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别站着累坏了身子,咱们进偏殿坐下说话。”朱允炆一板一眼地来到马皇后的身边,伸手做出体贴的样子,扶着马皇后的一起往偏殿行去,二人并肩坐在帝后位置上。
马皇后挺了一下大肚子,坐稳当后,衣袖朝两边一拂,微微瞥了一眼身边的朱允炆,柳眉明眸间,一股高傲之色一闪而过。
史书上那些跟丈夫硬顶的皇后是真的蠢。顺毛捋,将丈夫哄好了,想要什么没用?皇帝皇后齐排坐,关起门来两口子,什么外廷内宫,整个天下还不是咱们两口子说了算?
这种自认为高人一等的想法,让马皇后心情澎湃自得起来。
朱允炆瞧见马皇后脸上的神情,好奇地问道:“皇后因何事如此高兴?”
马皇后双眸一缩,暗道一声得意忘形,连忙恢复常态,机敏地微笑回道:“陛下,先前您不是在忧愁册封文奎为太子的钱财问题吗?臣妾替陛下找来钱了,所以高兴呢。”
“果真?哪来的钱?”朱允炆脸色一喜,册封太子的大典,没有个几十万两银子可拿不下来,眼看新年要到了,按照朱允炆的想法,最好能将册封太子的大典跟新年凑到一起搞,这样除了能够增加喜庆之外,还能进一步的彰显他这个皇帝的威严。
可是西、北两线的平叛消耗实在巨大,新政也需要银钱维护,一辈子不跟钱财打交代的朱允炆实在不会开源,只能被动地等着各地的赋税入京,这也就导致他都有些不太敢去面对皇后,没想到皇后倒是主动弄来了钱财。
“曹国公夫人知道朝廷的难处,她携安陆侯夫人、礼部尚书陈夫人与其他几位命妇来见了臣妾。她们说朝廷现在艰难,她们的夫君知道报效朝廷、报效陛下,她们这些命妇也是深受国恩,岂能落于人后?她们几家一起给朝廷凑了五十万两银子呢。”
马皇后说完之后就从袖中掏出了一叠会票放在二人之间的案几。
“众命妇有心便好,但诸位公侯之家也不容易,家里的男儿都在为朕卖命,朕岂能用他们的家资……”
跟马皇后预料的一样,自尊心极强的朱允炆瞬间从欣喜的神色转变成了冷硬,但马皇后的手段可岂止如此?朱允炆还没说完,马皇后又掏出了一叠厚厚的会票摆在桌上。
朱允炆一怔,疑惑道:“皇后这是?”
“命妇们如此,臣妾这个一国之母岂能给她们比下去?所以,臣妾将太祖赐给臣妾的嫁妆变卖了一些,也得银五十万两,臣妾也想给陛下分担一点。”
朱允炆本能地训诫马皇后几句,但听马皇后如此为自己着想,尤其是那句“嫁妆变卖了一些,臣妾也想给陛下分担一点”之后,脸色不禁一变,很是汗颜地道:“朕,朕,朕对不……”
“陛下,咱们夫妻一体渡过难关,万不可说见外的话。”马皇后轻轻地用手拦住了朱允炆的嘴巴。
朱允炆更为感动,忙抓起马皇后的手,将她的会票塞了回去道:“皇爷爷赐下的嫁妆可千万不能动,皇后卖嫁妆这算哪门子事?你去将东西都赎回来。这样,袁夫人她们的准备的钱,朕拿了。有了她们的五十万两银子,册封太子大典是够了的,朕决定就在新年之前举行册封。”
“可是,朝廷还在征战……”
朱允炆不以为然地道:“叛贼们即便小胜了两场又怎么样?朕身为天下之主,有如此多的忠诚干将鼎力相助,早晚必能扫平了他们!”
马皇后听了朱允炆的豪言,却好似平添了几分信心,眉宇中不禁掠起几分仰慕。
朱允炆笑吟吟地道:“钱财的问题朕会彻底解决的,曹国公府不是还有个任中都留守的芳英表哥吗?朕决定将芳英表哥调来京城,让他来负责加印宝钞一事。这样既解了朝廷的财政紧张,二也算是奖励曹国公夫人公忠体国。”
“陛下英明。”
马皇后此行既定下了册立太子的日子,省下一大笔钱,又给曹国公府争取了好处,拉拢了盟友,可谓是大丰收,她笑意吟吟地跟朱允炆闲谈起长子的趣事来。
夫妻二人并肩坐着拉起了家常,大殿内,不时响起两个年轻人的畅快笑声。
至于加印宝钞会不会造成什么恶劣的后果,百姓们会不会因此生活变差,进而对建文朝廷产生不满,这两个人年轻人全然不知。
正当二人说得兴起的时候,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新上任的大太监江行一脸惶恐地在殿门外高声求见。
朱允炆脸色一沉,正待喝斥,江行却已跪伏膝行进来,颤声叫道:“启禀陛下,大事不好,江浙被从海上而来的湘逆叛军偷袭,江浙兵马不是大败,便是投降叛军,梅殷梅大人被俘,江浙行省全数沦陷了,叛军已聚集于湖州,长江水师统领陈暄也率军投敌,叛军马上就要杀到京城来啦——”
“什么!?江浙已失,梅姑父被抓!?水师投敌?”
“要杀到京城来了!?”
晴天霹雳。
这一惊天的噩耗,瞬间把朱允炆从畅谈的高峰,劈入了绝望着的深渊。
朱允炆更是一口气没上来,差点儿没晕过去。
湘军偏师,居然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杀到后方江浙去,不仅消灭了江浙兵马,还活捉了梅殷,占领了整个江浙行省,最后连长江水师都投敌人了……
这怎么可能?怎么转眼间就变成了这样?
朱允炆身边的马皇后,同样是花容惨然,一脸的惊骇,仿佛听到了这世上最不可思议之事。
这两口子都脸色苍白的手足无措起来。
……
江浙失陷,梅殷被俘,陈瑄带领水师投敌,湘军云集湖州,虎视京城的消息已如秋风扫落叶般传遍南京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湘王府的大军已近在眼前,不出意外的话,几日后便要攻打京城。
自大明开国以来,南京城已有三十多年未遇战争。大战在即,京城官吏士民很快就陷入了无尽的恐慌之中。
不过同样是恐慌,不同身份的人,慌乱的程度也有深浅之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虽然担心遭遇兵戈,但并没有太过畏惧。毕竟湘王的名声还不错,不是外敌,而是大明亲王、太祖皇子。管他攻打京城图谋什么,总不可能对百姓下手。
且据那些逃回来的江浙溃兵和民夫所说,湘军的军纪很严明,连官军俘虏都不杀,自然更不会杀百姓。有了这层计较,百姓们多少还能把持得住。先帝留下了大好基业,只要不是昏君在位,谁来做皇帝都是盛世。
只要不打到我们身上来,管皇位上坐的是叔叔还是侄子,跟他们的关系只有这么大。
但朝廷的官员们就不同了。湘军聚集湖州,即将渡江,承平已久的上十二卫真能抵挡住吗?
答案早就在官员们的心中,他们陷入了极大的惶恐之中,他们都是朝廷的官吏,是建文皇帝的臣子!朝廷削藩、剿湘的时候,他们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迫于时势,大多附和了朝廷的方略,执行了黄子澄他们的政策,再不济也是缄默不语,极少有人为湘王府出言。
京城失陷只是时间的问题,到时候湘军杀进城来,又岂能放过皇帝?又岂能放过黄子澄、方孝孺?又岂能放过他们这些党附“奸佞”的朋党帮凶?
早朝的时候,朝中诸位大臣纷纷上疏,不是为被抓的茹瑺、沈溍、梁焕三人分辨,就是为杨士奇、夏原吉他们的家人开脱。
更多的则是请求,外出募兵勤王。
这些上疏请求外出募兵勤王的人,其实也没打什么好算盘,实际上都是想先躲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在他们看来,朝廷兵马尽数派出,单凭京城的兵马,不太可能挡住湘军。这些耍滑头的大臣,一是不愿给朱允炆陪葬;二是出于名节的考虑,因此都耍着小聪明想出京躲避一阵。
至于那些正真想帮助朱允炆渡过难关的大臣反而只占极少数,徐辉祖、齐泰、郁新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几个坐立不安地等待着皇上的召见。
已感到大祸临头的朱允炆再也不盘算册立太子的事了,他散朝之后第一时间去往了文华殿召见心腹大臣商议退敌之策。
可惜,经过上次的王中事件之后,他对徐辉祖已经有了隔阂,召见的还是两位学识渊博的肱骨之臣——黄子澄、方孝孺。
朱允炆将希望完全寄托在黄、方二人身上,他希望这两位老师能够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可被朱允炆寄予希望的两位老夫子却也是满脸憔悴,自、掌握朝廷大权以来,二人一边摆弄着改制大业,一边操心着西、北二线的战事。在一众马屁官员的帮助下,二人本也能够勉强支撑,可湘军突袭江浙,引发朝中动荡,这就让两个孱弱老夫子,有些疲于奔命了。
这几日,朝堂上纷争不断,有大臣委婉地为茹瑺他们说话;有人上疏请求外出募兵勤王,更有王宁等勋贵趁机发难,把目标瞄准了黄子澄与方孝孺。
一众勋贵对他们俩的运筹不力,口诛笔伐,坚定地要追究他们俩的责任。
当然勋贵们在这个关头之所以对黄子澄、方孝孺火力全开,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国事着想。除了为以后留条退路的考虑之外,他们更想要的是通过此事将黄、方整垮,狠狠打压文官集团的气焰,进而在朝堂上重新夺回优势。
对于勋贵们乃至部分武官们的发难,黄子澄与方孝孺不太在意,他们知道朱允炆的态度,只要皇帝削藩的心思不变,他们便不怕这些家伙乱吠。
但即便如此,这几天他们俩过的都是颠倒黑白的日子,权揽多了,事情也多,每天顶多能够休息一两个时辰,此刻黄子澄与方孝孺俱是盯着一双熊猫眼,一副心力交瘁随时可能猝死的模样。
此刻面对朱允炆的垂询,他们两个不敢有丝毫马虎,方孝孺勉力打起精神,强撑着为朱允炆打气道:“陛下无需担心,朝廷可以召集中都凤阳的六万守军援助,且京城城高壕深,天下无双,湘军想攻入京城那是天方夜谭。”
黄子澄更是补充道:“湘逆偏师暗度陈仓,李二都督的几十万大军想来定会建功回援,湘逆父子二人这是自取灭亡!”
朱允炆一声苦笑。中都守军,京城城防,李增枝回援,这些话已丝毫不能让朱允炆感到安心。今时不同往日,他已经仔细看过了梅殷出事前送来的军报,知道朱久炎多年以前便在舟山的布置,湖广、北平还在拉锯,朱久炎这个心腹之患却是绕到了舟山发兵夺取了江浙,梅殷都没有挡住,水师都投敌了,京城城防真能挡住这个蓄谋已久的朱久炎吗?
那朱久炎觊觎皇位多年,就没有其他的布置了?
朱允炆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才做了多久的皇帝,这屁股还没来得及坐热,转眼就到了面临覆灭的险境。
朱允炆颓唐地坐在那里,失魂落魄的发着呆。
朱允炆的颓唐模样让黄、方二人大为心急。
其实他们也知道眼下形势危机到了何种地步,中都的守陵兵马、与京城的城墙的确不太足以让人安心。但事到如今,皇帝和他们两个都已经没有了退路。
无论如何,也必须让皇帝振作起来。如果连皇帝都已胆怯,其他人还能有信心吗?到时候就真的万事皆休了。
“陛下!京城里尚有上十二卫,加上中都兵马,超过十五万人,自保是足够的。还有,朝廷可以派干臣前往京畿各地征召军户,无论老少悉数召来京城,另外还可以在百姓之中选拔青壮训练守城。如此一来,可得守军二十余万!足以打退朱久炎!”
见激励的话语无法奏效,黄子澄便将那些“忠义干臣”的好想法背了出来。
朱允炆稍微一琢磨,虽觉有些作用,但仍旧是摇头轻叹。为了给李景隆、李增枝两兄弟增加声势,京畿的兵马都已经派了出去,朱允炆连宫中负责仪仗的天武将军们都悉数派上了战场,青壮军户自然也被抽调一空了,剩下的军户都是老弱,至于京城的百姓更是不通兵事,将他们训练成军,真能抵挡朱久炎吗?
更何况,经过前两轮的征伐抽调,兵部武库司的刀枪、弓弩、火器都几乎用尽了,即便强行征召起了大军,朝廷也拿不出装备来武装他们。
赤手空拳守城吗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