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死贱男

669话:前朝末日 1

不死贱男 雲中龍 6780 2024-01-30 11:28

  太子不知道李自成将北京改称幽州,也不知道李自成言语的真假,他低头不语。李岩因为经常参与密议,所以知道李自成的这些话都是出自于真心。

  他对太子说道:“殿下不必害怕,新皇上是尧舜之主,断无杀你之心。你应当感谢不杀之恩。”

  李自成语气诚恳地接着说:“在进军幽州之前,我曾与大臣们讨论决定,倘若兵临幽州城下之日,你父皇知道天命已改,愿意禅让,我将待以殊礼,使他继续享受人间尊荣,悠游岁月,对官眷也一体保护。我还在御前会议上对文武大臣们宣布,我大顺军进城之日,倘若崇祯帝已经自尽殉国,找到了太子和永、定二王,不许杀害也不许虐待。”

  “我要对太子待以杞、宋之礼,封以大国。说明白吧,周成王封微子为宋公,我将封你为宋王。至于你的两个弟弟,比你封爵降一级,一封永国公,一封定国公。此事我早已决定,只等我举行登基大典之后,就对你降敕封王,颁赐铁券,世袭罔替,与国同寿。”

  吴汝义轻轻推了一下太子:“赶快跪下,向大顺皇上叩头谢恩!”

  李岩也不无感动地说:“此是三代以下未有之仁,殿下赶快谢恩!”

  太子仍然倔强不动,也不说谢恩二字。他的两个弟弟见他是如此态度,也照样学他。李岩担心太子和二王的倔强会惹怒大顺皇帝,目视太子;在窗外窃听的宫女们更担心本来可以不死的太子和二王会惹出杀身之祸,暗中焦急。吴汝义又一次催促太子谢恩,但太子依然不动。李自成看见倔强的太子的眼眶中充满热泪,只是忍耐着不让眼泪流出来。

  他对吴汝义侧然说道:“算了,不必勉强他对我谢恩。他的国家已亡,母后自尽殉国,父皇不知下落,应该是心中悲痛,也应该怀恨于我,要他跪下去叩头谢恩他当然不肯。我今日得了天下,何计较这些小节。”

  李岩虽然从六年前就率众起义,投奔闯王,同明朝决裂,但他毕竟是明朝兵部尚书李精白的儿子,曾经中天启朝的举人,在对待太子和永、定二王的问题上,他的感情比较吴汝义复杂,所以没等李自成将话说完,赶快跪下说道:“陛下对前朝如此仁慈,三代以后实属难见。四海之内,前朝臣民必将听闻后而感动。”

  李自成点头使李岩平身,对吴汝义接着说:“你派一队将士将太子和二王护送到刘宗敏处,妥加照顾。你再寻找几名东宫的旧太监,前去服侍。”

  吴汝义躬身说道:“领旨!”便带着太子和二王出去了。

  李自成急于想看看他早已听说的金銮殿,也想看看皇帝居住的干清宫和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但他想和牛金星和宋献策一同去看,顺便还可以谈一些别的事情。他叫双喜去命宣诏官到内阁宣牛丞相进来,并派另一位宣诏官去军师府召宋军师速来。

  双喜启奏:“回父皇,军师曾在申时一刻来到武英门请求见驾,说他有事要面奏皇上。儿臣说皇上连日劳累,不得休息,刚才在仁智殿寝宫午睡,是否将皇上叫醒?他说:不必惊驾,我先去内阁找丞相商议,等圣驾醒来后你叫我就是。此刻军师一定还在内阁。”

  “叫军师和丞相一道进宫!”李自成轻声说,他如今要召见军师和丞相,已经不再用请字,而用叫字了。

  内阁是在午门里边向东的一个小院内,院门向西,进门过一个屏风,便入内阁小院;有五间坐北朝南的平房,除当中的一间供着孔子和四配神位,其余四间便是辅臣们办公的地方。在明代这本是机要重地,严禁在内阁会客闲谈。但是大顺朝废除了辅臣制,恢复了宰相制,宋献策地位崇隆,当然可以随时同丞相牛金星面商机务。

  过了不多久,牛金星、宋献策二人便来到了。他们向李自成行了叩头礼以后,李自成叫他们坐下,先向军师问道:“献策刚才进宫,有什么要紧的事?”

  宋献策使眼色,要双喜将窗外站立的宫女屏退。双喜出去挥退宫女们,他自己也去武英门的值房中了。宋献策重新在李自成的面前跪下,奏道:“臣得到确实消息,吴三桂……”

  李自成说:“献策平身,坐下说话。”

  宋献策叩头起身,坐在椅子上,欠身奏道:“吴三桂的兵力不可轻视,他以山海关为后继,人马已有一部份进到永平、玉田与三河一带,对北京颇为不利。目前我朝文武群臣,莫不望陛下赶快举行登基大典,而尤以在襄阳和西安两地降顺的文臣盼望陛下登基更切。”

  “陛下今日进入北京,估计必有大批明臣投降,甘为新朝效忠。他们一旦投降,也盼望陛下赶快登基。陛下一登基,他们就算是对新朝有拥戴之功。然而以臣愚见,陛下登基典礼大事必须加紧筹备,招降吴三桂一事更为急迫,以免夜长梦多。”

  李自成问:“吴三桂究竟有多少人马?”

  宋献策说:“崇祯十四年,洪承畴在松山兵溃,吴三桂虽是洪承畴所率领的八总兵之一,损失不轻,但宁远是吴三桂经营多年的根基,也是洪承畴在关外必守之地,所以松山之溃,只损失了出证援锦之师,他的老本留在宁远,并未受挫。吴三桂因为实力仍在,所以松山溃败后能够固守宁远。清兵进到塔山,也不敢再向前进。近半年来,听说清兵绕过宁远攻占了中后所等城堡,都在宁远与长城之间,唯独不敢进攻宁远,也不敢攻占觉华岛。”

  李自成问:“觉华岛在什么地方?”

  “觉华岛又名菊花岛,在宁远城东南海滨,为内地由海路向辽东运输粮食辎重要地,也是防守宁远的命脉所在。清军不攻取宁远城与觉华岛,非不愿意攻,实因吴三桂在宁远是一块硬骨头,不容易吃掉。所以眼下宁远兵驻扎在山海关及永平一带,犹如在北京户外驻军,陛下对吴三桂万万不可疏忽大意。”

  “我问你,吴三桂究竟有多少人马?”

  “吴三桂原是宁远总兵,步骑精兵约有三万,近来他改称关宁总兵,受封平西伯,山海关也归他管辖。守山海关的兵马素称精锐,少说有五六千战兵,所以关宁兵合起来有三万五千以上,加上驻在秦皇岛与关内附近各处之兵,总数在四万出头。关宁兵以骑兵最强,号称关宁铁骑。”

  李自成听到宋献策的禀报,表面上不动声色,露着微笑,但心头上猛然沉重。默然片刻,他向牛金星问道:“臣相有何意见?”

  牛金星欠身回答:“军师几年来虽然在军旅之中,赞襄帷幄,但是素重辽事,总在博访周咨,所以方才所议,颇中肯切。以臣愚见,目前对吴三桂以招他来降为上策。我朝一面筹备登极大典,使四海知道天命已定,耳目一新,一面派妥当人前往山海关,劝吴三桂早日来降,不要观望。倘若吴三桂能够来北京参与皇上登基盛典或派人送来贺表,不仅可以为北方武将的表率,也可以为江北四镇的榜样。望陛下速差人前去招降。”

  李自成说:“倘若他肯投降,我不吝高爵厚禄。你看他能投降吗?”

  牛金星胸有成竹,从容说道:“以臣愚见,吴三桂晋封伯爵,奉诏勤王,舍弃经营的宁远,携带五十万百姓入关,宁远随即为满清占领。他兵进永平,我大军已将北京团团围住,使他勤王之计化为泡影。如今困居于山海关与永平之间,进退失据,军需民食,咸失来源。”

  “他虽有三四万关宁精兵,势如游魂,这让他不得不向陛下投降。自从崇祯十四年攻破了洛阳,三年来陛下身统数十万众兵,所向无敌,威震海内,今日又轻易攻占北京,夺得明朝江山。古人有云先声夺人,以陛下今之神武威名,清兵未必敢来入犯,吴三桂孤立无助。”

  “崇祯十四年洪承畴所率领的援锦八总兵,其中白广恩、唐通二人已经投降,颇受礼遇,官爵如旧。白广恩在我朝且已经封伯。这些榜样,吴三桂看在眼里,岂有顽抗不降,自寻败亡之理?臣请陛下宽心,明日可命带着陛下的手谕,并带着犒军银物,前往永平,面劝吴三桂速降。十日之内,定有佳音。”

  李自成满意点头,又问:“差谁去较为合适?”

  “臣认为唐通最为合适,请陛下圣衷斟酌。唐通是明朝北人的有名镇将,与吴三桂同时封伯,而且为洪承畴援锦八总兵之一,与吴三桂是患难之交,且资历老于吴三桂,作为劝降钦使,定必胜任。”

  李自成点头同意,又转向宋献策问道:“军师意下如何?”

  宋献策答道:“丞相所言极是。不过唐通毕竟是一介武大,言语未免过于耿直。臣以为再差张若麒同行,文武搭档,有张有弛,遇事多有进退,较为适宜。”

  李自成面带笑容,又连连点头,随即向李岩问道:“李岩有何高见?”

  李岩认为宋献策的担心也正是他的担心,对于牛金星的话并不同意,但是在西安的时候因谏阻过早已经深拂主上的意思,几乎受到责罚,再加上宋献策经常对他提醒,如今他最好少说会令李自成和牛金星不愉快的话。

  他心中矛盾片刻,然后恭敬地站起来说:“微臣原来也为东边的情况担忧,但听了丞相之言,也就略觉心宽。臣尚有若干刍荛之见,过几天后,等到陛下稍微闲暇,再为奏陈。至于遣使一事,丞相与军师计虑周详,臣无其他建议。”

  李自成急于要看看三大殿和干清宫等几处主要宫殿,便点头同意。正要率领牛金星、宋献策等起身去看三大殿,双喜神情兴奋地走进暖阁,跪到他的面前,声音急促地说:“启禀父皇,崇祯,崇祯……找到了!找到了!”

  牛金星、宋献策、李岩都大吃一惊,睁眼注视着双喜的神色激动的眼睛。李自成不觉从椅子上跳起,大声问道:“崇祯藏在何处?没有受到伤害?”

  双喜回答:“是找到了崇祯的尸体,他已经上吊死了。”

  李自成松了一口气,重新坐下,忽然产生莫名其妙之感,随即用轻松的口吻说道:“这倒好处置了,他是在何处自缢的?是怎样找到的?”

  双喜说道:“父皇,全部清宫将士,午后继续在皇城内各处寻找,总无头绪。刚才忽然补之差人来说,崇祯已经在煤山东山脚下上吊死了,尸首找到了。旁边一棵小树上还吊死一个没有胡子的中年汉子,好像是个太监。为怕尸首认不确实,如今将干清宫的两个太监也叫去了。”

  “崇祯的尸体从树枝上卸下了吗?”

  “听说两个尸首都已经卸下来了,停放在一片草地上。补之刚才差人告诉儿臣,请父皇亲自前去看看,下旨如何处置。如今他派兵士将北上门严加守卫,不许闲人进入煤山院内。他向父皇请旨,问是否可以将崇祯尸首抬到干清宫暂时停放,找到棺材装殓。”

  李自成望着牛金星、宋献策等问:“你们看,应当如何处置才好?”

  牛金星欠身回答:“以臣愚见,陛下虽然以北京为行在,不宜驻跸过久。但是迟早应将干清宫拔除不祥,在圣驾返回长安之前,迁至干清宫居住数日,或在干清宫正殿召见群臣,宣布政令,以正天下视听。因此之故,崇祯尸体应在别处停放,不宜抬回干清宫去。”

  李自成问:“停放什么地方?”

  宋献策欠身说:“臣听说正对煤山的是寿皇殿,何妨命太监将寿皇殿的门打开,略事打扫,将崇祯的尸体停放寿皇殿中,以备装殓。”

  李自成点点头:“用什么棺材装殓?穿什么衣服装殓?他和皇后都装殓之后,埋葬何处?”

  牛金星回答:“自古以来,帝后的棺材称为梓宫,极其讲究,既不能在数日内备办,崇祯又是亡国之君,也用不着了。宫中为年老宫眷们存有较好的现成棺材,可以找出来装殓崇祯和周后。崇祯可穿上常朝官服,皇后也穿上常朝礼服。如此处理,较为简便,也不失陛下对待亡国帝后之礼。”

  “如何埋葬?”

  宋献策回答:“崇祯既然亡国,也不必为他修筑山陵。可将田妃墓门扒开,将田妃棺材移至旁室,将崇祯帝、后的棺材放在正室,再将墓门封好,就算是我朝对亡国帝后以礼埋葬了。”

  李自成又问:“李岩有何意见?”

  李岩欠身回答:“丞相与军师所言十分妥当,微臣但请陛下连夜派工匠在东华门外搭一芦席灵棚,明日将崇祯帝后棺材放置灵棚之内,任前朝旧臣前去哭临致祭,太子和永、定二王也应去祭奠父母。还可以命僧道录司派僧道去灵棚前诵经,超度亡灵。七日之后,再送往昌平埋葬于田妃墓中。如此处置,更显出我皇对前朝宽仁圣德。臣碌碌寡闻,不知所言合适否。”

  李自成高兴地说:“好,李岩,这事情命令工政府与礼政府共同去办。现在都随我去看看崇祯的尸体。”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