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与杨秋寒不用明说,心中就已达成共识,立即找到凌波,联系阿霓,敦促阿霓立即离开是非之地。
凌波万万没想到二更天快结束的时候林景和杨秋寒来访,大晚上的,难道有急事?她心里打着鼓,打开房门,把林景和杨秋寒引到内堂。
凌波看上去有些倦意,大概正要准备睡觉,也许已小睡了一会儿。
“凌波娘子,大事不妙,阿霓的身份早已暴露,恐怕娘子你也一样。”林景道。
“是啊是啊!凌波姊姊早做打算!”杨秋寒符和。
凌波原本疲倦的面庞瞬间变得无比惊悸和激动,道:“怎么回事?快说说!”
林景和杨秋寒就把在李俨府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全部告诉凌波,凌波听完倒吸一口凉气,她也是做梦都想不到一切都在李圭掌握之中。事情远比她原先设想的复杂,有必要及时通报高仙芝!
但还有比通报高仙芝更重要的事,那就是立即联系上阿霓。
“妾有办法联络阿霓!你们随我来!”
凌波带着林景和杨秋寒走出房门,在静谧的街道上左转右拐,林景从行进的方向判断,凌波带着他们前往李俅的宅邸。
林景没猜错,他们走了两刻钟的时间,来到李俅的府邸。此时已是三更天,夜风凉爽怡人,一男两女站在宅子的围墙外面,频繁四顾。
只见凌波用手遮住嘴巴,发出“咕咕咕”的鸟叫声,惟妙惟肖,根本分不出人声还是鸟声。“鸟叫声”持续良久,忽然天空中又传来啁啾声,如同燕雀般清脆。
“这鸟鸣声乃是妾与阿霓之间的密语,轻易不用,故无人知。阿霓现在已知妾在墙外,定有要事相告,是以郎君可越墙而入,左转有一池塘,池塘边有一轩榭,可避人,阿霓便在轩榭处相候!”
林景半信半疑,不太相信这鸟语竟然能传递这么多信息。其实凌波来不及详细说,她与阿霓相约每月逢八日,由阿霓外出与凌波相见。若凌波有急事找阿霓,可用“鸟语”作为暗号,“鸟语”只能说明凌波已来到府门外,且能根据停顿来判断人数,以及在墙内见面还是在墙外见面;比如连续发出三次“咕咕咕”,则说明有三人来,“咕咕咕”是墙内见面,“咕咕”则是墙外见面。阿霓的“鸟语”只能说明她已得知凌波来到,且得知外面有三人,墙内见面,算是一个回应。
二人早就约定,若在李俅府内见面,则是池塘边的轩榭。只因这个地方离住宅区较远,少有人来。他们头一次以这种方式见面,毕竟之前还没有比阿霓性命更重要的事情。
阿霓得知墙外有三人,便猜到另外两人很有可能是林景与杨秋寒,当然也不排除高仙芝派来其他人。
凌波相信林景越墙而入比阿霓越墙而出更方便,因此便把约会地点定在府内。林景得到授意,轻而易举地翻过丈高的院墙,跃入墙内。
杨秋寒也想进去,却被凌波拦下了,道:“筠儿妹妹,这种事人越少越好,人越多,越容易出事故。妹妹还是留下来,为林将军站岗放风比较好!”
“那好吧!听人劝吃饱饭!”杨秋寒望着幽深的宅院,强行遏制住强烈的好奇心。
林景跃入墙内后,遇到一人,发现是阿霓,林景一眼便认出此人。
阿霓来到轩榭处见是林景,脸上现出微妙的表情,道:“妾料定必有郎君,果然不差!”
“怎么晚到了?”
“适才有人经过,妾躲了半晌,才敢过来!郎君深夜来此,莫非有大事发生?”
“是要命的事!你赶快收拾行李,跟我离开此处!我们到外面说。”
“什么要命的事,郎君不妨说说!”
“你的身份早已暴露!李圭早就知道你在李俅身边,是高都护的眼线。”
阿霓听到后,十分震惊,半晌没说话,表情充满疑惑与惊惧。林景就把在李俨府上遇到的情况全部告诉阿霓,并再次催促阿霓离开。
“凌波呢?凌波是做何打算?”阿霓问。
“她要将此事通报高都护。”
“那就等高都护复信再说。”
“就怕高都护的书信到来时,已经晚了!”
“那也不能随意离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身为牡丹,早将生死看淡。且高都护于妾有养育之恩,不可忘恩负义。”阿霓态度决绝,
“问题是你的死没有意义,活着反而为高都护做更多事!”
阿霓摇摇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妾猜测李俅府中有李圭的眼线,不然连李俅都不知道,李圭又如何得知?”
林景点点头,道:“有道理,李圭的眼线无处不在,李俨府中原本也有眼线,那人本是李俨的亲信扈从,不知何时为李圭所收买,随时向李圭通风报信。昨日李俨声东击西,让眼线现出原形。”
“只望李俅也能出去这个眼线,不然他在暗处,妾在明处,迟早败我大事!”
“难!李俅毕竟年轻,心计不足,你必须离开!”
“郎君不必多言!没有高都护命令,妾不会离开!”
“这是那块鱼龙玉佩,还给你!”林景从怀里掏出之前阿霓交给他的鱼龙玉佩,递给阿霓。
阿霓接过玉佩,放回荷包。
林景不再多说,一只胳膊夹起阿霓就往围墙走去,阿霓使劲挣扎,又用手使劲拍打林景,最后小声央求林景放她下来。林景置若罔闻,只管向围墙处飞奔。
哪知还没到达围墙处,阿霓突然大声“啊呀”一声,林景一惊,低声问道:“怎么了?”
“林将军用力过甚,好疼啊!”
话音刚落,只听在院子深处传来岗哨的询问声:“谁?”
紧跟着传来急促的跑步声,窸窸窣窣地越来越近。
“林将军还不快跑,马上军士就过来了!”阿霓低声道。
果然脚步声越来越近,林景不得不闪身躲在一座假山背后,那脚步声偏偏就在假山前面停住了,好像不止一人,大概有两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