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科索夫斯基定下了优先进攻托恩要塞的基调后,**夫将军立即调整了部署,除步兵第175师、第181师在两个坦克旅和三个炮兵团的支援下,继续向维斯瓦河对岸发起攻势外,其余的部队都调头返回了托恩要塞。↑>
别看索科利斯基将军说夺取要塞,需要在305毫米重型榴弹炮的配合下,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由于德国人围绕着托恩城共修建了约200座要塞工事,其中包括7座主堡、6座中堡、6座要塞炮台以及大量步兵、炮兵和弹药堡垒,是一座任何进攻方都无法忽视的大规模要塞工事群。因此,在重型榴弹炮赶到之前,方面军炮兵和集团军炮兵相配合,对要塞外围的工事实施定点清除。
当要塞开始遭到苏军炮火轰击之后,要塞司令官吕德克中将除了命令要塞里的炮兵还击,对苏军的炮兵阵地实施压制外,还向新任的维斯瓦河集团军群总司令希姆莱求援。他在电话里向党卫队首领恳求道:“司令官阁下,最高统帅部命令我们在托恩要塞里坚守至少三个月,但如果我们不能消灭俄国人的炮兵对要塞的威胁,那么别说三个月,坚守三周都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恳求您,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别看希姆莱在军事指挥上纯属一个门外汉,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判断托恩要塞失守后,将对德国所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他毫不迟疑地说:“中将先生,你不要着急,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能力,给予你们必要的支援,帮助你们坚守要塞。”
由于维斯瓦河流域,正在遭到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的第70和第65集团军,以及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一部的猛攻,派出地面部队去增援要塞,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希姆莱刚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遭到了他的参谋长反对:“全国领袖阁下,我觉得您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俄国人的军队已经将我们和要塞隔开了。如果我们有能力打通前往要塞的道路,那么敌人早就被我们击退了。”
虽说在党卫军内部,一向喜欢保持低调的希姆莱,不喜欢部下称呼他为“全国领袖”,可他如今来到了国防军系统内,对这种称呼却早已习以为常了。他等参谋长说完后,反问道:“那你说说,参谋长阁下,我们该怎样为要塞的部队提供援助?”
“空军,全国领袖阁下。”参谋长里面回答说:“我们在西普鲁士地区还有一个空军联队,由他们出击,能给进攻要塞的俄国人以重创。”
希姆莱知道自己在军事指挥上,就是一个小白,因此对参谋长的提议,立即表示了赞同:“好吧,参谋长阁下,既然你觉得我们应该派空军去支援要塞,那就立即采取措施吧。要让坚守要塞的士兵,看到胜利的希望,这样他们才能勇敢地与俄国人战斗下去。”
随着命令的下达了,德军的六十架斯图卡飞机从机场起飞,朝托恩要塞飞去,轰炸正在炮击要塞的苏军炮兵。首先遭到攻击的,是位于要塞西面的一个炮兵团。待在指挥所里的炮兵团长,听到空中传来了飞机的发动机轰鸣声,心里还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已方的战机会从西面飞来,难道说他们已经在那里建立的防御阵地?
就在这时,站在指挥所外面的信号兵,忽然高喊道:“空袭,空袭警报!德国人的轰炸机来了,快点隐蔽!”
炮兵团长连忙冲到指挥所的门口,抬头朝空中望去,只见天空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斯图卡轰炸机编队,他连忙喊信号兵:“给炮兵阵地发信号,命令他们立即停止炮击,并就地隐蔽。”
虽说他的指示,被信号兵及时地传达了下去,但还是晚了一步。空中的斯图卡轰炸机已经从高空俯冲下来,在令人恐怖的尖啸声中,它们向苏军阵地投下了炸弹,将正在进行炮击的炮兵指战员炸得人仰马翻。投弹完毕的轰炸机迅速拉高,在空中盘旋一周后,又再次俯冲下来,用机载机枪扫射那些侥幸活下来的炮兵战士,将他们打得血肉模糊。
炮兵团长见到自己的炮兵阵地,在德军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中,已经变成了一片火海,原本还在向要塞炮击的指战员们,几乎都变成了一具具尸体。他强忍着心中的悲愤,冲进了指挥所,摇通了电话向集团军炮兵司令员报告:“司令员同志,我们团的阵地遭到了德军斯图卡轰炸机的猛烈轰炸,部队丧失殆尽;重复一遍,我们团的阵地遭到了德军斯图卡轰炸机的猛烈轰炸,部队……”不过没等他报告完毕,一颗从天而降的炸弹,就准确地命中了他的指挥部。
**夫得知德军出动了空军,对自己的炮兵部队实施轰炸,立即给罗科索夫斯基打去了电话。在电话里,他激动地说:“元帅同志,德军出动了轰炸机群,对我正在炮击要塞的炮兵阵地实施了轰炸,我集团军的一个炮兵团已全军覆灭。我请求您立即派出空军,将敌人的飞机从我们的上空赶走。”
得知德军居然出动了轰炸机,对正在炮击要塞的炮兵实施轰炸,罗科索夫斯基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在沉默片刻后,对着话筒说道:“**夫将军,德军之所以出动轰炸机来轰炸我们的炮兵阵地,是因为我们的炮火把他们打疼了。对要塞的炮击不能停,我会立即派出空军,对你们提供空中掩护的。”
结束后**夫的通话后,罗科索夫斯基拿起另外一部电话,拨通了空军集团军的司令部,对接电话的韦尔希宁说:“将军同志,德军出动了轰炸机群,对我炮击托恩要塞的炮兵实施轰炸,给我军造成了不少的伤亡。我现在命令你,立即出动航空师,将敌人的飞机从要塞地区撵走,为炮击要塞的炮兵提供必要的空中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