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之最强战神

第104章 前往雒阳

大汉之最强战神 安西大都护 4317 2024-01-26 20:07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大军很快开拔。

  抱怨归抱怨,接到天子诏命后,李乐还是很快准备起来。

  汉家制度就是这样,之前没有天子诏命,李乐以及所有驻守西域的汉军将士都不得擅自班师回朝,甚至不能跨过玉门关一步。

  现在诏命一到,李乐等人也不得不即刻领军前往雒阳。

  因为王蒙还要前往金蒲城和它乾城传达诏命,耿恭、关宠,班超也要驻守西域。

  于是稍事准备,两天之后,李乐便领着四百汉军有功将士代表,两百乌孙骑兵,五十车师骑兵,又从数千胡骑义从中挑选四百最骁勇最忠诚的,一起班师回朝,前往雒阳。

  除了这些,一同随军的还有超过三十万的马匹、橐他、牛羊等牲畜,数千辆牛马车辆运送的黄金珠宝、皮毛特产、粮草辎重,以及数千名照料牲畜的奴隶和五百多名西域诸国的使者和质子。

  这么多的人马、物资和牲畜,自然不可能在一起行军。

  一开始的时候,李乐还率领两百汉军,一百乌孙骑兵在前面为大军开路,后续兵马依次启程,但走了没两天,皇帝派来的第二波使者就到了。

  于是李乐只得将统率大军的任务交给石修和张封,以及朝廷派来的酒泉、敦煌方面的将领,自己则带着安贵靡、耿武等人轻装简从,快马赶路。

  十七天后,李乐离开西域,进入到凉州刺史部敦煌郡。

  不得不说,两千年前的西域及河西一带的生态环境真比后世好太多。

  西域那边植被覆盖率远超后世,气候也相对湿润,罗布泊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湖大泽暂且不说。

  就说进入敦煌郡后,李乐竟看到了大片的竹林,若非知道这是大西北,简直还以为到了江南。

  除了竹子外其他树木也是郁郁葱葱,官道两边竟还有大片的农田,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河西诸郡自然也是有屯田的,所以农田里干活的也大多是屯田的军士,当然也有很多民田。

  不少屯田将士、农夫和边郡将士的家属此刻正在田里忙碌着,用一种名叫曲柄锄的锄头给已经抽穗的粟米(小米)松土除草,碎土培土。

  中华民族是最勤劳善良的,这一点李乐从来都深信不疑,穿越之后,又见识到祖先勇敢无畏,尚武善战的一面,李乐越发为自己身为汉人而感到无比自豪。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花家!

  李乐脑海中猛地冒出这句话来,不过看到农田里这些粟米的长势,还有农夫们耕种的方法,李乐还是不免大摇其头。

  难怪这时候的农作物的产量如此之敌,耕田只是浅耕,只利用到土壤最上面浅浅一层,下面的土壤还是板结的,又没有足够的肥料,种一年还要休耕一年。

  这样种田,难怪一个五口之家就需要农田百亩(汉亩)才能勉强吃饱饭!

  难怪一家数口,几乎所有青壮年劳动力都被绑在的土地上,一年到头辛苦耕耘,没一天休息,到头来却依然穷得叮当!

  这都是生产力低下,耕作技术还不够成熟的必然结果啊。

  不行,农业劳动力一定要得到解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一大半甚至八成以上的人口都是农业人口,若是能将这些人口释放一半甚至四分之一出来,那得是多少人?能做多少事?

  更重要的是,自己正好是211农业大学毕业,专业课门门全优,穿越前又经营一家生态农场,对种田这种事可说是要理论有理论,要实践有实践。

  而且自己还随时携带一大包的土豆、玉米、辣椒、大叶苜蓿等农作物的种子!

  说干就干,忍着连日行军的颠簸辛苦,酷热难耐,李乐当即就在车厢里整理起自己脑海中的农业知识,将其一点点一条条的记录下来。

  到了晚上,吃过饭洗过澡后,再将白天记录的东西整理一遍,并找来一些屯田士兵和边郡老农,结合汉朝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改进,制定出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书。

  第二天傍晚,李乐一行人已抵达之前钱山、吴江两人驻守的敦煌郡广至县昆仓塞,自有当地将校官吏早早的出寨迎接,沿途派兵护送。

  李乐本来想去找钱山,吴江留在此地的家眷,但到了敦煌才知道,皇帝已分别追封钱山和吴江为武烈君和勇烈君,并让两人的两个儿子钱文、吴清继承其爵位。

  除了钱山和吴江,曹岩也被追封武忠侯,并由其长子曹军继承其关内侯的爵位,其他追随曹岩战死的汉军将士也统统被追封为封君,并让他们的儿子继承爵位。

  早在李乐到达敦煌之前,皇帝派来传诏的使者就先一步将这些烈士遗孤迎往雒阳,接受皇帝的封赏。

  因此,李乐抵达昆仑寨后也是如往常一样,舒舒服服泡了一个热水药浴,以缓解连日行军的颠簸之苦,然后就准备去吃饭,哪知早药浴还没泡完,徒弟安贵靡便跑来报告:师父,有天子使者求见。

  天子使者?

  李乐略略有些哭笑不得,心说这个皇帝还真是急性子啊,这都第六波使者了吧?

  李乐没有多想立刻道:快请!叫他稍等片刻!

  不多时,名叫祭参的中年文士便见到了久仰多时的辅国将军李乐。

  这时的李乐刚从浴室出来,只见他上身穿着一身短衣常服,下身穿着穿襦裤,身材修长瘦削,眉目英挺,一头黑发还带着水汽,没有戴冠,只用一块青色头巾将发髻扎住,竟是说不出的儒雅好看。

  祭参眼中满是激动,身子竟微微有些颤抖,连忙上前恭恭敬敬顿首拜道:下吏祭参,拜见辅国将军!

  因为祭参并没有持节,只是手持皇帝赐予的竹使符,李乐自然用不着大礼参拜,连忙也跪坐下来,空首(注1)拜道:不必多礼,天使兼程而来,可是陛下有诏命给吾?

  祭参闻言,立刻答道:非也,陛下只是看了君侯的《谏改土归流及劳动改造疏》有些不甚明白处,故而遣下吏前来,还请君侯具体说来。

  说着祭参就从怀里取出一封密封的尺牍信函,呈递到李乐面前。

  陛下厚爱,微臣不胜惶恐!

  注1:空首,又称拜手,九拜之一。施礼者身体呈跪姿,先跪而拱手,再俯下头但不接触地面,与心平,是古代上级对下级表达谢意的礼节。

  另稽首、顿首也九拜之一。

  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礼仪,一般用于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以及祭拜天地祖先。动作为身体呈跪姿,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

  顿首隆重仅次于稽首,通常用于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互相表示敬意,动作与稽首相似,只是头触地后立即抬起而不在地面停留。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