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桓玄离京
,最快更新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最新章节!p
十一月初,常年不见雪的江南,竟然罕见地下了一场大雪。
鹅毛似的雪花,在灰蒙蒙的天空肆虐地漫卷。
不论层峦叠嶂的群山,还是广袤无垠的原野,全被覆盖上一层厚厚的、洁白的棉被。
在通往姑孰的官道上,正有一大队人马顶着凛冽寒风与漫天大雪艰难行进。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离开京师的南郡公桓玄一行。
上个月,桓玄举兵成功攻占建康。
在对会稽王一党完成清算后,龙亢桓氏再度掌控大晋政权。
这一次桓玄比他父亲桓温做得更彻底,几乎将朝野上下清洗一遍,全换上了自己人。
司马道子一党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桓玄随即又将矛头指向了刘裕。
不过,眼下刘裕势大,让桓玄不敢轻举妄动。
更别说刘裕又刚刚取得东南大捷,斩杀了叛军首领之一孙恩,风头正盛。
但桓玄已把刘裕当成阻碍他上位的最大敌人,因此对封赏刘裕一事他一拖再拖。
进京不足一月,桓玄却办理了诸多大事。
等一切安置妥当,他打算效仿其父桓温,以太尉身份出镇姑孰,遥执朝柄。
离京之前,桓玄从就此事询问朝臣们意见。
除了卞范之本人明确反对外,大部分朝臣只是随声附和。
还有一些像王谧这等首鼠两端者,虽然也看出此举对桓玄不利,却因各种原因没开口。
事后,王谧曾暗中对儿子们感叹不已。
“过去,周公为何不去自己封国鲁国?还不是因为其有安定天下的志向。”
“如果桓玄真有意平定天下,就应该学习周公,坐镇中央,以安社稷。”
“可南郡公偏偏跑到姑孰享受,看来他不过又是一个会稽王罢了,能有什么前途?”
与王谧想得一样,桓玄去姑孰除了在行为上效仿其父外,更多地是为了享受。
因为早在月前,桓玄便下令在姑熟大兴土木,修建华丽的府邸。
等到十一月他离开建康后,把朝中小事尽数托付于桓谦、卞范之两人。
若是朝中遇到什么大事,再派人去姑孰向他本人请示。
而桓玄这种做法,无疑让众多有识之士大失所望。
相反,与桓玄相比,寒门出身的雍王、刘裕却要出色得多,遂成了众人投靠对象。
可桓玄并未意识到这些,或者以南郡公之自负,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
队伍当中,桓玄坐在一辆奢华马车上。
其双手带着厚厚棉套,身上也穿得鼓鼓囊囊,嘴里还不断哈着腾腾白气。
他拧着两道浓眉,目光透过车窗,望着野外雪花沙沙地不停飘落,显得心事重重。
对面殷仲文何等机灵,其微微一笑,试探着问:“主公好像有难言之隐?”
桓玄收回目光,长叹一声道:“姐夫可知孙恩死了?死在了刘裕手上。”
“知道!这事早已传遍朝野,刘裕更是因此威震江东诸郡。”
“不少人都说刘裕乃当朝第一猛将,有霸王再生美称。”
“何止是霸王啊?简直就是一个昭烈帝……不,或许说是汉光武更合适。”桓玄懊恼道。
“原本孤以为刘裕会跟天师道一直僵持下去,谁料……唉!”
“离开京师之前,王谧想让朝廷加封刘裕官职。”
“孤害怕他从此势大难制,便一直拖着没办。”
“但这事没法一直拖下去,孤担心刘裕会心生怨气。”
“若再有小人从中撩拨,恐坏孤大事。”
殷仲文知道桓玄在担心什么,无非怕刘裕跟皇室、世家搅和在一起。
眼下桓玄看似把持了朝廷大权,但其实暗中不知有多少反对者。
只因桓玄势大,且罪行未彰,众人才不得不隐忍下去。
然若是刘裕因为赏赐不公挑明反对桓玄,无疑会引爆江东所有反对势力。
他们很有可能将聚在刘裕麾下,再次打出清君侧旗号,把桓玄给一脚踢下去。
但大肆封赏刘裕也不行,如此会让已尾大不掉的刘裕,愈发势大难制。
“仲文一向足智多谋,不知可有计策教我?”
“嘶!此事不好办呐,赏与不赏都是利弊难料。”
当殷仲文陷入沉思,车厢内开始沉寂下来,只有车辙碾压积雪时发出的吱吱呀呀声。
也不知揪断了多少根胡须,殷仲文才渐渐有了头绪。
“主公,臣思来想去,觉得还是得封赏刘裕才行。”
“可,可……”
“主公莫急,且听臣把话讲完。”
“封赏刘裕不过是先稳住对方罢了,以便为主公争取更多时间。”
“刘裕才多少地盘?就算他占了东南诸郡,也不过是一个徐州加上半个扬州而已。”
“等主公把荆州、江州、豫州、宁州、广州、交州等地全掌握住,还怕区区一刘裕?”
“此言倒也在理,可本公怕刘裕拿了赏赐后依然翻脸,那……”
“主公多虑了,这种事暂时不会发生。”殷仲文胸有成竹道。
“那刘裕好不容易才把天师道撵到岭南去,正需时间休养生息,哪还有实力来对付您?”
“再说,就算您不封赏,难得刘裕还会把占住的地盘吐出来?”
“与其跟对方公开决裂,不如暂时维持和平,这对您十分有利。”
“当然了,臣建议封赏刘裕也不光是无奈之举,也想据此分化拉拢北府兵。”
“计将安出?”桓玄来了兴趣问。
“主公请想,刘裕不过一寒门子弟,若非刘牢之、谢琰意外战死,如何轮到他来执掌北府?”
“刘敬宣、高雅之、何无忌等原为刘牢之姻亲子侄,难道就那么心甘情愿地臣服刘裕?”
“主公不妨借机大肆敕封北府众将,若能一举挑动北府爆发内讧。”
“或许不用主公劳心费力,他们自己就完蛋了。”
“着啊!还是姐夫有办法。”
“除此之外,主公还可以在天师道身上想想办法。”
得了桓玄夸奖,殷仲文愈发卖力地为其出谋划策,提出招抚天师道贼众。
对此,桓玄有些犹豫,担心自家名声受损。
“招抚天师道?这可行吗?”
“怎么不可行?当初天师道肆虐东南,给朝廷带来多大损失?”
“虽然刘裕已重创了对方,但还没法彻底剿灭孙泰。”
“与其对方将来东山再起,给您添麻烦,不如将其收为己用。”
“一来可用来牵制刘裕,二来也省了大军远征之苦。”
“如此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
接下来两人一路无话,大队人马继续向姑孰前行。
一路上荒无人烟,十里、八里也不遇一个人家。
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众人也越来越冷。
幸亏大家都知道姑孰距离建康不远,不然说不定早有人私自停下不前。
大约又往前走了约三里路,终于看见一座城池轮廓出现在前方。
大军上下看到这一幕,无不欢呼雀跃。
众人振奋精神,加快步伐,顺利进了姑孰城。
此时,姑孰城内南郡公府上张灯结彩,披红挂绿,一派喜气洋洋的景像。
只见一个个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来来往往,走了一拨又来了一拨。
桓玄趾高气扬地坐在上首,志得意满地接受众人拜贺。
随着桓玄进驻姑孰,大部分朝臣也随之迁来,让小小的姑孰一下子变得拥挤起来。
如此一来姑孰成了大晋新的政治中心,至于建康……早没人去理会。
虽然很多人对这样来回折腾感到分外不爽,却迫于桓氏势大,不敢表露出丝毫不满。
到了姑孰,桓玄不顾严寒执意登上九井山,缅怀其父桓温曾挖井、驻屯过的地方。
殷仲文为了拍桓玄马屁,特地吟了二十句《南州桓公九井作诗》。
这是一首典型的为桓玄歌功颂德的政治拍马诗。
在仲文笔下,桓玄俨然是一位德行高远的贤哲。
把他移师姑孰的举动,美化为不与世俗争权夺利的清高行为。
虽然歪曲事实,厚颜无耻,却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