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远在北面,多铎、孔有德、尚可喜率领的三万多清军,已经突破了平型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繁峙、代州,犹如破堤的洪水一般,漫向李自成的大后方太原府。
而在固关——井陉一线的吴三桂所部,却还在慢慢的扎硬寨,打呆仗,没有半点要和多铎抢头功的意思。
不过吴三桂带到井陉前线的三万关宁大军,并没有如李自成想象的那样,因为没了大明朝廷的供养而陷入士气低落之中。
李自成并不知道,以往大明朝廷发给关宁军的饷银,没出北京就能洗没一半!真正能落在底层士兵手里的根本没几个钱。关宁军将士们的主要收入,其实是来自关外土地和出战赏赐的。赏赐是必须给的,要不然兵士们誓不力战,上官也受不了啊!
而关外的土地,则是最实在的收入来源。虽然眼下是所谓的小冰河期,但是辽西这边一季的麦子还是能种的。宁远的土地也没谁敢去侵占,也不用给谁交税,全部都有关宁军的将士瓜分了。而所产出的麦子,也不必供应军粮,都是他们自家所有!
在大清替代大明成为关宁军新的主人后,虽然没有饷银可发了,但是他们在辽西占有的土地却实实在在增加了——本来关宁军占有的土地就是从山海关到宁远中左所一带。再往东就是清军控制的锦州和广宁了。
现在满洲人几乎是全族入关,关外的人口一下子稀疏起来,许多良田都无人耕种,锦州、广宁一带本就因为明清拉锯战而人口稀少,现在更是没人了,随便关宁军去占据。
如果历史上清朝不把吴三桂所部调入关内,而是任凭他们在广宁和宁远的肥沃土地上开垦繁衍上二十多年,等康熙皇帝想到要削藩的时候,关宁军的四万户繁衍生息而出的人口,多半比入了北京当市民的八旗子弟的总数还多了。到时候三藩之乱就会变成吴三桂入关了!
不过多尔衮是不会让吴家军,在辽西、辽东安安稳稳的生孩子繁衍后代的——他既然在定鼎北京后让八旗全族入关(关外也留了点人,但是不多),就不会让一个汉人军事集团去填补关外的人口空缺。而且,吴三桂也是多尔衮手中一张可以大用的王牌!多尔衮这个摄政王最不放心的,其实是以豪格为首的一批八旗亲贵。
尔衮现在的地位,说穿了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多尔衮是皇叔,基本上不可能夺了顺治的皇位——皇太极好些个儿子呢!而且老汗王努尔哈赤还有许多儿子,多尔衮凭什么篡位啊?所以在八旗亲贵内部,不服气的大有人在,而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
如果多尔衮要列一份黑名单,排第一的不可能是吴三桂,也不是朱慈烺,绝对是豪格!而豪格后还有什么阿济格、济尔哈朗、尼堪、代善、阿巴泰等等一大堆,他们都死完了才能轮到朱慈烺。而吴三桂能不能列上去都不好说。因为多尔衮不能让这些满洲亲王发展壮大,而要控制他们的发展,就只能用好吴三桂这个汉奸了,但是在用好吴三桂的同时,也得早点给吴三桂挪个窝。
至于杀其帅而用其兵的事,多尔衮是不会干的——这种事情搞不好就砸锅。就算他成功诛杀了吴三桂、吴三凤等人,控制了关宁军。接下去又该怎么办?
吴家在关宁军中遍植亲信,多尔衮杀了他们的主子,他们会死心塌地效忠多尔衮?多尔衮就能放心大胆用他们?如果他们都投靠了豪格怎么办?豪格势力一大,多尔衮的摄政王不就黄了?至于消灭关宁军.谁去?这事儿会死人啊,哪个旗愿意死个好几千去拼光关宁军?所以把关宁军挪走,并且用好,才是多尔衮唯一正确的选择。
多尔衮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犯任何错误,哪怕他知道吴三桂和朱慈烺之间一准有联络,他也睁一眼,闭一眼。因为他知道,吴三桂不到狗急跳墙,是不会和强大的八旗兵开战的。
此时吴三桂手中就捏着一封朱慈烺的亲笔信——朱慈烺现在每个月都给吴三桂写三封亲笔信,而吴三桂则是每信必回!他现在的立场其实也明摆着,只打流寇,不打大明,也不反大清他就是一墙头草,所以,他还派吴国勇在危机之时助朱慈烺打赢天津保卫战。
呵呵,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接着昏暗的烛光,吴三桂看完了朱慈烺的信,然后低声说了评语——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朱慈烺居然和多尔衮想一块儿了。
都想让吴三桂去对付李自成只是用兵的方向略有不同。朱慈烺在信中建议吴三桂先取河南府为家,然后再向南阳府、襄阳府发展,切断李自成从汉水南下的通道。
而多尔衮则希望吴三桂向陕西进军,把李自成的老巢变成吴三桂的封地,以后就老老实实呆在陕西吧。
书信看完后,吴三桂就将手中的信纸折成了一个长条,放在蜡烛的火苗上点着了。书信刚一点着,吴三桂耳边就传来了连声沉闷的轰鸣,把他吓了一跳,手中烧了一半的信纸也落在地上了。然后就看见刘生撩开大帐的帘子走了进来,王爷,甲字一营、二营遇袭!
吴三桂猛地站了起来,然后大步走向出了自己的营帐,抬头就往西南方向看去,只见西南方甲字一、二两营上空,不断有火花炸开!那是有人在发射报警的火箭。
传令各营,保持镇定,妄动者杀无赦!吴三桂脸色一沉,夷丁突骑,披甲!备马!
他的话音刚落,吴军大营西北角的山坡上突然亮起了如星海一般的光点,隐隐约约还有鼓声、号声传来!
吴三桂哼了一声:虚张声势!
刘生这个时候已经从大帐里面跟了出了,听见了吴三桂的话,于是就凑到他耳边,低声道:王爷.不如向英亲王告急,就说流贼大军兵到,这样就能转攻为守了!
这段时间,吴三桂的人马在固关长城一线佯攻,损失多少有一点,如果能转攻为守,就再好不过了。
这话正中吴三桂的下怀,他点了点头:也对.刘生,你也带上亲兵火铳队,和本王去前边看看。
打进去了,打进去了李自成喃喃地自言自语着。眉头已经拧成了一团,一只独眼动也不动的只是盯着火光冲天的两座吴军营寨。
大顺军的孩儿营和铁人营这个时候已经冲进了这两座营寨,还顺手放火,点燃了帐篷、箭楼、车辆、草料等等的,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可是遭到突袭的吴军并没有溃败,仍然在拼死抵抗。而且吴家军的营寨扎得很牢固,除了外栅,还有一道内围,就是用车辆、盾车圈在一起,保护最核心的营帐。
现在双方就在内围处展开了厮杀!
喊杀声、轰鸣声、金鼓声,从那两处营寨一阵阵的传了过来。
很显然,突袭的铁人营和孩儿营的战士又一次陷入了苦战!
黑色的天幕之下,吴军的两座大营内烈火熊熊,大顺孩儿营的部总小虎儿搀扶着一个受伤的战友,又一次从吴军固守的车阵前退下。这处车阵位于吴军甲字二营的中央,其实就是将运送粮食和甲胄器械的大车围城一圈,护住甲字二营的核心。这不过是一处简易的工事,根本算不上坚固。可是防守的吴三桂所部的关宁军兵将却守得极其坚决,连着击退了大顺军的四次猛攻,车阵前方,层层叠叠的堆了不知多少双方战士的尸体!
而小虎所在的旅(大顺军的编制大致是营、旅、部、哨四级)则参加了三次猛攻,前两次都被敌军用火铳和弓箭击退。第三次攻击时,因为对方的火铳都打得发烫,无法再发挥作用,所以打了一场白刃肉搏。战斗异常激烈,大顺军的战士一度突入了车阵,冲到了敌人的中军大帐之前。可是却在一个铁塔似也的吴军大将亲自率领数十个铁甲卫士反扑后落败。
仅仅数十个明军铁甲战士的反扑,就让数百名孩儿营的战士落败!如果在年初,大顺军向北京进军的途中发生这样的事情,那简直不可思议。
可是在如今,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因为大顺军这样的起义军,本来就没多少底蕴。在装备、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差强人意,靠得就是一股要打江山坐江山的劲头儿。胜利在望的时候,当然人人奋勇,势不可挡。可是一旦大家发现打下江山不等于有份坐江山的时候,干劲冲劲拼劲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小虎儿所在的孩儿营在大顺军各营中还算士气较高的,毕竟许多孩儿营的战士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从军,早就把大顺朝当成了家,把李自成当成了爹爹。即便受了委屈,也不能不要家不要爹了。
可是当小虎儿他们在固关长城下见到了从北京一带逃难而来的百姓,知道了万恶的鞑子是如何犒劳自家人的,心里都不是个滋味——看看人家是怎么坐江山的?又是分土地,又是分房子北京周遭三百里都拿来分了。
而自己这边,豁出命去帮皇爷打天下,最后只得了10两银子.退到山西后,皇爷还是一样的抠门,只是让大家继续当兵吃粮。看来皇爷从没把兄弟们当孩儿,只当大家是为了一两银子一个月的军饷才来卖命的。既然如此,大家伙还是悠着点,对得起这一两银子就行了
大概是一两银子支撑起的斗志消耗得差不多了,这一波的后退的势头比之前两次猛烈太多了,连着退了三四百步都止不住,差一点就被对手撵出营寨了。最后还是督战的罗虎发了狠劲,斩了几个临阵逃脱的部总、哨总,才勉强止住了颓势。这就是明朝时期所有军队的惯性,没有银子就不能打仗,尼玛,这都啥鸟的军队啊!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