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甲午之军工霸世

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大军(上)

甲午之军工霸世 那年那兔 2741 2024-01-26 20:25

  由于在华期间学到了很多本来要到执政后才能掌握的知识,现在的导师远比历史上俄国革命胜利之后都要更加地成熟和谨慎,即便红军已经在内战中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实力,导师也没有忽视1909年革命的胜利太过轻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虽然现在沙皇、贵族、官僚、地主和买办都遭到了残酷的镇压,但布尔什维克在国内、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根基还十分薄弱,这一点从很多农民不肯将粮食出售给苏维埃政府就可以看出来。【鳳\/凰\/ 更新快请搜索f/h/xiao/shuo/c/o/m】

  历史上,由于执政经验匮乏,内战又迟迟没有结束,导师对于这一难题,采取了极端的“余粮收集制”来加以解决,结果一方面造成了大面积的饥荒饿死不少人、并且导致苏联前十五年里诞生的国民普遍因为营养不良而身材矮小,一方面又激起了自耕农的强烈敌视,很多原本持中立态度的都跑到了白军那边,导致内战变得更加残酷和漫长,总的死亡人数几近千万,几乎达到了当时俄国人口的8%,堪称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内战之一,这无疑严重损伤了俄国的元气,而且因此埋下的仇恨种子甚至一直持续到了好几十年后都没能化解。

  但在这个时空,内战很快就结束了,红军又无比强大,导师的压力远比历史上小得多,在华期间又学到了不少经济手段,因此并没有采取那种简单粗暴的办法,处理起来更有耐心,手腕也高明了许多。

  导师参考了中国的统购统销政策,以固定价格从支持苏维埃的农民那里购买粮食,不够的部分则依靠向中国进口来暂时维持。事实上,苏俄进口的粮食总量比缺口更多,这些粮食的作用也并不仅仅是满足城市居民和军队口粮的需要,而更大的意义是跟要营造出一种政府手里粮食充足的假象,逼迫那些“富农”屈服。

  作为一个半工业国,俄国农民并不像昔年中国自耕农那样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根本离不开工业品。可是苏俄成立后,所有的工业品都被掌握在苏维埃手里,而不接受统购统销的话,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这日子可就难过了。

  本来“富农”们靠着之前的积累,还是有信心跟苏维埃政权耗下去的,但是眼看着粮价因为苏维埃政府大量抛售打压、即使在青黄不接的季节也毫无起色,越来越多的“富农”丧失信心选择了屈服,这些“富农”普遍在农民当中很有威望,他们老实了,那些跟风的中农自然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加入了统购统销的体系,布尔什维克对农村的控制也就日渐稳固了。

  除了中国的粮食之外,同样来自中国的几百万遣返农民也同样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这些农民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耕地,俄国欧洲部分开发程度又比较高,除了已经被定为军用马场的南俄草原外,其他那些还没利用的可耕地大都是森林、沼泽之类仅靠一家之力难以开发的恶劣地形,而那些无主的已开发“熟地”都掌握在苏维埃政府手里,他们除了接受政府的安排加入集体农庄,根本没有别的出路。

  然后随着集体农庄越来越多,苏俄政府手里控制的粮食出产也越来越多,即使不再从中国进口粮食,也足以耗赢剩下那些顽固分子了。不过,布尔什维克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宽容的党派,到了最后才加入集体农庄的家庭自然免不了被打上一个“坏分子”的标签,好事没份、坏事优先摊到头上,而且三代以内的前途都会大受妨碍,怎一个惨字了得

  实现了和平之后,俄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开始迅速复苏,到1909年8月的时候,钢材月产量已经恢复到了沙俄时期峰值的80%(内战迅速结束,造成的破坏远比历史上小得多,也是恢复这么快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军工产量更是大大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子弹的月产量甚至突破了5亿发大关、跃居世界第一(注1)。

  有了这么多的子弹,那些新征的红军士兵训练进度大大加快,导师乐观地估计,如果战争拖到来年再爆发的话,红军就算不能席卷欧陆,也绝对能够顶住反苏联盟的进攻,甚至还有很大的机会再解放一些地区。

  但是西方列强的当权者们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给苏俄这么长的时间慢慢准备,尤其大家都知道俄国冬天的可怕,如果开战晚了的话,只怕没打几天就会受困于寒流而举步维艰,到时候给苏俄一个冬天的喘息时间,战争拖到第二年的话,那可就难打了,须知欧洲历史上还没哪个国家打持久战赢过俄国呢。

  因此,9月还没有到,波兰军队和他们的政府只是初步完成了整合,反苏联盟就急不可耐地大举出兵了

  在北线,接近40万德军、两个集团军的庞大部队从东普鲁士出发、依托联盟方压倒性的海军优势、沿着海岸线迅速推进,目标直指即使不再是俄国首都、却仍然是最大都市和工业中心的圣彼得堡,好吧,现在已经改名叫做彼得格勒了

  话说,由于圣彼得堡这个名称的后缀是来自德语,现在两国交战已经成为了敌国,苏维埃政府又本就打算清除罗曼诺夫王朝的残留影响(自彼得三世开始,历代沙皇都有德国血统,而且因为历代皇后都是德国贵族的缘故,比重越来越大,文化上也更接近德国人而*型的俄国人,这一点在沙俄时期的地名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很快就将其改为了“彼得格勒”这个正宗的俄国名称

  注1:不要觉得不可能,历史上俄国内战期间光是红军就打掉了150亿发子弹,超过沙俄一战期间总产量的10倍,可见哪怕只是半工业国,卯足全力主要生产子弹的话,那产量也是很吓人的,之所以一战二战的参战国子弹产量没那么吓人,只是因为战争模式不同,需要量更多的是重武器而非轻武器。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