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先自从松山,再从杏山,几乎独身一个人逃回宁远,所部的人马损失殆尽,他也在所不惜了。朝廷对他仍然给予信任和重用,他被提升提督之后,授权宁远辽兵和援兵都听他调遣。
对吴三桂来说,眼前最重要的是,搜集散亡,招募兵勇,重新集结兵力。至崇祯十五年初,吴三桂练兵已经达一万人,加上其他各镇新练的士兵,约是二万五千人之多。
崇祯把松山败后解锦州、松山、塔山之围的重任完全托付给吴三桂了,命令他奇正互用,马步各驱,励必死之心,奋无前之气,誓师进剿,击惰捣虚,务期一鼓解围。显见吴三桂这时已经成为明在关外的唯一的依靠了,而他依靠这支重新组织起来的军队,继续地坚守着宁远。
吴三桂自知犯有逃亡之罪,也许是出于赎罪的想法,他在松山战后的第二年,松山刚破,便与另一个逃将白广恩等率领四千兵,试图组织一次的进攻。他们进至塔山扎营,塔山已经处在清军的围困之中,吴三桂下令以一半兵力到高桥,与清兵遭遇,但不战而退。吴三桂此次军事行动,大抵是试探清军的虚实,并非是寻找清兵展开战斗。
过了四天,祖大寿在完全绝望的情况之下,愿献城投降。他向包围锦州的清将诸王许下诺言:“我若归顺,宁远也可以得到。”诸王准许他投降。
于是锦州经过一年的围困,终于不战而克。锦州一破,诸王议取宁远之策,当乘祖大寿的妻子尚未搬回,总兵吴三桂尚未交替之时,亟当前往。他们认为,吴三桂犯有逃亡之罪,肯定要被朝廷撤换,当乘他尚未撤换之时,利用祖大寿在宁远与他的关系,一举夺取宁远。
但是吴三桂并不想投降,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罗睿郡王多尔衮他们曾经派人到宁远,想与祖大寿的儿子取得联络。守城官员知道祖大寿已经投降,不许入城。派去的人被拒之城外,对城上喊话,城上守官没听几句,就不予理睬,这项取宁远计划于是终告落空。
松山、锦州相继攻取,杏山、塔山日夕可破,清太宗和他的诸王、大臣便把注意力转向宁远。此城距离锦州仅两百里,骑兵瞬间可到,宁远原先有锦州及松山诸城作为屏障,明兵进退自如。而此时,宁远已直接暴露在强大的清兵面前,驻守此城的明朝官兵已经失去了安全感。明朝谋臣、统帅最担心的是,清兵随时可以直驱城下,以包围锦州的战术来包围宁远。
清朝内部确实有人主张乘清兵大胜之时,迅速攻取宁远。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理事官马国柱、雷兴等汉官向清太宗建议说:“今锦州既然攻下,宁远陷入惊骇,山海关溃乱,燕京震动,明军总兵吴三桂以松州、锦州失守的原因,既踏可杀之罪,今天祖大寿归顺,吴三桂自然不能安心,又必有脱死之术。祖大寿的妻子小孩还在宁远,已经心切来归。”
尽管清朝中有此主张,明朝所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因为清太宗还不打算乘胜加兵于宁远,他以为处于惊慌失措中的宁远明军官兵无力抗拒清兵的攻击。他在处理锦州明军官兵及家属的时候,特别强调,凡在锦州的原属宁远等处的官员,一律留养保全,不得伤害。
看来他要用招抚的政策,不动干戈地得到宁远,同时清太宗又派遣八旗兵屯驻于宁远以西的大路,保持对吴三桂的军事压力。
时间一天天过去,已经到了四月,仍然看不出吴三桂投降的任何迹象。汉官张存仁再次进取宁远之策,这次他不主张进兵宁远,提出对宁远采取和平攻势,阐明政策,招之来归。
他说:“皇上宜颁敕谕于宁远城中镇将等官,宣明松州、锦州岂有生杀之理,顺逆之端,以诛留分别。吴三桂并非奇才良将,有能不摇动他的心志吗?”
他想起当年镇守大凌河城时,屡次读到清太宗的招降信,促使守城的将官包括他本人无不动念,最后献城投降。他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经验,特别提醒清太宗当乘现在宁远正在仓皇无措的时候,速给宁远吴三桂等人写信劝降:“仗我皇上之福,一纸赐书,胜于加兵数万,人心动摇,势如破竹,皇上乘机运策,因时速成。”
清太宗接受了张存仁的建议,立即以他的名义,分别给宁远吴三桂诸将及被围的塔山、杏山官兵写信招降。特派刑部启心郎额尔格图赶往前线,将他的信件交围城的诸王贝勒,由他们传送到各处。
以清太宗为首,动员这么多人给吴三桂写信,确实构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攻势。他们的信,都写得很实际,都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其利害,娓娓道来,不禁令人感动。
吴三桂读到这些如雪片飞来的信,该作如何感想呢?恐怕不会是无动于衷吧,写信的这些人,除清太宗外,都是他的好友,因而最了解他,也能洞察他的思想活动,尤其是能体谅他此时的处境,他们的话,不能不引起他思想的起伏。首先吴三桂的处境是他三十年来最困难的时刻,他真的陷入孤立和最危险的旋涡之中,他正处在十字路口,需要作出抉择。
他们警告吴三桂,崇祯不会宽恕他临阵逃跑的罪过的,吴三桂在军事上已经遭到惨重的损失,现在固守宁远,势单力孤,如果清兵一旦兵临城下,明朝无力援救,那时或是被迫降,或是为明尽节而死,除此两途别无其他。
正如清太宗所明告的,归降早功最大,与迫于形势而归的松锦诸将官则待之完全不同。所有这些,吴三桂比谁都更清楚自己的目前处境,他从自己的好友在对方已得到的优待,当然不会怀疑他们提出归降条件的诚意。清太宗向他发出归降的呼吁,的确选择了一个恰当的时机,殷切之意,不可说是不诚,替他剖析事理,不可说是不深,提出优待条件,不可说是不厚。总之这一切,都无可挑剔,具有很大的惑诱力。
然而吴三桂对此毫无反应,这些信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一点回响,这多少使人感到有点意外。吴三桂的至交都满以为有把握的事,却没有出现,这不能不让他们失望。
转眼之间,夏去秋尽,已经是崇德七年十月的初冬季节,清太宗和吴三桂的好友的招降仍然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吴三桂继续保持沉默,不置一答。这时清太宗以他的哥哥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又组织了一次对关内的远征。与此同时,他仍然不放弃对吴三桂的争取,再次给吴三桂发出了劝降信。
清太宗这封信写得简短明确,实则是催促吴三桂尽速作出回答,他又命令总兵官祖大寿致书吴三桂,希望以吴三桂最依重和最信任的祖大寿来打动他。祖大寿立即写信,并附上他自己常佩带的小刀一口,作为信物,来取信于吴三桂。
清太宗与祖大寿的信,送去宁远,又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不久,吴三桂以实际行动做了回答,这就是继续与清军对抗。明军宁远总兵吴三桂率领马步兵出战,清兵将他的骑兵击败,获马七十二匹、甲三十七副、弓三十九张及其他少量军用物品,由此看来,吴三桂仍无降意。
祖大寿深感于清太宗的厚待,特上进取之策,他提出宜先取关外五城宁远、沙后所、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最为上策。他认为明军已经虚弱,燕京震动,关外惊惶,何况吴三桂总兵罪重忧深,文武官属,心皆恐怖。罔知所措。应乘此时,或收抚或征讨。
祖大寿这一个建议的意思,还是着眼收降吴三桂。他在锦州投降时,曾许下说降吴三桂的诺言,至今未见实效,因此他要清太宗出兵先吴攻三桂家所在的中后所城,逼迫三桂自动投清。但这一建议未能实施,而清太宗在半年后去世了。
就在祖大寿提出这一建议后的第八天,突然接到吴三桂派一名叫索内的蒙古人给他送来的一封信。吴三桂终于回信了,总算给了祖大寿一点面子,祖大寿立即将信呈交给清太宗御览。
这就是说吴三桂已经有降意,但尚未下定决心,还在考虑之中,吴三桂选择这个时机给祖大寿写信,确实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此时距离明亡仅一年多,明朝已经处在亡国的前夕。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正在蓬勃发展,矛头所向,确指北京无疑。
关外清兵正向山海关、进而向北京逼近,关内外这两大军事力量,不管他们的各自利益是多么的不同,而在实际上却形成了对北京的夹击之势。明朝如一个垂危的病人,已经失去任何自卫的能力,等待它的只有灭亡,凡有识之士已看出明亡仅是时间问题。
以吴三桂的聪明,他不会看不出这一个险恶的形势。在一年前,他拒不答复多方劝降信,表明他对明朝尚未丧失信心,而现在回复信,至少反映他的信心开始动摇。他对降清一事犹豫未决,虽然流露出一点降意,不过是为将来降清留下根据,把进退选择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至少在眼前,他还不打算归降,或者进一步说,他根本就没有降清的想法。他不直接写信给清太宗,对这位渴望招抚的皇帝一番好意不置一词,就已经清楚地说明他不想尊奉或不承认他是皇帝,只从关系上来答复祖大寿的劝说。他也明知此信一定会落在清太宗手中,因此以委婉的口气透露自己左右为难的想法,明处是求得他们的理解,而实际是婉言谢绝劝降。
清太宗在给他的覆信中,又不厌其烦地阐述形势,力劝尽早来归,吴三桂不予理睬。此后直至顺治即位,还不断地招抚,也没有使他改变主意,甚至他一度决定投降农民军,而不投清朝。吴三桂确实与他人不同,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就没有降清的思想。
..
↓认准以下网址其他均为仿冒↓
(.. = < r='://..'>妙书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