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出后人津津乐道的历史。
挑动汉末天下大乱的导火索,其实是黄巾军起义。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秘密传道数年,一举爆发,速度快、势头猛、人数多,根据记载是“二月,角等皆举兵,往往屯聚数十百辈,大者万余人,小者六七千人”,“州郡仓卒失据,二千石长吏皆弃城遁走,京师振动”。
乱世里总会有人出头,地方乱套了,中央政府就要派出大员。那时候,曹操还只是个校尉,刘备还在混日子,孙权老爸孙坚都还只是个县丞。
平定黄巾之乱的另有其人,确切说主要是三个人——卢植、朱儁、皇甫嵩。
这三人在里不起眼,在开头就早早领了盒饭,那是因为演义主要讲的是黄巾之后的故事,事实上在黄巾之乱中独领风骚的就是这三位,他们也被称为汉末三将,也称汉末三杰。
汉末三杰里,功绩又有不同,准确来说,平定黄巾之乱立功最大的是里面的皇甫嵩。
虽然皇甫嵩功劳最大,他却又是之后董卓能毫无顾忌专权的一个重要原因。
平定黄巾
汉末三杰平定黄巾之乱的大体过程是这样的:
光和七年,时任尚书的卢植被拜为北中郎将,带领北军五校,也就是五个营的中央军队受命出征平定黄巾军。
卢植击败了一些较小的黄巾势力,然后在广宗县城与张角率领的黄巾主力形成对峙。
另外两人,皇甫嵩出身军人世家,当时担任北地太守,朱儁则任谏议大夫。
也是在同一年,汉灵帝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一起统帅精兵出征。
皇甫嵩和朱儁统领的军队,在平定黄巾中是表现最为高光的一支,虽然朱儁开始时遭到了一些失败,但在皇甫嵩支援下,两人很快吹响反攻号角,连续平定了汝南、陈国、西华三郡,斩首数万级,皇甫嵩因功被封为嵩都乡侯。
在皇甫嵩、朱儁连续获胜时,卢植这里却出了变数。卢植虽然压制住了张角,却还没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监军的太监左丰乘机进谗言诬陷,卢植被装入囚车,押送回京问罪。
卢植被免后,著名的胖子董卓登场了,他被拜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的职务继续领兵作战。
但董卓同样出师不利,反而被黄巾军击败。
关键时刻,还是皇甫嵩和朱儁出马,两人挥师进抵广宗,拿下了这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
随后,张宝退守下曲阳,皇甫嵩统帅钜鹿太守冯翊、郭典等部把他包围,数日后城池被攻破,张宝战死,部众溃散。
这场战役是平定黄巾的最后一次重要作战,战斗结果是河北黄巾军主力被全部消灭,张角张梁张宝都宣告死亡,黄巾起义已经失败。
: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
可以看到,讨伐黄巾军作战中,卢植中途被罢免,没能发挥决定性作用,朱儁长期担任的是皇甫嵩副手,如果要给三人排一排名次,皇甫嵩排第一当之无愧。
事实上,史料里也是这样记载的:
:皇甫嵩、朱儁并以上将之略,受脤仓卒之时。及其功成师克,威声满天下。
回归京城
到这里,三将讨伐黄巾的任务圆满完成了,那接下来呢?
接下来的事,有必要先说说中郎将这个职务。
中郎将这个职务,本身是东汉监军制度的一种,到了东汉后期,朝廷派出的监军主要以中郎将为主。
但是我们能看到,在平定黄巾时,不管是卢植、皇甫嵩、朱儁还是董卓,这些中郎将显然是实际带兵作战的将领,是一军之统帅,如:
贼复以韩忠为帅,众号十万,据宛拒俊。俊身自披甲,将精卒乘其东北,遂得入城。
这是因为到了黄巾起义时,汉末的监军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同时各地新招募的士兵又以“家兵”为主,也就是将领们的私人部曲,这些兵力在自己将领统帅下可以跟随中郎将作战,但如果中郎将的监军身份,他们是不认的,只认自己的主将,像曹操、刘备、孙坚,都有自己的部曲。
所以这个时候,中郎将的职权发生了变化,他们已经不是监军,成为了亲自统兵作战的将领。
但中郎将终究是朝廷的直属官员,他们没有地方上的官职,作战完毕后,终究是要回到中央去的。
这时候,三将已经名震天下,董卓、袁绍、曹操这些人还排不上号,他们就是手握军权的真正的大佬。
这时皇甫嵩的威信达到顶峰,汉阳人阎忠甚至劝他把握机会,自立称帝。
皇甫嵩当然不会考虑,他和朱儁二话没说,交出了军权回到京城,继续当他们的京官。
这时候,董卓在哪里呢?
董卓刚被赦免。
因为攻打下曲阳不利,董卓也步卢植后尘被罢免,押送回京师受审,判的罪名是“减死罪一等”,也就是个被流放的命。
恰好,皇甫嵩在前线大获全胜,皇帝一高兴大赦天下,董卓这才被赦免。
显然,这时候皇甫嵩和董卓的地位是一个天一个地,董卓一口吃不成以后的大胖子,他还得继续发育。
一年后,中平二年,凉州又发生叛乱,朝廷又派已被拜为左车骑将军的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为中郎将当他的副手。
在这一年的战斗力,皇甫嵩有点背,作战不利被罢免,董卓却出了点风头,六路人马里只有他一路全军班师没遭到什么损失,从而被封为斄乡侯。
中平五年,凉州再次告急,朝廷还是启用皇甫嵩、董卓为正副手。
这次作战,皇甫嵩指挥有方,大胜叛军,董卓对皇甫嵩又忌妒又恨。
扑灭黄巾后,皇甫嵩以名将之威望,仍然是朝廷出兵平叛的第一选择,董卓这时虽偶有表现,还远远够不上对皇甫嵩形成威胁。
错失良机
第二年,汉灵帝病重,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同时命令董卓把兵权转交给皇甫嵩。董卓暗藏野心,不肯交出军队,上书狡辩。
这时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看出董卓暗藏祸心,于是劝说父亲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认为,董卓虽然有罪,自己没有旨意诛杀他恐怕也要负责。所以他还是上奏朝廷,朝廷只是责备了董卓,却没有采取其他措施。
这是皇甫嵩第一次错过灭掉董卓的机会。
就在同一年,保留有兵力的董卓本来该到并州去上任,他走到河东郡就不动弹了,因为他想留在这里观望局势,看看是否有机可乘。
机会果然来了,带着兵的董卓离洛阳较近,被大将军何进看中,私自招董卓带兵入京。
随后发生的事就比较著名了,何进被十常侍杀死,董卓趁乱进京,立下救驾之功,吞并了何进、何苗、丁原等人的军队,一家独大,掌控了朝政。
即使这样,皇甫嵩也还有机会对付董卓,他当时并不在京城,而是统兵三万驻扎在扶风郡。皇甫嵩名震天下,对董卓是个巨大的威胁,如果他能果断决策,振臂一呼,局势未稳的董卓未必能吃得消,因为在外有袁绍等反对势力,即使在他控制的京城,也存在着王允等坚决反对董卓的力量,而皇甫嵩在各地诸侯间也有很大威信。
但是,皇甫嵩又服软了,他听从了董卓的征召,给他的官职是城门校尉,不知皇甫嵩是怎么想的,城门校尉虽然也是京城有实权的军职,又怎么比得上现在的手握重兵,身处董卓控制之外来得有用。
皇甫嵩的手下长史梁衍看出不妙,劝说皇甫嵩与袁绍呼应,起兵讨伐董卓,但皇甫嵩不听,执意赴任。
会卓亦微嵩为城门校尉,嵩长史梁衍说嵩曰:“董卓寇掠京邑,废立从意,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及卓在雒阳,天子来西,以将军之众迎接至尊,奉令讨逆,征兵群帅,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此成禽也!”嵩不从,遂就征。
结果明摆着,皇甫嵩一到京师就被逮捕,经过审判要判死罪,幸亏皇甫嵩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交情,和众人一起力劝后董卓才赦免皇甫嵩死罪,任命他为议郎,后又升任御史中丞。
虽然还是个京官,皇甫嵩从手握兵权的将领变成了个文职官员,连说好的城门校尉董卓也不可能给他。从此皇甫嵩说话再也没了分量,沦为了摆设,再无亮眼表现,五年后病逝。
皇甫嵩之悲哀
要说汉末谁有能力把董卓之乱在早期扑灭甚至是扼杀于无形,我想没人比皇甫嵩更有机会。
在董卓进军京城之前,皇甫嵩拥有诛杀他的能力,董卓进京之后,皇甫嵩也拥有起兵讨伐他的能力。在汉末,汉室天下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登高一呼,从者百应的领袖,而且最关键的一点,要真正想的是匡扶汉室,不管从哪方面看,皇甫嵩都符合要求。
同列汉末三杰里的朱儁,论能力比不上皇甫嵩,威信也没有他高,行动力却要强不少。朱俊在讨平黄巾后,也交出了兵权回到京城,董卓入京后朱俊手里没兵,起不了多大作用。
到了董卓迁都后,朱儁脱离了董卓控制,逃到荆州,起兵进军洛阳,赶跑了董卓任命的河南尹杨懿,并传檄天下,号召各地派军队讨伐董卓。但是朱儁的威望终究不够,只有陶谦派来了三千人,还有一些州郡派来零零星星的兵马,被董卓派李傕郭汜击败,这个时间是初平二年。
相比之下,如果皇甫嵩能挺身而出,他自己长期统兵手里又有兵,指挥能力也高于朱儁,曹操、孙坚都曾在他麾下作战,又和袁绍的叔叔袁隗、司徒王允等长期同朝为臣,可以说内外都有人,威望足够且有军事能力。
那么,汉末的局势如何,还存在着变数。
此后的袁绍曾经在表面上被奉为盟主,实际上他的威信不够,私心又太重,讨伐董卓的联军都离心离德。讨董失败后,再也无人能主持大局。
皇甫嵩无疑是汉室忠臣,这点也被无数后人称道。唐朝和宋朝,他都位列武庙,这是后人对他功绩的褒奖。
但同时,皇甫嵩在乱世里又表现得比较愚忠,一切要听奉皇帝的旨意行事,哪怕皇帝已明明被权臣控制。皇甫嵩听从董卓召唤就职,明眼人都能看出几乎是死路一条,他却义不容辞走上不归路,最后没有被董卓所杀,已经是撞了大运。
皇甫嵩的行动忠则忠矣,却于事无补,反而浪费了自己的有用之身。一再错失有可能扭转局势,让朝廷转危为安的机会,这又非常可惜。用现在眼光来看,是不可取的,既自取其祸,又不能为国家出力。
所以,对皇甫嵩的评价,肯定之中也不乏批判:“卓奸专诛,是权伎俩。嵩忠不听,大祸果酿。”
最后,我并不是要夸大皇甫嵩的力量,一个皇甫嵩再强,在天下大势面前也微不足道,但至少,在董卓这件事上,他原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虽说不是每一只亚马逊雨林中的蝴蝶拍动翅膀,都能引起德克萨斯的一场风暴,但如果亚马逊根本就没有蝴蝶,那德克萨斯的那场风暴,又从何而来呢?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