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p>
当然,告状是不可能告状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靠着告状来替自己出气。请百度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毕竟都是军一脉,尤其是崇祯皇帝把五军都督府跟内阁彻底弄成了两条路之后,原本官出身的南居益跟朱燮元一样,被划到了五军都督府的军事系统。</p>
而长时间带兵的南居益心里自然也清楚,军丢了面子靠告状是行不通的,别说司瞧不起,连自己的手下人都会瞧不起。</p>
军信奉的是拳头为大,谁拳头硬,谁说话硬气,如这次郑芝龙抢先干掉了荷兰人跑来大琉球支援的舰队,郑芝龙南居益硬气,还派人到南居益跟前秀了一波。</p>
现在南老头要是跑去告郑芝龙装逼,唯一的可能是五军都督府责备郑芝龙几句,然后再把南居益调去坐冷板凳,根本没有第二种可能。</p>
但是南居益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天启年间水师装备落后兵员素质差劲的时候能靠着蚁海战术把荷兰人给玩到投降退走,怎么可能会忍下被郑芝龙欺负到头来的恶气。</p>
解决方法也很简单。</p>
东海舰队到了福建以后离着大琉球的距离可南海舰队跑到吕宋去砍人近多了。</p>
先干掉大琉球的荷南蛮子,再跑去吕宋打着帮助郑芝龙干掉佛朗机蛮子的名头去炫耀一番,这种装逼手段可郑芝龙这么简单的装逼有深度多了。</p>
南居益手下的大小头目们在回去跟手下马仔研究怒怼荷南人的时候也是把事情挑明了:“这次让姓郑的骑到头来了,不能忍!必须得怼回去!”</p>
对于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的这些个破事儿,崇祯皇帝根本不怎么在意,颇有些任由两支舰队斗争的意思。</p>
自古以来的军队不是这德性么,哪怕是到了后世天朝,种花家的军队还互相看着不顺眼呢——谁都认为自己的拳头大,竞争是这么产生的。</p>
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是这种情况。</p>
不过这种竞争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是好事儿,而崇祯皇帝有绝对的信心,在自己没有挂掉以前,随便这些家伙怎么作妖也作不出大问题来。</p>
但是现在的崇祯皇帝显然没有心情理会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互相较劲的问题,以后还有北海舰队和西海舰队外加新明岛舰队,关注这几大舰队撕逼的话,自己也不用干别的了。</p>
现在有这两支舰队更让自己操心的问题。</p>
因为在正月里南京城地震之后,七月份云南也跟着震了一波,接着在快到年底之时,四川不甘寂寞的也跟着震。</p>
关键是地震没问题,卫所士卒们拉出去救灾还是可以的,朝廷又不缺银子,赈济百姓也及时。</p>
但是四川的地震他跟别的地方不一样——连续震,根本没有停的意思,今天大震明天小震,搞的整个四川地区鸡飞狗跳。</p>
原本怼那些西夷蛮子们正爽的崇祯皇帝心情很不爽,干脆在免了四川地区的民赋之后又把一大批既贪又不办事的官员们拉出来剥皮实草顺带抄家。</p>
而这些官员除了大部分是四川的,还有任丘、清苑、涞水、迁安、大城、定兴、通州等地的官员。</p>
一时之间刑部天牢人满人患,远在京城的温体仁和吏部尚书房壮丽干脆书请罪。</p>
实在是崇祯皇帝的话太吓人了:“近畿尚且如此,远地可知。命部院申饬。”</p>
实在是这吏治太操蛋了,不管怎么杀,总不缺当官的人,也更不缺这些喜欢贪钱的官。</p>
像是通州这个素有“天子外仓”之称的重镇一般,现任知州大人一开始的时候看着前一任的稻草人心里很害怕,连堂都不太愿意。</p>
但是看着看着他不怕了,然后手也慢慢的伸了出来——十年寒窗为了什么?自己到了通州知州这个位置,基本已经没有再进一步的可能性了,那还不好好为自己考虑?</p>
所以赶这一次崇祯皇帝发彪,现任的知州大人也变成了前任,和前前任的知州大人一起挂在了大堂做稻草人,警示后来者。</p>
当然,像是后世的穿越者培训基地总有些日更万字的触手怪也总有些拖更欠更的咸鱼一样,大明朝的官员们其实也差不多。</p>
总有些贪起来心里没个逼数的混账东西,也总有些官员很贴心,知道皇帝在想些什么,或者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p>
北京工科给事傅元初觉得隆庆开关开的不彻底,连崇祯皇帝玩起来的那些个市舶司也不彻底。</p>
不管是隆庆开关还是市舶司,总是属于官方行为,对于民间虽然已经放开了很大一部分可是还不够,应该再大力一点。</p>
如应该彻底开放福建的海禁。</p>
如果不是怕步子太大会扯到蛋,傅元初甚至于想建议崇祯皇帝干脆把福建和浙江外加山东等地的海禁一起放开算了。</p>
傅元初的理由很简单,现在开放海禁对于大明是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连威胁都没有。</p>
最初威胁到东南沿海的倭寇现在忙着玩闭关锁国,不用考虑。</p>
能够威胁到登莱地区的螨清更是跑到了没有海的奴尔干都司,不用考虑。</p>
原本海的小琉球和朝鲜现在内附成了大明自己的地盘,整个沿海地区是大明的洗澡盘。</p>
而目前唯一能够威胁到沿海的,只有大琉球面的荷南佛朗机蛮子。</p>
但是这些蛮子们能在东海舰队的手下撑几天还真不太好说,搞不好哪天会传来荷南佛朗机蛮子们被宰杀干净的捷报。</p>
好处多而没有威胁,这种情况下再搞禁海有点儿太扯犊子了。</p>
对于知情识趣的傅元初提出来开放福建海禁的提议,崇祯皇帝自然是大为心动。</p>
一直反对开海的东林党已经凉了,喜欢搞武力抗税便顺反对开海的复社也凉了,现在福建仅有的几个海关眼看着有些不太够用了。</p>
倒不如多开放一些?</p>
然后崇祯皇帝把这个问题扔到了朝堂面——南京的朝堂。</p>
因为崇祯皇帝之前吹过牛逼说要在南直隶等着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的捷报,所以崇祯皇帝根本没有回京,而是留在了南京。</p>
现在看看南京内阁和八部的大佬们是怎么想的。</p>
南京的大佬们显然对于京城工科给事傅元初的提案很头疼——当初用来反对开海的理由都被解决了,已经找不到再反对开海的理由。</p>
但是,这些理由都是拿出来给皇帝看的,而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反对开海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p>
姓傅的自然是无所谓的,远在京城的这家伙在南边没什么关系,海的好处自然也是捞不到多少,开海禁海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半点儿影响,反而会在陛下那里落下个好印象。</p>
但是大家伙儿的身后呢?哪家没有海的生意?哪个背后的情况不是盘根错节?</p>
真开了海,大家伙儿还能像现在一样吃的满嘴流油,连贪污这种事儿都不用干?</p>
没错,是这么搞笑,南京有路子的诸位大佬们现在基本没有几个会贪银子的,反正都不缺银子,没必要把自己弄成稻草人。</p>
贪的都是下面那些没有路子的小官员,死的也是他们。</p>
但是问题也出在这儿了。</p>
大佬们有路子自然不用贪,但是大都不想开海,反而希望继续保持海禁,最好海禁再严格一些更好了。</p>
下面没有路子的官员们却有些破罐子破摔的意思。</p>
反正都捞不到好处,算是捞到的,也是面大佬们手指缝里流出来的那仨瓜俩枣儿的,根本吃不饱,对于是不是开放海禁自然也无所谓了。</p>
所以首先跳出来响应开海的是南京各科的给事以及更小的一些官员们,内阁和诸部的大佬们大多是一言不发,仿佛是泥菩萨一般。</p>
在大量的低品官员们跳出来响应之后,终于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p>
御史。</p>
御史商周时为史官,自从秦朝兼掌监察之后,御史们开始活跃在原堂口的政治舞台——品级不高,但是逮谁都能喷,牛逼的连皇帝都喷,甚至于逼得皇帝认错。</p>
大明南京的御史们自然也是一样,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家伙们也是低品级官员唯一能吃饱的存在——当然不是靠俸禄。</p>
而高居在龙椅之的崇祯皇帝在把傅元初的奏章扔出去让朝臣们讨论之后,眯起了眼睛看戏。</p>
争,必须得争,小的跟大的不是一条心这才是最完美的情况,要是整个南京城里下一心,自己还他娘的不敢带着老婆孩子在这儿待着呢。</p>
南京内阁的诸位大佬们眼见崇祯皇帝在龙椅面眯着眼睛看猴戏,心里自然也不爽。</p>
现在只是低品级的官员们在扯皮,大佬们则是要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而关键是崇祯皇帝到底会偏向于哪一边。</p>
但是一个眯着眼睛看戏的面瘫,谁能猜的出来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p>
根据崇祯皇帝过往的行事作风来看,如果要是赞成开海,那么今天根本不会让大家讨论开海的利弊,而是直接乾纲独断了。</p>
但是如果要说他不赞成开海,谁又敢打这个保票?万一是为了钓鱼呢?</p>
前面漕运总督张景泰的事儿过去可还没几年呢。</p>
等到下面的官员们争执的差不多了,崇祯皇帝才将目光投向了南京户部尚书张桂昌:“张爱卿有何看法?”</p>
张桂昌听到崇祯皇帝点名,便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开海自然是要开的。</p>
只是眼下佛朗机人未灭,即便平定了大琉球,也要防着佛朗机蛮子的水师前来报复,到时战端一起,受损伤最大的还是海百姓,此时便议及开海,未免为时过早了些。”</p>
刚才在下面的官员们争执之时,张桂昌打定了主意,先拖着,能拖多久是多久,好歹先过去眼前这一关。</p>
至于以后要不要开,那不还得看佛朗机蛮子们么?只要佛朗机一日不平,这海不是那么好开的。</p>
张桂昌的话一出,给其他的大佬们也提供了思路。</p>
没毛病啊,皇帝陛下命人屠尽了澳门的佛朗机蛮子,又要屠尽大琉球的荷南佛朗机蛮子,人家会不会来报复?</p>
只要来了,到时候得发生海战,那海的那些个商船渔民不倒霉了?</p>
你崇祯皇帝既然号称爱民如子,那总不能眼看着百姓们因为佛朗机蛮子们的报复而出现伤亡吧?</p>
所以开海,大家是赞同的,但是这事儿得从长计议,起码得确定了佛朗机蛮子们不会前来报复的时候才能开放。</p>
否则的话,为了百姓们的安全,还是算了吧。</p>
其他的几部大佬和内阁大佬们自然也是纷纷响应张桂昌的说法,反正是赞成,但是得缓行。</p>
然后崇祯皇帝把目光投向了南京军府的扛把子徐弘基:“徐爱卿有何看法?”</p>
徐弘基没想到崇祯皇帝会把火烧到自己身来,开海这种明显是朝堂的事儿,关军方什么屁事儿?</p>
而且从本心来说,徐弘基也是反对开海的——朝堂面的这些个渣渣,他们在海才能吃多少,徐家随着大明二百多年的时间又能吃多少?</p>
但是本心是一回事儿,海吃的再多是一回事儿,徐家能不能存在又是另一回事儿。</p>
很明显,自己敢不赞成开海,肯定会被崇祯皇帝给记恨——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么?崇祯皇帝可是因为开海这事儿试探过好几回了。</p>
而被崇祯皇帝给记恨的,又有哪个落了好下场了?黄立极还是黄台吉?</p>
反正一个被做成了稻草人,另一个被气的呕血坠马而亡。</p>
想了想,徐弘基干脆弃了本心而从心奏道:“启奏陛下,臣赞成开海。</p>
只是福建之地海禁原本不甚严格,再于福建行开海之事,意义不大,倒不如于广东择试行之。”</p>
想了想,为了安全起见,徐弘基又接着道:“臣请加强福建、广东之地海防,以防佛朗机蛮子们前来生事。”</p>
PS:再献祭一本书,《重生络大佬》</content></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