人,被贬巴州。后传言被武则天秘密杀害,享年二十九岁。死后追封章怀太子。
三子李显,李贤被废后李显继任太子,后继位登基,李显只做了两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找借口废为庐陵王。
四子李旦,李显被废庐陵王后李旦继位,李旦却是武则天的傀儡皇帝,武则天甚至都不让李旦参与朝政。后武则天废李旦,亲自称帝,改国号大周。
长女安定公主,武则天还是昭仪时,为了与王皇后争权,武则天将自己新生不久的女儿亲手掐死,随后嫁祸给王皇后。后追封安定公主。
次女太平公主,深得高宗与武则天之宠。八岁时,太平公主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道士,虽名为出家,太平公主却一直待在宫中。后吐蕃国欲与太平公主和亲,高宗与武则天不愿女儿远嫁番邦,于是为其修建太平观供其居住,又以太平公主已经出家为由拒绝了吐蕃和亲。
韦氏听了对李显道:“殿下此时更应事事小心,切不可疏忽大意。只是不知那伙贼子是想做什么陷害殿下。”
李重润问宋之闵道:“宋兄可知是何人密谋要害我父王?”
宋之闵摇摇头道:“我只是在屋外隐隐听见这些话,也不知道是何人密谋,只是我堂兄宋之问却是参与其中。而我的不辞而别,更是让其心生恨意,一路上这许多的截杀恐怕就与他们有着脱不开的干系。”
李仙蕙见宋之闵仁义,便对宋之闵谢道:“感谢宋公子冒死传信!”
宋之闵连忙对李仙蕙道:“仙蕙姑娘客气,只是我那堂兄实在不是什么仁义之人,如此作为,是将我宋家推向深渊,让我宋家背上那万世骂名,我也只不过是尽了忠孝之本分而已。”
李显便问道:“难不成是那薛怀义?”
宋之闵有些惊讶的对李显道:“那薛怀义早就被皇帝陛下赐死了。”
李显闻言也是十分感慨,那薛怀义是皇帝宠幸之臣,仗着皇帝的宠幸,横行霸道,却不想最后也落得个如此下场。
李显辞退了宋之闵,宋之闵行礼告退,走前又看了一眼李仙蕙,李仙蕙见宋之闵看她,当下脸又红了起来。辞退宋之闵后,李显对韦氏道:“难道是武家的人?那武家的早就觊觎我李家江山了。”
韦氏听到李显说可能是武家的人,也心生惧意,每次皇帝派人前来探视,李显与韦氏都是惊慌不已,韦氏也深知武则天的手段。
李裹儿道:“父王却也不必如此惊慌,想必此事是那些贼人蓄谋已久的,怕是躲也躲不过去。”
李仙仙道:“武家在朝中势力庞大,此时我们应该与武家交好,纵然是贼人陷害,若是武家之人力保父王,兴许父王能够逃过此劫。”
李显听了李仙仙的话,连连点头,对李仙仙道:“仙仙所言有理,你速去将裳春叫来。”
李仙仙见事态紧急,李显又让她去叫李裳春,也不敢耽搁,赶紧出了正堂,去找李裳春。
李裹儿见李显让叫李裳春来,心里也猜到了七八分,这恐怕是要以李裳春为质,与武家联姻。心下登时十分不满,跪下问李显道:“父王难道是要将裳春姐姐嫁给武家的人?”
李显长叹一声道:“事到如今,别无他法。裳春为人孝道,更兼心灵手巧,想必武家之人也不会拒绝这门亲事。”
李仙蕙闻言心中也是不满,对李显跪道:“父王在神都的时候,就已经将出生不久的仙清姐姐许配给了右金吾卫将军韦鐬,就是为了获得金吾卫的支持,却不想仙清姐姐早夭,如今我们一家远在房州,并无任何过失,为何要将裳春姐姐嫁给武家?”
一旁的李仙儿听得要将李裳春嫁给武家,更是不愿,对李显跪道:“武家的人如果一心要置我们于死地,绝并不是一个裳春姐姐就能改变的了的,为什么还要将裳春姐姐往火坑里推?”李仙儿与李仙仙一直跟随李裳春学习针线刺绣,感情自然十分要好。
李重润跪下道:“父王,我与仙蕙、裹儿悉心学武,若是贼人来,我等三人拼了命也要护得父王周全,只是此事实在不妥。”
韦氏对李重润、李仙儿、李仙蕙、李裹儿道:“裳春也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你父王与我为其定下一桩婚事岂不更好?况且那武家的人在朝中位高权重,我听说那陈王武延晖尚未婚配,武延晖是武承嗣之子,武元爽之孙,却也是门当户对。”
李仙蕙道:“武承嗣是皇帝的侄子,与武三思都深得皇帝之宠,皇帝多次欲立武承嗣为太子,是以狄仁杰为首的朝中众臣反对才没有立为太子,武承嗣大肆残害忠良,残杀我李姓族人,越王李贞父子起兵讨武,就是受到武承嗣的诬陷而起兵自保。”随后又对李显说道:“父王,我伯伯李上金、李素节等人之死你难道也忘了就是那武承嗣所陷害的?”
李裹儿道:“我李姓宗族之人死在武承嗣手中之人众多,为何还要将裳春姐姐嫁给那武承嗣之子?”
李显见几个儿女你一言我一语,都是不想与武家联姻,心下也十分纠结。韦氏见李显纠结,拿不定主意,便说道:“我儿莫要胡言,那武延晖也并非武承嗣,况且那武承嗣自从未争得太子之位,终日郁郁不乐,不问朝中之事。更何况那裳春也不是我所亲生,舍裳春而救我全家有什么不好?裳春嫁给武延晖总比嫁给那些边关将领独而守空房要好吧?裳春这一嫁,也全了她忠孝名节,有什么不好?”
李仙蕙见韦氏如此言语,说道:“母亲只觉得裳春姐姐不是自己亲生,就可以舍弃,我们虽不是一母所生,也是同父异母的姐妹,怎么能将裳春姐姐推向火坑而保全我们呢?”
李裹儿道:“如果贼人是有心陷害,蓄谋已久的阴谋,难道仅凭将裳春姐姐嫁给武家就能避免吗?”
李重润道:“大不了以死相拼,玉石俱焚。”
李显闻言大怒道:“你们皆是我的儿女,我决定的事情,你们竟敢如此多言,真是岂有此理!平日所读的圣贤书都是教你们如此不孝吗?赶紧给我退下!否则家法伺候!”
李重润等人见李显发怒,纵然心下十分不满,但也不敢多言,当即一个个满脸不情愿地退出正堂。
四人出了正堂,看见李仙仙此时正与李裳春从侧厢走来,便迎了上去。
李仙蕙四人将刚才的事告诉了李仙仙与李裳春,李裳春听了垂泪不止,李仙仙只说是自己出的主意害了李裳春,当即朝着那正堂跑去。
李仙仙走进正堂,跪倒在堂前,对李显泣道:“父王,我刚刚说的都是戏言,你为何要将裳春姐姐嫁给那武延晖?”
韦氏见李仙仙哭的悲伤,于心不忍,当下上前扶起了李仙仙,对李仙仙道:“仙仙,这事我与你父王也不情愿,只是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也只有这样,方才能够保住我们一家啊!”
李显喝了一大口酒,长叹一声道:“我又何尝不心疼裳春?只是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李仙仙哭问道:“我常跟随裳春姐姐学习刺绣,裳春姐姐为人宽厚仁孝,为什么却是这样的下场?还要嫁给武家那些贼人,那武家的人早就想取代我们李家了,他们还害死的我们李家人少吗?”
李显听到李仙仙竟然敢这么说,这正是犯了皇帝的大忌,勃然大怒道:“你给我速速退下!再有多言,家法伺候!”
李仙仙又跪下,对李显哭道:“此事都是因为我而起,父王如果执意要与武家联姻,那就把仙仙嫁给武家吧!我愿替裳春姐姐嫁入武家!”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