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四一七章 都糊涂着

  ntent

  汴梁的盛事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但段思廉还没缓过劲来。

  不仅仅是场面的盛大,更有宋国的文华,是真的让他感觉到了大理偏安一隅的不足。

  他还是大理王室,看到那场景都被震撼了,更别提大理的其他层级的人了。

  ……

  那一晚,原本汴河上鳞次栉比的漕运船只不见了,整个汴河上,只有各式各样的花舫飘荡着。

  被花灯装点着的花舫,映着皎月星空,再搭配着汴河两岸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欢笑声,让段思廉在入座的第一刻,就再也没平静过。

  这就是上国,这就是大宋。

  段思廉的本意是去见识的,他也确实见识了。

  被欧阳和司马相公带着,也觍着脸跟宋国的那些士人打招呼了。但回复都是礼节性的。

  他能感受到宋国的官员和士子对他的不屑,若不是有欧阳和司马相公的面子,估计没人会跟他打招呼。

  即便有两位相公的面子,那些人对他也是敷衍。

  更让他难堪的是,听着那些娇娘的吟唱,看到士子们评头论足,他居然没能力去体会吟唱的意境。

  好多诗文,他懂不了。

  段思廉看到了冯京,也看到了吕惠卿。而这两个人,也是很客气的跟自己打了个招呼,仿佛仅仅是因为他俩的差遣原因。否则,他俩也会跟其他士人一样,仅仅在介绍时点个头。

  他是大理的王呀!可这场合,自己还不如一个路人甲。

  段思廉一直保持着笑容,这个对他来说不难。在大理的朝堂,被高氏杨氏抢白时,他一样能笑着,这种场面他还行。

  那怕是司马相公根本就没正眼看过他一眼,他依然笑着。

  倒是欧阳相公憨厚,时不时的跟他说几句。

  可惜,从他第一次表现出懂不了那些吟唱后,欧阳相公也跟他说的少了。

  或许是为了不让我难堪,应该是这样。

  毕竟,欧阳相公第一次让自己评判吟唱的诗文时,周围是安静的,好像还有些期待感。

  可惜,自己做的,只是让他们了然而已。

  “诗文乃小道,段王专心治理大理,不擅长诗文不足为奇。”

  欧阳相公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可他段思廉是真的喜欢诗文呀!

  “官家已经多年没有新作了……”

  “官家宵衣旰食为国事,恐很难再有闲情雅致了……”

  “若官家有新作,恐此次盛会魁首要被官家拿去了……”

  “倒也是,官家少年就诗文绝代了……”

  这些议论,段思廉听到了。这是在对比,他清楚。可他又怎敢跟上国皇帝陛下相比呢?

  上国皇帝陛下的才情,他段思廉知道。就今晚的这些诗文,相比他听到的那些上国皇帝陛下的诗文,还是稍逊的。

  有差距啊……这是段思廉唯一的念头。

  当然,也曾想过自己的大理也能如宋国这般……想多了。

  此时的大理战火纷飞,他段思廉连这个都无法掌控,何谈治理大理,更别想有一日能赶上宋国了。

  这半个月来,他卯足劲跟着冯状元学,就跟个学童一般,还告诫他们王室的所有人,要珍惜这一次机会。

  做不到让大理人能全民提高,先让王室跟上上国也算。他希望,王室成员能学到宋国的文华,然后带到大理去…~

  是,他知道还能回大理。

  就在盛会将要结束时,上国皇帝陛下莅临了,不仅仅是让盛会添彩,对于段思廉而言,莫过于那句:大理的战事应该用不了多久就停了,到时候你们就可以回去了。

  段思廉清楚,宋国无意染指大理,他还会是大理的王。

  还会是大理的王,这一点是真的。可真的搞不明白,官家这样到底是几个意思。

  不止是政事堂的诸公,就是吕惠卿也糊涂了。

  很显然,如今还不到让段思廉清楚战况的时候,因为段思廉还没有表明诉求,也就是说,还谈不到国朝为大理指派属官的程度。

  当然,不管是士子还是官员,也根本没谁跟段思廉套近乎的意思,更别说远赴大理做官了。

  这时候,官家给段思廉透露战况,还是在那样的场合,就相当于官方申明了。

  即便是官家想给士林一个光明正大的形象,也没必要这般?毕竟谋划大理是官家的倡议。

  真的搞不明白。

  他吕惠卿也没有跟段思廉透露那怕一点战况,不仅仅是保密法令的问题,他很想做成这庞大的谋划。

  可现在,官家倒是先这样了。

  “那样的场合,官家表态就意味着必须要那样做了。”

  富弼也不懂,很无奈,这感觉很不爽。

  官家画了个饼,大家正准备照着这画,把它真正做成饼时,官家突然把画给撕了。

  “恐怕官家另有办法…~应该是肯定有办法。”

  文彦博绝不相信官家是个善男信女,从来都不是。

  官家肯定有后手,只是自己想不到而已。

  “我也觉得官家不会半途而废,可所有的运作都看着呢。”

  是啊,所有针对段思廉的人和事,政事堂都清楚着,看不出官家有任何后手来。

  那怕是南征军把大理的军伍全灭了,即便是国朝军伍接管了大理的防务,那又怎样?大理不一样还是大理吗?

  在各位相公的心里,接管防务从来就不能算是接管大理,甚至反倒是隐患……山高路远,远在大理的军伍,受过国朝的训练,一旦野心勃勃,只会对国朝构成威胁。

  “若只是接管大理防务,让军伍留在大理,朝廷宁愿不要大理,此事也绝不能认同!”

  对韩琦的话,所有人都认同。西北两面,已经够麻烦了,总不能忙乎半天再给国朝增加边患!

  好不容易国力有所增强,朝廷才刚由防御向进攻的转变苗头,一旦新军防务大理,朝廷不得不分出很大的精力来戒备这部分军伍。

  这不是有病吗?自找麻烦呀!

  翻来覆去的想,还是想不通官家还有什么后手。

  大理军伍是肯定会被灭了,不管是高家杨家,还是从属于王室的,在南征军眼里没有区别。

  这一点,从南征军奏报上也能看出来。

  不止是整装的大理军伍,就是有些掺合到谋反的部落,南征军也毫不留情。

  广南和成都府,以及矿城,正想尽一切办法再接受俘虏。

  军伍没了,大理的防务最终肯定会由国朝接管,可文臣呢?

  ntent

  p我成了仁宗之子60028dexhtlp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