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死贱男

550话:燕王朱棣

不死贱男 雲中龍 5088 2024-01-30 11:28

  透过农民起义登上皇位的朱元璋,为了确保大明王朝能够千秋万代地统治下去,一方面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朱元璋想方设法要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他把宗室二十五人,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封为藩王,分驻于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透过他们来屏藩皇室。

  朱元璋是这样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受封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地位相当的高,公侯大臣进见亲王都得伏而拜谒,无敢钧礼。

  九位边王,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因为有防御蒙古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特别多。北平的第四子燕王朱棣拥兵十万人,大宁的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带甲八万人,革车六千辆。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

  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蒙元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重视,军中的大将皆受他们的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他节制沿边的兵马,地位独尊。

  藩王势力的膨胀,势必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在朱元璋大封诸王的时候,有个叫叶伯巨的大臣指出,藩王势力过重,数代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候再削夺诸藩,恐怕会酿成汉代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悲剧,提醒朱元璋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朱元璋不但听不进劝告,反而将他下狱囚死。

  在分封之中,他曾规定凡受封诸王必须离开京城,到封地就藩。不允许各亲王之间相互往来,即使入朝,也不能同时前来,必须有一王离京,另一王才可启程。朱元璋此举的目的在于避免诸王相互串联,与中央相对抗。所以诸王就藩,可以说是生离死别,但朱元璋的用心良苦,却未能收到预期的后果。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但是成器的不多,他越到晚年越发愁,这么大的江山,他死之后,交给谁来坐呢?

  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朱标是马皇后的亲生子。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十三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精心培养二十五年之后,朱标已经三十八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目标身体熬不住。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朱目标长子朱雄英十年前已经死了,伺候父亲全靠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年仅十四岁,日夜守在父亲身边,算是个孝子,但他是个偏脑袋,朱元璋给他起了个半边月的绰号。朱允炆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在知识分子中间长大,知识渊博,而且以德服人。但是他的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

  朱标病了四个月,不幸英年早逝。对于勤恳的老皇帝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大事件,不是普通的丧子之痛,接班人没有了,整个帝国的命运怎么办?那么多大将手握重兵,怎么节制?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居然二十八天没有上朝。

  朱允炆将三个年幼的弟弟照顾得十分周到,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但是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周王、晋王、燕王等都有野心。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差点儿被废了王号。晋王外表残暴,违法乱纪,然而本质上是个胆小鬼。鲁王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其他的王子有的杀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稍微几个成器的,却是舞文弄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艺术家。

  老皇帝一声长叹,现在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和朱标次子朱允炆了。朱元璋对朱允炆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他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这么仁柔,跟个兔子似的,多么大的缺陷啊。做皇帝,必须有狮子、老虎的硬汉性格,否则必定会被政坛上的狮子、老虎吃掉。

  朱元璋就立储问题,曾经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朱允炆年幼不懂事,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

  刘三吾是个知识分子,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是绝对不行的,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皇长孙朱允炆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你可以安心睡大觉。”

  文官们拥护朱允炆,因为他是个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朱元璋的统治太过猛烈,官员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

  朱允炆非常有孝道,而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秘密武器,所以朱允炆一定要将孝进行到底。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朱棣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长大的,他出生于南京,正是陈友谅大举进攻南京的那一年。他十一岁封燕王,十七岁迎娶徐达的长女,二十岁就藩北平。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是一代战神,现在他三十三岁,正当青春年少。

  论才能和胸襟,朱棣都胜过朱允炆。有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没有打仗经验,所见的只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为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境,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三千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一万九千人。

  以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三十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一场战斗使得年仅三十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北元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三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安营扎寨,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

  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

  他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

  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爽快,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流,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一百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晋王,生性怯懦,一踏上当年成吉思汗征战的土地,就两腿发软,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连个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人,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炆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的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

  朱棣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朱棣是一个妃子生的,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是来自高丽,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朱棣的妈妈原来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有可能是蒙古人。淑妃李某生了秦王和晋王,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

  朱元璋艰难决定,立十六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十六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火恼,十分不服气。

  有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炆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

  这一个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你怎么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炆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炆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朱元璋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如果选朱棣当皇帝,就不会出现后来历时四年的内战。但是历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实力。

  朱棣发动战争,将朱允炆赶下台取而代之,为抹杀篡权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稳,朱棣拚命说谎,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指马为母,万不得已。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