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天下末年

第767章 朝会 武备学堂!

天下末年 慕寒千雪 4498 2024-01-26 20:10

  收了这么多士族的田,当然要给予其一定得利益。

  高诚心里明亮,也清楚士族的需求。

  不过,想要再像以前,妄图朝政大权是不可能了。再说了,蛋糕已经分的差不多了,士族吃下的也不少。比如眼前能参与朝会的,绝大多数都是士族子弟,只是他们还不满足。

  也就是说,需要重新再做一份小蛋糕,来划给士族一部分。

  “诸君舍家为国,孤倍感欣慰。然孤并非寡义之人,于诸君自有补偿。不知诸君以为,汉制良家子如何?”

  丰田一事议罢,高诚当即再提一事。

  殿内百官,都是眼前一亮,大王果真仁厚信义之君。

  不过,紧接着反应过来,却又多有苦笑。

  良家子?

  那算什么!

  也能称得上补偿吗?

  再说了,六郡良家子早已名存实亡。如今可不像武帝时期,想要成为良家子,还要家世清白,世代军伍。眼下,随随便便就能顺手捞个良家子的名头。

  而用处,确实没太大的用处。

  然而,聪明人却是想的更远。

  他们知道的事情,大王又岂会不知道?出身凉州的王上,会不清楚六郡良家子制度的荒废?

  但现在突然在朝会上提出来,肯定另有用意。

  中尉段煨立即应声而出,抚礼言道:“启禀大王,臣以为当重复良家子之制。纵观汉室一朝,每有征战,良家子必先发于人,奋勇持猛,所向无前。”

  “不错,良家子訾财略有,多习弓马韬略,亦可补军中或缺。”

  总参贾诩亦是出列,短短道了一句。

  两位军中巨头带起头,一帮武官自是无不从之,纷纷附和。

  高诚满意的点了下头,冲着身后的内臣摆了下手。

  那内臣当即从袖兜内取出一份锦帛,进三步,列于百官之前,高声呼唱:“大王有制,兹军中吏官不足国用,许以总参军寺筹建武备学堂,选以军中猛士,乡里健儿,授之武事,常习战阵,通晓文武。更建大周陆军学院,自诸武备学堂中,择优取才,授习各家兵学,补以军中将校!”

  当内臣将这道制命告于众人后,所有人脑海中都不禁浮现出了当年筹建诸校之时的事情。

  这......

  自家大王玩了一手暗度陈仓,现在还想故技重施?

  谁不晓得诸士族在科举之中,什么都没捞着,反而掏钱出地的为大王建了数不尽的学校。

  如今倒好,科举的风波刚刚停下,还没完结,大王又要武备学堂。这跟数年前那一幕何其相似,还会有人上当吗?

  当然会!

  此刻,不论如何,王上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上风。诸士族的奉田,便是实实在在的妥协。既然已经没办法争下去了,现在能捞回一点就是一点了。

  先不管怎么样,好歹也是能够插手军中,那些田地也不能白白送了出去啊!

  而且,听大王的意思,似乎这个建武备学堂的钱,要总参军寺自己出,他们也不需要掏出分毫,何乐而不为?

  先不提众人心中异想,内臣收起制命后,再度退到高诚身后。

  紧接着,高诚也不给大家思考的时间,直言道:“今日诸君为国捐田,孤特许每家五个名额,授予良家子身份,进入武备学堂。学习三年后,于军中历练三年。若天有佑护,或可入陆军学校进修,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大王,武备学堂仅许良家子入学?”

  钟繇突然站了出来,询问说道。筹建武备学堂一事,自己可从未听闻半点风声。想来,当是王上与段煨、贾诩、郭嘉三人密议。

  “非也,每岁军中务必推荐半数以上学子,具体数量由总参寺决议。彼等悉授良家子之号,方可入武备学堂。”

  高诚回了钟繇一句,但并没有详细道来。

  武备学堂目前还仅存在纸面之上,具体的教学科目、选拔、升降等等一系列的重要制度,还都仅仅是个苗头。甚至,给贾诩说了一夜,老东西也不过方有粗略。

  不过,建学校也是一件挺耗时间的事情。

  总参寺那么多人,几个月的时间,总能初略制定下军校的条条例例。再者,所处的时代不一样,自己脑海中的东西也未必就合适,还不如让这个世代的智者去考量。

  毕竟,全天下就没有完美的制度,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在摸索中逐渐完善罢了。

  自己,只要点提一下,足够了!

  呼,学校有了,军校也即将筹建,不晓得自己准备的那么多,究竟能为大周定鼎天下增加几分筹码。

  军校的作用很大,可以成批量的培养基层军官,以及中层军官。可以预见大周军队的素养,将在几年后彻底将其余势力远抛脑后。但军校生能不能干过从战场上摸打滚爬出来的军官,仍旧是个未知数。

  所以,武备学堂与陆校之间,还隔着足足三年的时间。

  选拔的学员,也是军中将士占据半数,为的就是弥补军校生实战经验的短缺。毕竟,打过仗的人,听起来就比刚毕业的军校生靠谱!

  “大王,总参寺虽有后勤署,又有军屯资补,可那些钱财,哪里能建起几座学堂啊!”

  贾诩也没想到,大王居然会将建军校这活交给总参寺。可怜他们总参寺,丁点钱都没有,怎么建?

  高诚轻嗯了一声,看向阎象,言道:“阎相,自今岁起,各寺署于上计之前,作以预算,提交国相府。由国相府根据各寺署所需,调整预算后,下发诸寺署。今岁,便先拨五成税赋,予以中尉府。军中军饷、兵甲、辎重等所有耗用,皆由此费而出,逾之自筹!”

  阎象初一听要划一大半的税收给中尉府,差点没激动的跳起来。听到后面逾之自筹后,又松了一口气,稳下心神。

  大周今岁的税收,也刚刚逾越五万万钱的大关。

  这些税收之中,其中三成出自盐铁,三成出自算赋、口算、赀税,两成出自商贾,两成出自官营。比如天下闻名的纾清文坊,莫说是关中了,便是最为偏远的交趾郡的土族,都不吝惜珍玉,一求其纸。

  至于文坊四宝,几乎成了天下士子人人必备之物。

  笔墨纸砚,一瞬间便冲垮了整个天下原有的书写方式,风靡九州。

  而盐铁,掌控着河东盐田的大周,包揽了含并州在内的整个西北地区。南面的汉中,如今都舍弃川蜀之盐,改货河东之盐。

  当然,坐拥沿海煮盐的关东地区、江东地区,根本不是河东盐田能够插手进去的。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