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图清

第183章 江阴城

图清 天宇独行者 2973 2024-01-30 11:28

  江苏比江西更重要,因为这里不仅是满清的税赋之地,还有一个重城南京,康熙明白,一旦兴夏军攻占南京,必须会把那里作为都城,一旦立国,就能与满清平地平坐,这天下汉人比满蒙多了百倍,一旦那些汉人知道自己的族人立国,民心必定会转向兴夏军,那时候,满清危矣。

  所以,康熙一方面急令索额图加强对江西的攻势,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湖口的兴夏军,同时,调动刚训练出来的六个镇近十万人在康亲王杰书的率领下朝江苏急赶,不仅如此,他还派出由神机营改编而来的皇家近卫军,皇家近卫军为一镇,包括两个步兵协,一个骑兵协,一个炮兵标,其他还有一些辅助军队,共计二万六千多人,他们全部装备了最新式的火器,包括米尼枪、连珠枪、手榴弹、迫击炮、野战炮等,近卫军乃是康熙花了大力气打造的最强军队之一,以康熙的说法,近卫军的平均实力不会在兴夏军的的特战师和近卫师之下,但皇家近卫军的人数却达二万六千多人,如果不是江苏太过重要,康熙也舍不得动用皇家近卫军。

  当然,除了康家近卫军外,康熙还派出一部分由善扑营改编而来的皇家特战军战士,他们主要是保护军官和对付兴夏军的特战师战士。

  所以,杰书此次共率领大军十二万多,而且全是精锐的新军。

  除此之外,山东巡抚桑格已经在山东练出新军十万,此次全部交由杰书率领,而在江苏,两江总督傅拉塔见于兴夏军势大,大部分军队到了江西战士,造成江苏境内清兵势弱,吩咐全省各府一方面招集兵军队,一方面收缩到各个大城市中,在全省实行焦土战术。

  不过,满清的焦土战术对其他军队也许有用,但对于兴夏军来讲却没有多少作处,因为那些百姓不答应,在江苏有着大量的兴夏会地下会员,他们广范宣传兴夏军的政策,而且历次兴夏军捉到的俘虏除了杀掉一部分罪大恶极之徒,其他的就遵照他们的自愿,愿意加入兴夏军的欢迎,不原意的也不勉强,要回去的,还送上路费,这些人回去后,除了下次更容易投降外,就是在私下偷偷宣传兴夏军的政策,江苏紧靠淅江,淅江发生的事他们自然知道,犹其是那些穷苦人家,早就盼望着兴夏军打到江苏,到时他们就能分到田地,就能有冤伸冤有仇报仇了。

  当兴夏军进入江苏时,那些本来被官兵赶到山中的百姓立即就冒出来,为兴夏军带路、为兴夏军做事,青壮年则要求参加兴夏军。

  由于清兵收缩防线,兴夏军如入无人之境,先是攻占松江府,然后是常州府,接着海军击败清军崇明镇水师,崇明镇兼水师总兵赵长发仅带着十多艘船逃向长江上游。

  接着,兴夏军又攻克江北通州府,短短半个月,兴夏军就把江苏东方数府解放。

  接着,兴夏军分成两路,江南一路,江北一路,江南由张无易任总指挥,江北由陈明略任总指挥,在海军的支援下,朝着西方和北方卷席而去。

  康熙三十三年五月下旬,兴夏军近卫师经过三天的激战,攻克了苏州城,苏州城乃是江苏的重镇,江苏巡抚府就在苏州,江苏巡抚郑端负有守土之责,他已经把家人送往江宁,誓死悍卫苏州城,城破后,**而死,为我大清献出一片忠心。

  在兴夏军攻克苏州的同时,特战师在江北攻克通州城。

  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下旬,张无易率领的江南兴夏军攻克常州府,陈明略率领的北路兴夏军攻克泰州城、盐城,直逼扬州城。

  康熙三十年七月上旬,张无易率领五万兴夏军到达江阴城下,不过,还没有等兴夏军进攻,江阴城就派出人前来投诚,江阴城还是很有名的,最大亮点就是前明江阴县典史阎应元在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年率领数万义民在这里誓死抗清,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写下绝命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表现了南明百姓的不屈精神。以阎应元的榜样,江阴人一直以来都对清兵敌视,就算不敢敌对,也一直采取不同作态度。历史上,直到乾隆给阎典史在江阴修祠,主动向江阴示好,局面才得以改变。当然,那是很多年以后,现在,江阴人听到兴夏军打过来了,根本用不着动员,就自动投降,他们自发攻入县衙,绑了县令、县丞等官员,出城十里迎接兴夏军。

  张无易进入江阴城第一件事就是去江阴小石湾祭祀阎应元,当年阎应元被清兵杀害,抛尸荒外,据说有一位乡民把他的尸体偷偷背到这里葬下,当时兵荒马乱,又加月黑风高,自然没有留下标记,到底是哪座坟,现在已经搞不清了。所以,张无易只得在这里建了一个衣冠墓,因为年代有点远,阎应元也没有遗物,张无易只得下令寻找。最后,总算找到一件铠甲,据说是阎应元当年抗清时穿的铠甲,是一个老百姓拿出来的,据他说是爷爷留下来的,他爷爷是一个财主,当然见于阎应元的忠义,花大钱从清兵那里偷偷买来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阎应元穿过的铠甲并不重要,重要的则是张无易认定它就是阎应元穿过的。

  有了阎应元的遗物,张无易立即下令为阎应元修建词堂,并题词民族脊梁。同时,在小石湾建立烈士陵园,之后在江苏战死或其他为民而死的烈士会安葬于此。

  张无易在江队为阎应元建祠得到江阴广大民群的拥护,百姓们纷纷要求无偿建造阎应元祠堂和烈士陵园,而那些青壮年却纷纷要求参加兴夏军,为当年战死在江阴的先烈们报仇血恨。

  接下来,张无易率军到达镇江城,开始攻打镇江城。

  镇江是江宁东方的屏障,一旦被攻陷,沿着长江就能长直达江宁城。所以,清兵在这里布下重兵,希望能把兴夏军阻挡在这里,为南下的朝庭增援军赢得时间。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