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月的时间缩短成了一天!
方以智也大吃一惊,太平府皇家工业园制作火铳的工匠有1000多人,一个人一天打造一只膛线铳管,交给其他的匠人进行新式火器的装合。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十支燧发线膛枪,1000工匠就能打造三万支。
方以智当即高兴地对朱慈烺说,“陛下,这得抓紧通知毕懋康和孙和鼎,我也抓紧做,争取给他们每人领十台回去。”
“嗯,好,我这就通知他们来南京,估计等他们到了,你这边二十台也做好了,以前主要是我太忙,而且对这种枪的需求不强烈,现在为什么搞出来这个,是因为我设计了一种新枪,以后我们忠义军就不用滑堂枪了,全用这种有膛线的新枪,所以我才想着把这种机器做出来,你要制作的机器有许多呢,还有纺织机,一种能转动300—400个纱锭纺织机,这个生产效率就高太多了。
方院长,你争取把我所画得这些机器,每样都生产三五台出来,我打算二个月后,在南京举办一个新式机器展览会,这样我们就能接到大量生产订单了,江南是纺织大省,需求肯定旺盛。”
朱慈烺绘制的是走锭精纺机。它结合“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的特色,又称“骡机”。这种机器纺出的棉纱柔软、精细又结实,很快得到应用。到1800年,英国已有六百家“骡机”纺纱厂。
骡机同时能转动300—400个纱锭,极大地提高了工效,而且它纺出的纱,又精细又结实。
这就是工业革命的力量!
纺纱机的不断发明和改进,出现棉纱过剩,这样又推动了织布机的发明。1723书网iddot;卡特莱特制成了水力织布机,提高了工效40倍。1791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织布厂。随着棉纺织机器的发明、改进和使用,与此有关的工序也不断革新和机械化。如净棉机、梳棉机、漂自机、整染机等,都先后发明和广泛使用.这样,棉纺织工业整个系统都实现了机械化。
前世的朱慈烺是军械工程学院毕业,对于这些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看看就明白、看看就能记住。
所以他清楚的记着这两种珍妮纺织机的结构,只用了七八天时间,就把水力珍妮纺织机的结构图画好了。但记得归记得,但是真正要造出来,还要考虑到实物的一些小细节,就这样又闷着头计算了五六天,终于把水力珍妮纺织机的结构图,彻底计算好了,就连最不起眼的棱角,都标注了精准的度数。再把水力驱动换成蒸汽机推动,图纸就算绘制好了。
珍妮纺纱机,这玩意的工作效率是普通纺纱机的八十倍,也就是说一台珍妮纺纱机一天纺出来的纱线,相当于八十台普通纺纱机纺出的纱线。简直就是一台印钞机,难怪说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有了工作效率这么高产的珍妮机,就能提高赚钱的速度,只要有了钱,就会有第二台第三台珍妮纺纱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手摇式珍妮纺纱机的构造倒不是很复杂,先画好大致的框架,然后计算垂直纺锭、滚筒、传动皮带这些小零件的大小和间隙。重点就在这些细节方面,垂直纺锭大了、小了、间隙不足等等问题,都会影响珍妮纺纱机的工作效率。
朱慈烺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数据计算,敲定这些影响珍妮纺纱机效率和质量的细节,这便是科研的基本流程。首先设计一个理论模型,然后通过计算,一遍遍的演算。直到演算出基本正确的结果,最后进行实验。
他还制作绘制了其他机器的图纸,不仅是后世的、还有当代的,比如:连机碓。
徐光启《农政全书·水利》说:“杜预作连机碓。”杜预(222~284年)西晋将领,又是学者,初为河南尹,继督荆州,拜镇南大将军,封当阳县侯,博学多通。
所谓的连机碓,就是以水为动力的一种谷物加工工具。《晋书》记载,“今人造作水轮,轮轴长可数尺,列贯横木,相交如枪之制。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即连机碓也。”即其工作时,以一个大型卧式水轮带动装在轮轴上的一排互相错开的拨板,拨板拨动碓杆,使几个碓头间断地相继舂米。
像洛阳一带,由于使用了连机碓来加工谷物,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使这一地区的米价得以下跌。到东晋时,连机水碓已经被广为应用,一直到清末民国初,历久不废,直至20世纪20年代以来才逐渐为柴油机碾米机所替代。显然,杜预发明连机碓对我国古代乃至近代的谷物加工做出了重要贡献。连机碓不仅用于粮食加工,还用于舂碎陶土、香料等,至今有的地方仍在使用。
朱慈烺的目的很简单——机械化!
用机器操作代替手工劳动,用机器制造机器,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
也就是说,手工劳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对象,机器生产是这次革命的结果,机械化是这次革命的中心。
英国最早在18世纪60年代以发明纺纱机和蒸汽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式开始的标志,前后经历了各种各样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如棉纺织工业部门发明了上十种的机器;蒸汽机也不止一种,从单动式蒸汽机到联动式蒸汽机,再到高压蒸汽机等;
在冶金工业和采矿工业上有鼓风机、辗压机、抽水机、凿井机、曳运机等;
在交通运输业上有蒸汽机车和汽船等;
在机器制造工业上有“移动刀架”,各种蒸汽锤和金属加工车床;
最后到19世纪30—40年代完全能用机器制造机器,并且大量向国外输出机器,作为工业革命完成的界标。
当时,英国从工厂到矿山、从陆地到海洋、到处是机器在轰鸣,到处是机器在转动,到处是机器在奔驰……它组成了英国工业革命胜利行进的协奏曲。
机器霸占了英国生产的历史舞台,手摇纺车、人力车、马车等都逐渐退出了生产的历史舞台,放进了历史博物馆。
由工作机、传动机、动力机所组成的机器系统的出现,是这一技术系统的另一个特征。
以工作机的发明为起点,解放了双手;动力机以蒸汽机为动力源,通过复杂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给工作机。
机器时代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用机器生产机器,它是在各种技术的体系化过程中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工匠个人的技能已经不能够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技能的地位相对降低了,机械设备及劳动手段的作用提高了。
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机器劳动使得进一步分工成为必须,产生了工匠和工程师的分工。同时,也使得工人把技术看作是异己的力量。
蒸汽—机器时代的技术体系从工业革命开始孕育,经过了约100年的形成期,逐渐成熟起来,并日益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