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死贱男

642话:大清摄政王 2

不死贱男 雲中龍 6228 2024-01-30 11:28

  洪承畴说:“秦晋之间一条黄河,流贼踏冰渡河,竟未遇到阻拦,足见山西十分空虚且无兵防守。流贼过河之后,第一步是攻占平阳,平阳瓦解,太原必难坚守,破了太原之后,山西全省人心瓦解,流贼就可以长驱东进,所以臣估计大约三月中旬即可到北京城下。”

  范文程问:“太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流贼如何能轻易攻破?”

  洪承畴:“山西全省空虚,太原虽然是省会,却无重兵防守。况且巡抚蔡茂德是个文人,素不知用兵,手无缚鸡之力。臣敢断言,太原必不能守;蔡茂德如想要为忠臣,唯有城破后自尽而已,别无良策。”

  多尔衮又问:“你说李自成到北京的人马只有……”

  “十万,顶多二十万。”

  郑亲王插了一句:“老洪啊,南边的事你是最清楚的。要是你把流贼到北京的兵力估计错了,估计少了,我们在战场上是会吃亏的。”

  “臣估计,假若流贼以三十万人渡河入晋,实际可战之兵不会超过二十五万。入晋以后,凡是重要地方,必须留兵驻守,镇压变乱。平阳为晋中重镇,绾毂南北,必须留兵驻守。上党一带背靠太行山,东连河内,在全晋居高临下,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失上党则全晋动摇,且断入豫之路,所以李贼必将派重兵前去防守。”

  “太原为三晋的省会,又是明朝晋王封地,太原及周围数县,明朝乡宦大户,到处皆是。流贼攻占太原不难,难在治理,故必须留下大将与重兵驻守。太原至北京,按通常进兵道路,应该东出固关,沿真定大道北上,进入畿辅。从太原至北京共有一千二百里,有些重要地方,必须留兵驻守。臣粗略估计,李贼到达北京城下兵力,只有十几万人,甚至不足十万之数。”

  “但是李贼破太原后向北京进犯路途,目前尚不清楚。等到流贼破了太原之后,方能知道流贼进犯北京的路途,那时更好判断流贼会有多少人马到达北京城下。”

  郑亲王问:“从太原来犯北京,出固关,破真定往北,路途最近也最顺。流贼不走这条路,难道能走别处?”

  洪承畴说:“明朝在大同、宁武、宣府等处那有大将镇守,且有重兵,都是所谓的九边重镇。如留下这些地方不管,万一这些地方的武将率领边兵捣太原之虚,不只全晋大乱,更使李自成隔断了关中之路,在北京腹背受敌。由此看来,李贼攻破太原之后,稍作休息,不一定马上就东出固关,进攻真定,直向北京。”

  “说不定逆贼会先从太原北犯,一支人马由他亲自率领,破忻州,出雁门,攻占大同,而另由一员大将率领偏师,从忻州趋宁武。大同与宁武如被攻陷,即清除了太原与三晋的后顾之忧。依臣看来,倘若李贼破太原后仍有二十万之众,他会自率十万人东出固关,经真定进犯北京。倘若他亲自率大军自太原北出忻州,攻占大同、宁武,不敢自太原分兵,即证明他的人马不多。”

  “有道理!有道理!”多尔衮在心中称赞洪承畴非同一般,随即又问道:“李贼破了大同与宁武之后,仍然回师太原,出固关走真定北犯吗?”

  “不会,那样绕道很远,而且费时日。”

  “李贼从大同如何进犯北京?绕出塞外,岂不是路程很远?”

  “其实也远不了多少,自太原向北,走忻州、代州,出雁门关,到大同,大约是七百里路。自大同走塞外入居庸关到北京,约有九百里路,从大同经宣府,直抵居庸关,并无险阻,也无重兵阻拦,可以利用骑兵长驱而进。”

  济尔哈朗说:“可是八达岭与居庸关号称天险,明军不能不守。”

  “若以常理而言,王爷所论极是,然而目前明朝亡在旦夕,变局事出非常。太原如陷贼手,必然举国震动,人心离散,有险而不能固守,流贼攻下大同与宣府之后,居庸关可能闻风瓦解,不攻自破。纵然有兵将效忠明朝,死守关门,但自古作战,地是死的,人是活的。善用兵者可以乘暇捣隙,避实就虚,攻其所不备,趋其所不守,攻北京非仅有居庸关一途。”

  “明正统十四年秋天,明英宗在土木堡兵溃,被也先所俘虏。十月间,也先乘北京空虚,朝野惊惶之际,长驱至北京城外,就避开居庸关,而是下太行山,出紫荆关,循易州大道东来,如入无人之境。此是二百年前旧事,说明居庸关并不可恃。”

  “再看近十五年来,我大清兵几次南下,威胁北京,马踏畿辅,进入冀南,横扫山东,破济南、德州,大胜而还,都是避开山海关。所以依臣愚见,倘若逆贼走塞外东来,在此非常时期,明朝上下解体,士无斗志,居庸关的守将会开门迎降,流贼也可以绕道而过。说不定流贼尚在几百里外,而劝降的使者早已经进入居庸关了。”

  济尔哈朗称赞说:“老洪,你说得好,不怪先皇帝对你十分看重,说你是我大清兵进入中原时最好的一个带路人。”

  范文程对洪承畴的这一番谈论军事的话也很佩服,接着说道:“不日我大清兵进入中原,占领北京,扫除流贼,洪学士得展经略,建立大功,名垂青史,定不负先皇帝知遇之恩。”

  听了郑亲王和范文程的称赞,洪承畴丝毫不感到高兴,反而有一股辛酸滋味涌上心头。他明白从前的皇太极和目前的多尔衮都对他十分看重,但是两年来他没有一天忘记他的故国,也没有忘记他的故君。这种心情他没有对任何人流露过,只能深深地埋在心中。

  最近他知道李自成已经在西安建号改元,正在向北京进军,心中暗暗忧愁。他十分清楚,自从杨嗣昌被排挤离开中枢,督师无功,在沙市自尽之后,崇祯周围的大臣中已经没有一个胸有韬略的人。后来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还算是小有聪明,勤于治事,可惜被崇祯杀了,崇祯左右再无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勋臣皆纨袴之辈,幕僚多昏庸之徒,纵有二三骨鲠老臣,也苦于门户纷争,主上多疑,眼见国势有危卵之急,却不能有所作为。想到这里,他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气。

  “呜呼苍天!奈何奈何!”

  近来洪承畴不但知道李自成已经率领大军自韩城附近渡河入晋,指向太原,声称将东征幽燕,攻破北京,而且知道大清朝廷上也在纷纷议论,有些人主张趁流贼到达幽燕之前,八旗兵应该迅速南下,抢先占领北京及其周围要地,以逸待劳,准备好迎击陕西流贼。看来清朝正在加紧准备,已经在征调人马,加紧操练,同时也从各地征调粮草向盛京附近运送。

  近几年大清国的八旗兵已经会使用火器,除从明军手中夺取了许多火器之外,也学会自己制造火器,甚至连红衣大炮也会造了。白天,洪承畴常常听到盛京附近有炮声传来,有时隆隆的炮声震耳,当然是操演红衣大炮。他心中明白,这是为进攻作准备。

  每日黎明,当鸡叫二遍时候,他便听见盛京城内,远近角声、海螺声、鸡啼声,成队的马蹄声,接续不断。他明白这是驻守盛京城内的上三旗开始出城操练,也断定多尔衮必有率兵南下的重大决策。

  于是他赶快披衣起床,在**兼侍仆白如玉的照料下穿好衣服,戴好貂皮便帽,登上皮靴,来到严霜铺地的小小庭院。天上有残月疏星,东南方才露出熹微晨光,他开始舞剑。

  按理说,他是科举出身,二十三岁中进士,进入仕途,逐步晋升,直至兵部尚书衔,实任蓟辽总督,为明朝功名煊赫的二品大员,但是他从少年时代起就怀有经邦济世之志,所以读书和学作八股文之外,也于闲暇时候练习骑射,又学剑术。往往在校场观操时候,他身穿二品官服,腰系玉带,斜挂宝剑,更显得大帅威严和儒将风流。

  前年二月间在慌乱中出松山堡西门突围时候,不意所骑的瘦马没有力气,猛下陡坡,连人栽倒,埋伏在附近的清兵呐喊而出。洪承畴想拔剑自刎,措手不及,成了俘虏,宝剑也被清兵抢去。他在盛京投降后过了很久,皇太极下令将这把宝剑找到,归还给他。

  在庭院中舞剑以后,天色已经明亮,身上也有点汗泾泾的。他在仆人们和白如玉的服侍下洗了脸,梳了头,然后用餐,早餐时他还在想着目前北京的危急形势,暗恨两年前兵溃松山,如今对大明的亡国只能够袖手旁观。他习惯上不能把松山兵溃的责任归罪于崇祯皇帝,而心中深恨监军御史张若麒的不懂军事,一味催战,以致遭到惨败。

  此刻,济尔哈朗、洪承畴和范文程三人又在多尔衮面前议论李自成的兵力实情,这个问题对确定清兵下一步的作战方略十分重要。洪承畴再没有插言,他所想的是北京的危急形势和朝野的恐慌情况,他想着北京的兵力十分空虚,又无粮饷,并且朝廷上尽是些无用官僚,没有一个有胆识的知兵大臣,缓急之际不能够真正为皇帝分忧。

  但是他的心事绝不能在人前流露出来,害怕英明过人的多尔衮会怪罪他不忘故君,对大清并无忠心。他想着南朝的朝野旧友,不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两年来没有人不骂他是一个背叛朝廷、背叛祖宗、背叛君父的无耻汉奸,谁也不会想到他直到今日仍然每夜魂绕神京,心系魏阙,想到这里,他的心中酸痛,几乎要发出长叹,眼珠湿了。

  多尔衮忽然叫道:“洪学士!”

  洪承畴蓦然一惊,没有机会擦去眼泪,只好抬起头来,心中说:“糟了!”

  多尔衮看见了他的脸上的忧郁神情和似乎湿润的眼睛,觉得奇怪,马上问道:“流贼将要攻破北京,你是怎样想法?”

  洪承畴迅速回答:“自古国家兴亡,既关人事,也在历数。自从臣松山被俘,来到盛京,幸蒙先皇帝待以殊恩,使罪臣顽石感化,投降圣朝,明清兴亡之理洞悉于胸。今日见流贼倾巢东犯,北京必将陷落,虽有故国将亡之悲,也只是人之常情。臣心中十分明白,流贼决不能夺取天下,不过是天使流贼为我大清平定中原扫除道路而已。”

  多尔衮含笑点头,语气温和地说道:“刚才你忽然抬起头来,我看见你面带愁容,双眼含泪,还以为心念故君,所以才问你对流贼将要攻破北京有何想法。既然你明白我大清应运龙兴,南朝历数已尽,必将亡国,就不负先皇帝待你的厚恩了。我八旗兵不日南下,剿灭流贼,勘定中原,正是你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臣定当鞠躬尽瘁,以效犬马之劳。”

  “倘若流贼攻破北京,明朝灭亡,崇祯与皇后不能逃走,身殉社稷,你一时难免伤心,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你肯帮助大清平定中原,就是大清的功臣了。”

  洪承畴听出来多尔衮的话虽然表示宽厚,但实际对他并不放心。他虽然投降清国日浅,但读书较多,问世较深,知道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不世的开国英雄,而皇太极的见识尤为宽广,可惜死得太早,不能完成他胸中的抱负。多尔衮也是满洲少有的开国英雄,他的聪明睿智过于皇太极,只是容量不及,为众人所畏惧,可以算作一代枭雄。

  其他诸王,只是战将之材,可以在多尔衮指挥下建功立业,均无过人之处。至于郑亲王济尔哈朗,虽以因缘巧合,得居辅政高位,在洪承畴的眼中是属于庸碌之辈。洪承畴对满洲皇室诸王的这些评价,只是他自己的皮里阳秋,从不流露一字。因为他对多尔衮的性格认识较深,深怕多尔衮刚才看见了他的愁容和泪痕迟早会疑心他对即将亡国的崇祯皇帝仍怀有故君之情,于是他又对多尔衮说道。

  “目前流贼已入晋境,大约三月间到北京城下,破北京并不困难。臣的老母与臣的妻妾、仆婢等三十多口都在北京居住。前年臣降顺圣朝之后,崇祯一反常态,不曾杀戮臣的家人。刚才因北京难守,想到臣老母已经七十多岁,遭此大故,生死难保,不禁心中难过。”

  多尔衮安慰说:“我现在正在思虑,我是否可以赶快亲率满、蒙、汉八旗精兵进入长城,先破北京,然后以逸待劳,在北京近郊大破流贼。近来朝臣中许多人有此议论,范学士也有此建议,倘若如此,你的老母和一家人就可以平安无事。向北京进兵的时候,你当然同范学士都在我的身边;一破北京,专派一队骑兵去保护你家住宅,不会有乱兵骚扰,何必担心。”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