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日月当空照中华

第一零一一章 当然还有

日月当空照中华 哼哈大王 6324 2024-01-26 20:31

  <content></p>

  司礼监新晋随堂太监王坤,冒冒失失地在皇帝面前提了一次建议。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他本以为这是投皇帝之所好,而且在他看来,这也是一次获得崇祯皇帝器重与赏识的机会。</p>

  但却没有料到,崇祯皇帝不仅没有接受他的这个建议,而且看起来还相当反感这个建议。</p>

  这一点,直让王坤心里后悔不跌,知道自己还是没能沉住气,这一次怕是犯了皇帝的忌讳了。</p>

  不过崇祯皇帝的心思如此难以琢磨,倒也给这个后世以阴险狡诈而著称的太监,提前敲响了警钟,让他知道,他过去习惯的那一套做法,在崇祯皇帝面前并无作用。</p>

  且说这次春闱期间,崇祯皇帝最后一次亲自前往贡院考场的念头,因为这个太监王坤的自以为是,而打消了,但是他对这次春闱的关注,却并未受到影响。</p>

  由朝廷礼部每三年举办一次的贡院会试,历来都是大明朝选拔天下官员的所谓抡才大典。</p>

  会试之后,那些被选的贡士们,或者说准进士们,除非在殿试之前犯下了什么大逆不道之罪,否则在接下来的殿试之,是不会被皇帝淘汰掉的。</p>

  所以,只要通过了会试,能够成为贡士,注定要成为大明朝朝廷或者地方的官员和准官员。</p>

  对于这样一群将来要为自己效力的士大夫阶层的精英群体,崇祯皇帝也不可能不重视。</p>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对于明末的科举制度自然有着许多不同的想法,如八股的问题,如死读书的问题,如缺乏各种科学知识的问题,等等,他都想做出某些改变。</p>

  但是,他的所有想法,不管是改革科举的内容,还是改革科举的形式,都只能留待将来和以后慢慢去做。</p>

  因为他很清楚,科举制度几乎涉及到了大明朝下所有读书人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绝对不能轻举妄动的禁区。</p>

  在你没有树立绝对的权威,也是说当你还没有绝对的把握之前,绝对不能轻易去否定它。</p>

  而且,在如今的这位崇祯皇帝眼,持续存在了千年的科举制度也并非一无是处,并不是非改不可,更不是他应付眼前局面的当务之急,完全可以留待以后再说。</p>

  如说,留待消灭了建虏这个威胁之后,再着手调整不迟。</p>

  因为,真正到了那个时候,崇祯皇帝也有了可以改革科举制度的绝对权威了。</p>

  在崇祯皇帝的默默关注之,崇祯四年的春闱结果,顺利出炉了。</p>

  这一次的春闱,从崇祯四年三月二十一日的清早卯时下场,期间历经了三场考试,累计九天的时间,直到崇祯四年三月二十九下午申时三刻,方才真正宣告结束。</p>

  原本的历史,崇祯四年的春闱录取了三百四十九名进士,其一甲三名,二甲共计六十七名,三甲共计二百七十九名。</p>

  这一世,崇祯四年的春闱自是大为不同。</p>

  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在招录的名额面,继续延续了元年恩科的思路,依然放宽了录取的门槛。</p>

  而且之前,崇祯皇帝在恩准朝鲜士子加入北榜录取的同时,为了安抚大明朝的北方士子之心,又为北榜增加了十个名额。</p>

  这样算下了,崇祯四年春闱录取的名额,将达到了创纪录的五百一十个,注定了会成为大明朝建立以来,截至目前,贡士录取人数最多的一科。</p>

  这一点,当然也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的一贯套路。</p>

  在他看来,大明朝的读书人们,其实并不是很难对付,只要给他们官做,他们会老实听话。</p>

  因此,对皇帝来说,要想把读书人这个群体,或者说把更多的士大夫群体,牢牢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之,最好的做法,莫过于将读书人的英才人物,尽可能多地拉拢到大明朝的官僚体制之来。</p>

  像当年将张溥、夏允彝、吴伟业等人提前了好几年招录为进士的做法一样,这一次,崇祯皇帝还是这样的打算。</p>

  因为这样的人物,如说张溥、吴伟业、夏允彝这样的人物,把他们弄到大明朝的官僚队伍之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光明正大地摆布。</p>

  如说,让张溥去朝鲜常驻,让吴伟业到琉球常驻,还有让夏允彝到云贵去任职,以及让史可法到山西去任职等等。</p>

  让他们去,他们得去,而且不去还不行,真要是宁肯辞官也不去,那可不光是抗旨这一条罪名了。</p>

  对他们来说,最致命的恰恰还是违背了他们自己到处公开张扬和传播的东林信条。</p>

  这些人在民间的时候,总是召集书生聚会,议论朝政,指摘朝政得失,认为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说来说去好像他们行。</p>

  那么现在给了你施政的机会,给了你治理地方的机会,若是你不去,或者去了干不好,你还有什么脸面有什么底气,再去对大明京师的朝政得失指手画脚?</p>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p>

  早点把这些人弄到体制内,让他们到地方去任职,用繁琐的政务将他们牢牢捆住,分散他们的联系,消耗他们的精力,让他们没有时间天天无病呻吟,可留着他们在地方乱发议论,要好得多了。</p>

  对于如今的崇祯皇帝来说,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是对这些爱发议论的读书人做出了让步,而实际却简简单单的一招以退为进。</p>

  这样做的效果,如今已经显现出来了。</p>

  至少,历史崇祯四年的时候,在江南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复社,现在没有了影子。</p>

  因为原本历史复社的牵头人物和灵魂人物张溥,现如今正在朝鲜国当着他的大明天使,并且借着这个高高在却有十分超然的身份,带着一帮当年的江南士林同道,在朝鲜国创办了复林书院,开门收徒、开坛讲学,干得是有滋有味、风生水起。</p>

  那么当崇祯皇帝通过这样的方法,把张溥这类人物弄到了束缚住,不让他们留在江南搞东搞西、兴风作浪之后,大明朝的士林儒生之,还有没有类似于张溥的人物呢?</p>

  当然还有。</p>

  大明朝士大夫阶层的读书人,可能最不缺的,是这种确实很有才华但是脾气又臭又硬的人了。</p>

  如黄宗羲这种。</p>

  崇祯四年春的时候,黄宗羲刚满二十一岁,不过在世家子弟云集的京师国子监,已经显现出了士林领袖的苗头。</p>

  出众的才华,当然是必不可少的。</p>

  如今这个黄宗羲年纪还小,其学问造诣还远远没有后来的时候那样博大精深。</p>

  但是即便如此,二十一岁的黄宗羲,在国子监里已经样样都是出类拔萃了,不管传统的经史子集,还是新兴的天算学,常常辩得国子监里的五经博士们哑口无言。</p>

  除了出众的才华之外,这个黄宗羲之所以能在国子监里成了一个颇有领袖气质的风云人物,还有其他的优越条件。</p>

  其一,他的父亲黄尊素当年曾是东林党人的大人物,而且惨死于阉党之手,名头非常的响亮。</p>

  再加黄宗羲的确很有才华,这让他被推荐进入国子监之后,很快成了国子监生的头面人物。</p>

  其二,他的老师正是眼下大明朝廷的大理寺正卿刘宗周。</p>

  大理寺正卿刘宗周,不仅受到了当今这位崇祯皇帝的尊重和推崇,在京师朝堂之拥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大明朝的士林儒生之,也拥有十分崇高的声望。</p>

  作为刘宗周的亲传弟子,这个黄宗羲在国子监,受到了许多士子的拥戴和追捧,隐隐然成为了类似张溥那样的人物。</p>

  崇祯皇帝倒是并不担心这些国子监生们能够搞什么事情来,不过若是一直让黄宗羲这种不安分的监生,一直在国子监里乱发议论,也不是长久之计。</p>

  国子监里当然有锦衣卫和东厂的合作者,而黄宗羲在国子监里的大量议论,也经过锦衣卫和东厂之手,不断地传递到崇祯皇帝的案头。</p>

  其的许多议论,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看来,并不能算是错的,但是在目前的形势之下,却不是提出来议论的恰当时机。</p>

  如,黄宗羲在国子监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p>

  这话有没有错?当然没有错。</p>

  但是在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正在巩固君权的时候,散布这样的议论,却没有什么好处。</p>

  再如,周皇后终于生了皇长子之后,整个京师都在为此庆贺,而这个黄宗羲却在国子监里跟人辩论,语出惊人地提出重设宰相,他说:</p>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p>

  “昔者伊尹、周公之摄政,以宰相而摄天子,天子且以师礼待之,即令天子年幼,而国政亦可维持不坠!</p>

  “今国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宰相之位废置而不设,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content></p>

  </p>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