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不管是信还是不信,都只有依靠吕布和郭嘉,别无选择,郭嘉叫他们来大殿,就是想让他们知道,从现在开始,他郭嘉和吕布就是执政者,谁要是不听,杀无赦。
郭嘉递了个眼色给皇帝刘协,皇帝很知趣,拾起御桌上早已拟好并且盖上玉玺的的圣旨,宣布道:“吕布、郭嘉斩杀董贼有功,朕甚感欣慰,封吕布为大将军,统管全天下军马封郭嘉为太尉,统筹尚书省以及九卿之政务”
刘协说得麻木,没有一滴眼泪,这么大的官位随便出口,也没有不舍,反正,天下已经早已不是他的,谁执政关他什么事,只要执政者还给他面子,让他居住在皇宫,享受锦衣玉食、享受后宫妃嫔他就足够,等数年之后回到二十一世纪,他一定会写上一本后宫秘史出来,艳惊四座。
这个追求不高吧?求支持啊!刘协想对发布布告,向天下人宣誓,但,他知道,就是因为皇帝在某些底层百姓的心中还有权威,在朝堂之上还未完全撕破脸皮,这些执政者还准备拿他出来当枪使,他才能安然无恙,继续待在宫中。如果他身上神秘的皇帝光环退掉,恐怕这些权臣早就手起刀落,把他斩杀,皇宫与后宫就是这些权臣居住的地方了。
董卓违背了这个游戏规则,进入后宫大肆**,就激起了全天下的反对,太后还进行了一次裤裆下的政变,因为吕布那里出来意外,政变意外失败,不是的话,就凭**后宫董卓就会丧命。
既然权臣们会遵守游戏规则,皇帝也应当遵守,不遵守规则的、不规矩的、受太后控制的皇帝汉少帝刘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吕布和郭嘉只是弯腰接受封赏,并没有跪下,也没有大呼万岁。
吕布扔下董卓的头颅,这颗带着凝固已久的鲜血的头颅沿着御座前的台阶滚下,滚到百官之中。
吕布说道:“如今皇上有旨,天下兵马交由我管,为表你等忠心,在场的每位大人请抽出你们府兵、家丁的三分之一给朝廷,听后朝廷的调遣。此举是为了守卫长安城,让朝廷和大家过得安稳些。众位大人可有意见?”
吕布的口气就是不容商量,谁还敢说半个不字。吕布的兵力不足,这样一来,很可能会筹集到一万人马,这一万人马上阵杀敌不行,作为后勤兵,运送点粮草兵器之类的也好。
长安守军四万,再加上这一万的后勤兵,如果李榷郭汜张绣三人联合进攻,吕布是万难守住长安的。所以,现在最紧急的事就是如何守住长安,但靠大殿之中的百官是不行了,他们手无缚鸡之力,虽然读了万卷书,但都是些儒、道之学,与上阵杀敌无用,更与奸诈虚伪的外交计策无关。
郭嘉虽然可以想办法离间各位在外将领的关系,逐一收复他们,统一关中,但,如此做法,关中陷入统一,吕布执掌关中,和董卓无异,就算吕布比董卓傻,其兵力始终在那里,实力也弱不了多少。
所以,郭嘉的心里想的是,就要让关中陷于分裂,要分裂,就要让最有可能统一的吕布得不到统一的机会。
虽然郭嘉现在俨然是吕布帐下的第一谋士,而且吕布对他言听计从,比在曹操阵营中有权利,但郭嘉知道就算一心辅助吕布,吕布也不可能成就大事,所以干脆放弃他,一心依照曹操与他制定的计划行事。
这就是外放间谍的问题,稍不注意,间谍就会被眼前的利益动心,背叛原来的主子。郭嘉会不会背叛,曹操成竹在胸,穿越者吕布那副吃喝玩乐的性格,比历史上的吕布差远了,郭嘉不可能辅助他。还有西凉的那些将领,个个都是莽夫,穿越在他们身上的人都不是为了前来三国统一天下,而是来三国享受当大将军的滋味,所以,不足为虑。
曹操充分相信天下的局势,也充分相信郭嘉。
郭嘉为了使关中进行大分裂,散朝之后,便衣处理政事的大臣身份,给在外征战的张绣、贾诩写了一封信,当然落款时,不忘加上自己的最高官位,三公之一的太尉。
信中说道,朝廷已经诛杀董卓,如今有逆臣想拥兵自立,特派张绣、贾诩领兵去武关,杀掉徐荣,为朝廷除去一害,到时候,是攻取南阳还是镇守武关,就请他俩自便。
信中的内容不多,但每一点都有斟酌的地方,比如逆臣拥兵自立,就暗示长安城以外吕布的军令会大打折扣,既然其他人都不听命令,那他张绣、贾诩也可以不听。
之所以派贾诩随张绣出兵汉中,是因为汉中的张鲁搞什么五斗米教,董卓深怕张绣一武将被张鲁迷惑,所以就派了贾诩以参军之职做副手。所以,郭嘉的书信是写给他们俩的,只有两人的意见相同,才能成功。
事实上,面对此时的局势,张绣更多会听贾诩这位足智多谋的参军的意见。
郭嘉信中叫他们去武关杀掉徐荣,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现在张绣、贾诩在汉中立足未稳,张鲁和他们对峙已久,不分胜负,如今长安易主,粮草、军械肯定补充不足,继续在汉中肯定呆不下去,看来,郭嘉是给他们寻了一条活路。或许,郭嘉为了报答初到洛阳时,贾诩为他引荐的恩情。贾诩不知道,郭嘉的这个做法是为了搞分裂,只有张绣、贾诩的力量足够自立和震慑关中,再加上吕布,才能形成稳固的分裂局面。
特别是郭嘉信中可以自主攻取南阳一言,分明就是让张绣、贾诩自立,都已经给他们划定了势力范围,南阳、武关一线。
贾诩细细揣摩书信的深意,也明白了个**不离十。当然,他没有给张绣说完书信里深藏的含义,因为此时局势还不明朗,这么早说出来,张绣肯定难以接受,又或者是野心膨胀导致全军覆没。
贾诩说道:“张将军,既然长安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我想接下来的粮草补给必定会停止,不如就按此信所说,攻取武关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