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城平静的氛围依旧挡不住朝廷向南物资的转运,蒙尧对于这件事只能忍着。来到太平城一月有余,几次上检无人支持。直到几日前朝会工部一位侍郎亲自带人赶赴南镜,兵部一份份公文下达南镜边军。尤其是吏部周英祥焦头烂额,兵工厂的人员的派遣官职定位以及主事人的待定。每一件事都是国之根本,最让人担忧之处在与至今皇帝陛下还未有确实的旨意。
一众武将蠢蠢欲动,取缔蒙氏兵器制造权再他们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身为武将没有战争便没有功勋,文臣对于南镜兵工厂的建立依旧有反对的声音。奈何皇帝只做事不开口,半月以来兵工厂事宜有条有序的进行。
刘知幸在家休息半个多月,好似将这件事抛到脑后。怎么也有想到今日朝会被宣进宫,身穿从五品武将官服第一次以臣子身份上朝。随着父亲入宫心中不免有些紧张,一个人守在殿外到像是一名宫中侍卫。
满朝文武没有皇帝召见,大朝会从五品还没有进殿的资格。听着魏公公喊声,一个人跪下跟随文武百官山呼。殿内百官几乎没有四品一下的官员,甚至从四品的实权臣子也没有资格入殿。
只当刘知幸抬头是发现一位身穿锦衣的蒙辛乔也在殿外跪拜,这倒是让刘知幸觉得意外。起身时发现蒙辛乔再看着自己,刘知幸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有傻笑。私自建立铁匠铺虽然皇帝的意思,毕竟是自己所做。对于蒙辛乔虽然没有好感,至少也没有坏到那里去。到是对蒙辛明极为憎恨,太平四公子几乎是踩着蒙辛明的肩膀走上去。
两人在殿外站着,听不到殿内众大臣议事。远远看着工部户部两位尚书交锋激烈,刘知幸也是第一次见到两个大男人像市井泼妇吵架互不相让。觉得甚是有趣,心里打着算盘。如果把两位尚书大人放到王婆婆哪里,不知道能不能吵的过。没有离开太平城之前,与林忠最喜欢到西市看王婆婆吵架。只要张口有着一副舌战犬儒的风采,一人骂的几位妇人哑口无言。
秋后的烈日一点都没有减弱,清晨的凉爽走的极快。常年在军中的刘知幸汗水滴答,同站的蒙辛乔后背被汗水印湿。满头汗水顺着脸颊滴答在衣袍,刘知幸首先开口道:“蒙兄上朝真不是人干的事。”
两个时辰的站立蒙辛乔已经觉得双腿在打抖,朝中最年轻也有四十多岁的父辈人人站立平稳一点都没有不耐烦的样子。看了一眼刘知幸轻轻点头,只是刘知幸的声音不大却是招来守着殿门太监奇怪的眼神。向着两位公子轻轻说道:“刘校尉请慎言。”
刘知幸只是一笑不在说话,蒙辛乔看着刘知幸一副不在意的模样。心想胆子够大,当着满朝文武说上朝不是人干的,何况金銮坐上的皇帝还在。真是胆大妄为,若是声音大点不知道是什么反应。
忽然听到魏公公的声音喊道:“宣昭武校尉刘知幸,湖平世子蒙辛乔觐见。”
平静的朝堂纷纷回头瞧着两位少年走进殿堂,皇帝正襟危坐想看看亲自提拔起来的少年将军。整个大梁在军中也唯有林忠一人入五品边军武将。短短一年的时间从七品武将成为大梁最年轻的宁远将军,执掌万人。
刘知幸从军不到三年,如今也不过十九岁已经是从五品的校尉。尤其是皇帝钦赐十三营,所有武将可以说是最得眷顾。此时身穿官服走入大殿,身姿飒爽风度翩翩。身上的那股痞气毫不掩饰,一点都不像一位执掌一军的主将。从五品的官服着身得体,可是在刘知幸身上好似变了风气。
皇帝突然说道:“朕的小将军身体可好。”好记得刘知幸入宫脸色惨白,如果不是强撑着一口气,那时怕是晕倒在皇宫。
刘知幸上前双手作辑说道:“微臣身体已经无碍,谢陛下关怀。”
皇帝像是对侄子的询问,让文武众臣不由得对刘知幸重看了一眼。已经多少年了,皇帝没有对一位臣子如此关怀。向着刘知幸轻轻点头之后看了一眼蒙辛乔,让两人在前听朝议。
此时参与到南镜的所有的大臣神情紧绷,这已经表明在今日皇帝要决策出南镜兵工厂的最后决定。蒙尧看着儿子靠近,没有说什么。知道这一月的奔袭徒劳无功,失去整个南镜军械的制造权已经无可挽回。皇帝对蒙家做出的补偿,不会是任何一个产业。如今的湖平蒙氏掌握两州之地,自从担任青州刺史以来,几乎半个青州已经在蒙氏手中。
刘知幸站到自己父亲身边,刘策看待儿子的眼神柔和了许多。大梁史上很少有父子同朝议事,上吃出现这种盛举还是先帝时期。周文位居太子太傅翰林院大学士,三十多岁的周英祥已经是户部侍中四品官员。
今日蒙辛乔虽在却是没有官身,算不得父子同朝。刘知幸虽然只是从五品武将,官职在身何尝不是二十年前父子同朝之象。只是身边站着从小胡闹的小儿子有些心酸,一直认为刘家父子同朝很快会出现。直到刘知命从太平防备军掉入皇宫之后,刘家也断了这个盛誉。
皇帝说道:“众爱卿南镜之事已有两月之久,今日畅所欲言。”
一位四十多为的武将走出,说道:“微臣有奏。”
“淮安候对南镜兵工厂有何见解。”
男子说道:“南楚这几年从从欲动,只说最近几年新帝登基几次犯我边疆。南镜以长风军为主的三十万边军,每年兵器调拨便是一大难事。湖平虽有兵工厂,三十万边军每年器械消耗极大远远不足。每年从京分布到南镜的辎重便是一大难事,若有一座足够支持三十万大军的兵工厂,定是对南楚一大震慑。一将士们手中有刀训练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第二兵工厂建立无形中为边军形成一道人心上的防线。”
正要说第三一位文臣走出说道:“淮安候所言不差,大梁建国以来从未有过边疆建立兵工厂的先例。南镜三十万大军若有足够的军械,一旦主帅有异心,那时候可不是动摇国本那么简单。”
兴致勃勃的一种武将瞬间被打落到低谷,造反一直以来都是大忌。南镜三十万大军,尤其有着大梁第一军的长风军一旦主帅叛乱后果不堪设想。尤其一座兵工厂更加可怕,那将是源源不断的军械。
听到这里皇帝眼神突然变化,一直没有决策直至今日才决策。就是怕群臣以边军主帅造反说事,身为帝王如何不知道一支强大的军队加上一座兵工厂何等可怕。古往今来武将造反比比皆是,每一次战乱换来的只有动摇国本,甚至一个王朝的更替。只是兵工厂不设,蒙家一直把握南镜军械,再者向南用兵没有足够的辎重,三十万大军如何长驱直入。
顿时才平静下来的朝堂分成数个党派吵了起来,武将以淮安候为首支持南镜设兵工厂,另一波文臣抵制。属于中间一波到是不反对也不支持,南镜需要建设兵工厂,却不能大。所有的军械依旧需要朝廷拨放,工部大臣为首建议皇帝始终没有说话。
眼看着还算平和的工部大臣也大吵起来,最难堪的还是户部。尤其是户部尚书黑着脸,现如今难找皇帝的意思拨出一百万两初步建设兵工厂。一旦陛下否定这个黑锅除了自己还能是谁,若是建造足够供养三十万人的兵工厂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刘知幸自认为乖巧的站在父亲身侧,这次也算是有事不然如何能站在前排。亲耳听到这激烈的争吵,觉得西市的王婆婆碰上这群人未必是敌手。看看淮安候口水飞溅,隔着老远都能问道那股臭味。文臣嘴上的功夫真不是吹得,一套套大道理说的武将哑口无言。奈何武将就是一个赖字贯穿到底,刘知幸觉得如果是自己现在已经一败再败。到是学到一个真理,既然说不过,赖也是一门学问。
蒙辛乔站在父亲身边闭着眼,对于这种情况早已经习以为常。蒙氏家族之大,每次家族会议何尝不是如此。如今在意的还是今日上朝所谓何事,父亲是青州刺史更是湖平蒙氏家主。远远看着刘策好像一点都不在意南镜之事,居然在朝堂之上教训儿子。上一刻刘知幸差一点笑出声,教训的声音不大只是屁股上踹了一脚。
蒙尧知道今天就算是湖平兵工厂全部关门或者上交朝廷,以后南镜军械再与蒙氏无关。如今关注的只有皇帝如何处理这件事,对蒙氏做出多少补偿。许久之后已然过了午时,从早上到现在还未进食的众臣好似一点都不在意。刘知幸觉得肚子咕咕叫,刘策投来异样的眼神,只好乖乖站着。
在皇帝的示意下魏公公喊道:“肃静。”众臣纷纷安静。
皇帝说道:“丞相有何谏言。”
文官之首首辅王安走出说道:“南镜兵工厂乃是国之重器,南楚新帝登基两年以来大举向被投入重兵。一共发生两次战事,大司马举兵南下已经可确定南楚加大军事动作,大战结束不到半年时间举兵来犯可看出南楚新帝根基未稳急需要一场大胜稳定帝位。连番两次失利之后南楚谈不上元气大伤,边境上小打小闹也是在试探大梁的根基。微臣看来南镜兵工厂须建,不得大,可多。”
皇帝轻轻点头,王安接着说道:“具体事宜工部吴侍郎已经你好奏折。”
在所有人诧异的眼神中吴侍郎取出奏折被魏公公取走,不止满朝文武甚至工部尚书一脸尴尬的模样。如此大事身为工部尚书竟然不知,户部走出居然是右侍郎赵瑜,两部尚书竟然无一知晓。还好吏部尚书取出奏折递给魏公公,众多大臣不由得重看了一眼出生并不是很好的两位侍郎。好似下一任尚书便是这两人,太子齐王也很奇怪的看着两位侍郎。
皇帝走马观花将三本奏折观览轻轻点头说道:“不错,吴卿南镜兵工厂交由你全权负责。”
留着小胡子也不过事实出头的吴侍郎走出作辑道:“臣遵旨。”
“需要多少钱赵卿负责筹措,官员调派就有劳周卿了。”
没有人知道三本奏折上的内容,如此以来齐王脸色十分难堪。南镜兵工厂一直盯着,甚至官员建设之地已经拟出正是在工部户部两位尚书手中。太子到是毫不在意,好似如此大事不存在一般。
皇帝说道:“重卿还有何事要奏?”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