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之最强战神

第216章 打井

大汉之最强战神 安西大都护 4934 2024-01-26 20:07

  时值巳时末刻,李乐带着一群随从来到雒阳城外,一处安置流民的营地。

  他是刚从外面一处已经打好水井的地方回来的,为的是亲自测试一种用畜力拉动的提水器械,结果却是差强人意。

  古人还是非常有智慧的,这种畜力提水器械,比起人力提水起码快了四五百,制作也不是很复杂,有着非常好的可行性。

  完全可以与自己设计的手摇式和脚踏式压水井相媲美。

  但李乐对这些提水器械却依然不是很满意。

  因为相较于要浇灌的田地,无论是压水井,还是这种畜力提水器械,都实在太慢了些,而且缺点也较为明显。

  压水井虽制作简便,可用中间打通的长竹竿代替水管,用定在铁皮上的牛皮代替橡胶作为活塞,其他支架等也可以因陋就简,

  无论是掘井还是制作压水井都非常简便。

  但这样的压水井,却必须要在地下水比较浅的地方才有用。

  地下水比较深地方,就必须打那种直径三尺左右的竖井了。

  用这种竖井提水,一来掘井太过耗费人力物力,二来制作这种畜力提水器械也稍显复杂。

  可出水量却并没有质的飞跃。

  这时听到有人接了悬赏,能够打出出水量远超人力提水数十倍乃至百倍,而且并不需要提水器械的水井。

  李乐一下就心动了,立刻带着人赶了回来,见到了这位名叫杨三的井师。

  “将军容禀,小人乃是蜀地盐户,祖传的点井之术,只因当地豪强欲强抢小人的细君,被小人打伤其派来的仆役,带着细君一路

  逃到京师。

  小人有一法可凿穿隔水的石层,打出不需人力或者畜力提水,水自己就能涌出水井!”

  李乐一听,脑子里立刻想到:这不就是自流井吗?怎么自己之前就没想到,真是忙昏头了。

  不过随即李乐又想到,所有的压水井,一般的竖井提取的都是潜水含水层的水,水压很低,而且水量也不是很大。

  自流井则是要钻破石质的隔水层,打通隔水层下面的承压水含水层,若是承压水的压力足够大,这些地下水就会自己喷涌出来

  ,形成自流井。

  自流井的水一直流,随着承压水含水层的静水压力不断降低,自流井也就慢慢不流了,变成了一口承压井。

  不过此次打井抗旱,本来就是救急,若是真能打出几口自流井来,无疑能解决大问题。

  “汝可有把握?”

  杨三满脸涨红,连忙道:“将军明察,小人在蜀地打过盐井,也曾打到过这种自己会出水的水井。”

  “很好!”

  李乐不觉信心大增,颇感兴趣道:“不知汝这凿井之法,与寻常打井之法有何区别?如何能凿穿坚硬的隔水石层?”

  杨三略有些犹豫,随即便连比带划说起他的凿井之法。

  简单来说就是用特制的绳子吊着一种两百余斤重,纯钢制造的锥子一样的‘钻机’,用盘车操作,利用钻机的重量,一下一下砸在

  坚硬的岩石上。

  砸下来的石屑,混合渗出的地下水变成泥浆,再用特制的装置将泥浆汲出来。

  如此这般,一点一点砸,甚至深有百丈,直到将一层层岩石砸穿,若下面是盐卤,一口盐井就算凿成功了。

  杨三的父亲就是有次选错位置,结果盐井没打出来,却打出一口自己会喷水的自流井来,而且水流还非常的大,跟一条小河差

  不多。

  李乐听完不禁啧啧称奇,大赞道:“此法甚妙,汝且好好做吾会安排人听汝指派,全力配合。

  只要汝果真能打出自流深井来,为抗旱救灾立下大功,本将军重重有赏,甚至还可以奏请天子封汝做个小官。”

  杨三一下都呆住了,惊讶得张大了嘴巴,随即突然反应过来,立刻惊喜万分的朝李乐跪了下来,重重磕头道:“将军大恩,小人

  一定尽心,效死以报!”

  李乐也很高兴,挥手让他去和祭参细谈,回头问王充道:“仲任怎么看?”

  王充这时已经辞了句阳掾功曹的职务,被李乐征辟为辅国将军府从事中郎,跟着李乐做事了。

  闻言王充李乐道:“学生以为此法确实神乎其技,然则却不能保证一定能出水,是否能遇上地下水脉,还是得看运气。”

  李乐想了想道:“那就多召集几个有经验,懂得看水脉的井师一起选定打井地点,再上报与我。

  此事至为重要,需抓紧去办,即便这自流井打出来,秋收都要结束了,但接下来只怕还有冬旱,依然需要水。”

  王充立刻记下了,随即又叹息一声,向李乐说起粮食的问题。

  之前个世家豪强释放大量的徒附宾客,使其成为流民,将这么多张吃饭的嘴甩给朝廷。

  朝廷则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将流民中的壮劳力组织起来参与打井、修渠等抗旱救灾。

  这些壮劳力在工地上干一天活,不但能吃饱饭,还能领到一定量的粮食作为报酬,用以养活家人。

  甚至一些家中没有壮劳力的老弱妇孺,朝廷也没有不管,每人每天都能吃到两碗菜粥,虽然吃不饱,至少不会被饿死。

  可这样一来,朝廷这边的粮食负担就太重了。

  天子让老师全权负责抗旱救灾事宜,老师则把大部分事情交给,河南尹袁安,太尉府长史郑弘去做。

  又让祭参统筹各地打井、修建水车,挖掘修理水渠的进展情况;让自己统筹各处流民营地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一应食物,随时

  向他汇报。

  眼看着每天这么多粮食的消耗,特别那些各处工地上做事的壮劳力,饭量也实在太大了,吃得太多了。

  王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此刻便向李乐建言道:“不如略微削减青壮劳力的伙食供应,使其吃个八分饱即可……”

  李乐摇头笑道:“仲任无需担心,粮食会有的。”

  王充心中焦急,疑惑,还想再问,见李乐信心满满的样子,话到嘴边又止住了、

  也在这时,就见一辆马车从营地外直驰而来,随即从马车上下来几人,当先一人却是一位身材修长高挑,俊美到了极点的少年“

  郎君”。

  李乐只觉眼前一亮,心中欢喜不已,连忙迎了上去,喜悦道:“可儿娘子,你来了。”

  话说李乐这几日虽亲自下到一线,忙前忙后总揽抗旱救灾全局,却并没有如刘庄、刘炟那般亲自挖土运土,更没有与这些流民

  劳力吃一样的饭食。

  而是单独开的小灶,吃得极好,而且比起流民劳力一天只吃朝食(约上午9点多)和哺食(约下午四五点)两顿,李乐每天却

  是要吃四顿的。

  即如后世那样,早中晚三餐,晚上还要再吃一次夜宵。

  可儿就是来给自己送午饭的。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