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诸国志

第549章 急中生智

诸国志 麟瑀 3456 2024-01-26 20:16

  却说吾梓须洞悉伯牯暗中通谋,便有率领诸将以勤王诛逆为名,反向而取国内之意。

  如今书信即发,元国王都朝野震惊。

  吾梓须但为王主,更兼素有功绩于社稷。此番更有书信表明来意,以此谋得国中群臣不少相助者。伯牯虽然年少,但也知道吾梓须的用意具体如何。

  吾梓须此番回军,明着是维护王权,实则便要借故起势。若使他引兵破了王都,莫说自己掌握的王权不能复存,便是性命也成岌岌可危之势。

  心中了然于此,伯牯便已无计可施。

  穆侑俭沉默少时,忽的竟反对身边的鸫煜下了手。不等鸫煜反应,穆侑俭便已将他直接按倒在了地。

  鸫煜大惊,疾呼道:“微臣无罪,何故便要擒我?”

  伯牯见势亦惊,穆侑俭却一副冷若冰霜般的样子。但见鸫煜大呼,便既回应道:“末将岂不知大人此番无罪,只是谋计败露,以此引得吾梓须大兵压境。但以我国中之兵、朝野震动之势、群臣非议之嫌,只怕不能抵挡。吾梓须书信中说得清楚,为护王权而清君侧。此番为保大王,某却也只有牺牲了大人,才可瞒过了那吾梓须。不过大人放心,某自会给你个痛快。你的忠杰之心,大王也必是心中了然。日后若有机会铲除吾梓须,必然便为大人平得今日之反。只是今时不同以后,今唯有借大人项人头一用,才能使我王都免遭涂炭之险。”

  闻听穆侑俭之言,伯牯也已晓他心中之意。故而刚要阻止,却自也罢了手的。此番虽知鸫煜冤枉,可迫于形势,却也唯有一声叹息。

  鸫煜看出伯牯意图,自是要用自己的人头换来元国王都一时的太平。他心中了然,急忙道:“大王切不可如此,容臣便申一言。”

  伯牯叹息,就此喝退穆侑俭。穆侑俭不敢违逆,以此松开鸫煜。

  鸫煜起身,叩首道:“微臣但为大王,无惧于死。只是死有重如泰山,亦有轻如鸿毛。如今若能以微臣人头换得我大元国中一时

  太平,微臣虽死无憾。只是吾梓须通谋身份已被洞悉,此番为护王权而清君侧之举,不过只挂忠臣之名罢了。大王才智深思,待得破城之日他还能像曾经一样便为大王尽忠吗?”

  鸫煜一语,便既戳中伯牯心事。

  伯牯心中也很清楚,此番吾梓须书信来意不过但施权宜之计而已。一旦让他率领大军入京,必然操控群臣以掌大权。纵然不杀自己,也不会给自己再度主宰元国的王权。届时王权成为他的一己利刃,而自己这个大王也不过只是他驾驭群臣的傀儡而已。

  想到这里,伯牯不禁一声叹息,言道:“孤王岂不知吾梓须的野心,他通敌之罪既然被孤王掌控了,此时的他便不能再度容下孤王。便是孤王杀了你,却也只是给他一个解释罢了。吾梓须堪为一世权臣,纵然届时嘴不说什么,也会借故而谋我朝中大权。只是如今朝中变故,孤王已无镇压群臣之策。唯有便取权宜,仅此而已。”

  鸫煜道:“谁说大王无策,臣下方自思得一计,正要便与大王说的。”

  伯牯闻言一惊,急忙道:“怎么,你已有计应付吾梓须的?既如此,权且说来听听。若能克制住了他,自是最好的。”

  鸫煜道:“如今吾梓须用意,微臣刚刚已经分析了过,如今也便不用多说了。大王无论向他认是不认,只要让他占了王都,自然没个好的结果。大王睿智,自然心知肚明无疑。”

  伯牯点头,言道:“此事孤王已然尽知,你且说你的计策来。”

  鸫煜点头,叩首道:“结果既有算计,此番若想保住大王基业,便只有不让吾梓须入都来见。今彼率军而回,所以先下书信,其意不在便让大王知道,而是以此告知国中群臣。群臣生变,他便好在其中谋事。但以微臣之意,此番大王欲定吾梓须,必先说服了群臣的。”

  伯牯闻言觉得有理,复问道:“书信已达,群臣异变,孤王确当如何说服?”

  鸫煜道:“彼既有了来信,大王不若权且当着群臣的

  面回书一封出去。便言他心中之意,如今大王已便知了。更言暗召二将通谋害他之举,并非大王之意,而是有人假大王之命暗中行事罢了。今吾梓须既早已奉了王命东征,便不该就此既回。只说王驾自查朝野奸臣,早晚必给他个解释罢了。”

  伯牯闻言,阴沉无语。

  穆侑俭一声浅笑,言道:“此话说的倒是轻巧,大王一封书信,岂能便令吾梓须止住脚步的?若彼不去反而强行回军而来,结果不还是一样的吗?”

  穆侑俭一语出口,伯牯便抬眼再度看向鸫煜。虽然并未说话,但看他神色无疑与穆侑俭所想一致。

  鸫煜笑道:“大王此信,不为阻挡吾梓须。只是为了让国中群臣知道,今王驾并非如同吾梓须信中所言的那样,以此暗通边防守将便要害他。群臣闻讯,必然心悦诚服。毕竟大王素来与吾梓须感情深厚,书信既出,试问国中哪个还有随同吾梓须作乱之心。以此朝野群臣非议平复,大王便可继续行事。”

  伯牯问道:“似如此,国中群臣之心自可安抚。只是不知你口中所言的继续行事,又是如何的?”

  鸫煜道:“既平复了群臣的非议,大王便可再下一召。以此传令国中沿途各个城邑的守将,就此坚守各处险要便了。但见吾梓须,只言便传大王诏命,让他既按诏命前往东征便是。吾梓须既为国臣,必然不敢公然抗命。若举动了,便坐实了他叛逆之名。如若那般,届时大王再议国臣之时,自然便有话说。”

  伯牯点头,言道:“但以吾梓须的为人,大事未成之际自然不敢轻易便夺关口。若是夺了,正如你言,便既证明了他的叛臣之名。以他行事的谨慎、果断,断然不会落下这样的口实。只是让他这便就此罢手东去,怕也不易。”

  鸫煜道:“他若罢了,自然最好。若不罢手,微臣自有擒他之计。”

  这正是“为得保命奉良计,以此便应君王心”。预知鸫煜设计怎样,吾梓须决断若何?且看下文。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