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带兵出发。
一万兵马,分为前中后三军。
罗通亲率前军,有两千人马。
秦怀玉率后军,有三千兵马。
而李治坐镇中军,不过是四千兵马。
至于剩下的一千兵马则作为斥候,各处调查情报,要准确获悉大唐境内以及与草原各处接壤之地的情报。
与李承乾急于行军不同,李治行军则相对缓慢,不急不躁。
“殿下,我们已经从弘农出发三日,现在距离北关还有三百多里,是不是该加紧行军了?”
罗通这天来中军述职,以他的意思,他想早点抵达北关。
而李治的意思,是要稳中求胜。
李治问道“那你知道,现在太子一行的人马抵达何处?”
“又不在一处,他们大概也只剩下两天左右的行程就能抵达北疆,可我们这么走下去,还需要四天到五天时间。”
李治行军的速度,一天也就六七十里的样子,快了也不过才八十里。
这跟李治最初所设定的要快刀斩乱麻的思路有所不同。
要知道李治军中是没有带太多辎重的。
以全数的一万骑兵,还不能快速突进的话,就只能认为是这边的行军出了问题。
李治道“那就继续慢着走,反正也误不了朝廷给的期限。”
因为李世民考虑到两个儿子在战场上的造诣都不高,所以给出的行军期限都是十天。
就算李治以现在的速度走下去,八天也到了。
罗通这样有抱负的年轻将领则很不甘心。
给他两千兵马,却只能被牵制着走,让他有种有力气使不上的感觉。
……
李治仍旧在不急不慢行军。
在长安城内的李世民,也在关注着这边。
“陛下,以目前得到的情况看,晋王殿下是轻兵简行,但行军速度……却并不快,好像还有些滞缓。”
房玄龄跟李世民的奏报,让李世民皱起眉头。
此时旁边还有魏征、长孙无忌和刚被调为兵部侍郎的褚遂良。
褚遂良之前都是搞文化教育领域的,只是因为女儿被李治选中为王妃,突然成为兵部侍郎,等于说是跃升到现在的位置上。
他连自己要做的差事都还没搞明白,就被叫来谈及军政方面的事,自然也是插不上话,就在旁边看热闹。
李世民不解道“以朕之前对弘农兵马的了解,断然不至于行军速度如此之慢。”
长孙无忌提醒道“陛下,一天行军六七十里,其实已经不慢了,这也是稳中求胜。”
“是吗?”
李世民打量着长孙无忌。
似在觉得长孙无忌无端为李治说话,是有意偏帮。
“你看看太子那边,行军就很快,一天行军都能到十里,毕竟这都是骑兵,若是所带粮草和辎重不多的情况下,又没有那么多河流需要过,为何会如此迟缓?”
李世民好像对李治行军的速度不太满意了。
在场的几名大臣都知道。
皇帝现在是拿这次的交战作为检验太子和晋王的试金石。
本来都觉得李治应该在行军方面也超过从未正式带兵的李承乾。
但现在看起来,好像在第一次的比试,有关行军速度的比较上,李治是输了。
李世民突然看着不做声的魏征道“魏卿家,你觉得呢?”
魏征思索了一下,摇头道“这战场上的胜负,未必是以行军速度来决定。”
李世民道“道理是如此,但兵贵神速也是人所共知,现在不过是让他们到战场上走一圈,若以现在看来,该催促一下晋王了。”
“臣认为并无此必要。”魏征继续陈述他的观点。
“哦?”
不但李世民看着他,连旁边几位也在看着魏征。
魏征道“此时晋王并没有误了行军的期限,若贸然催促只会适得其反。”
李世民皱眉道“还是催催的好,免得一方遇敌,一方还没到战场,这可就丢朕的脸了!”
皇帝坚持如此,大臣也不能说什么,只好草拟诏书,前去催促李治快速行军。
……
李世民催促李治快速北上的诏书前来,李治距离北关其实也就剩下一百多里了。
“还有四天才到预定的期限,这么着急催促,这是要做什么?”
李治叹口气。
看起来李世民对他寄望是很深的。
有那必要吗?
罗通和秦怀玉都在旁边,此时已经入夜。
罗通兴奋起来,问道“那殿下,是不是要连夜起行?”
“着什么急?连夜行军,容易出现意外,还是按部就班,你可知我们所处的地方,是靠近幽州的,若是周围突然杀出个几万草原兵马来,怎么应付?”
罗通和秦怀玉对视一眼,他们更加不理解李治。
李治明明可以行军更快,偏偏让队伍慢行。
这是故意拖延行军速度。
现在连李世民下旨催促了,李治还不思悔过?
李治道“总之一切都不能有所改变,两天后抵达前线。”
……
李治定下了两天的期限。
不过因为下雨,到最后一天的行军,没有抵达预定的幽州左部的城塞内。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要么当晚连夜行军,赶上最后四十里的路程。
要么就原地驻扎,等来日清早继续走。
“八天都还没到,被人知道,我还混不混了?”
罗通显得很恼火,他本想跟李治抱怨的,但他又觉得这么做不妥,只能在秦怀玉面前抱怨。
秦怀玉则好像想明白了一些事。
“老罗,我怎么觉得殿下这么做,是有很高的深意?”
秦怀玉突然说一句。
罗通迷惑道“能有什么深意?陛下派太子和晋王到北上来,可不会让他们犯险,并不会调遣他们到最前线,这行军和布阵等事,就是考校的内容。”
“就算我们有优良的武器,那有什么用?又看不见敌人!”
罗通气愤的就在这里。
皇帝不会让李承乾和李治去犯险的,那带兵到北边来,更多是走个过场。
这走过场最讲求的就是气势。
行军慢了,气势就先输了。
秦怀玉摇头道“具体我还没想明白,但我知道,晋王殿下北上一定不是为了隔岸观火的,一定是想打硬仗。以我看来,殿下这么做更好像是要布一个很大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