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莫不是傻了吧!
这是李宽听到李世民回答后最直观的感觉。
直觉这东西的确存在,但要说仅凭直觉便能确定一个尚未谋面的人是否有才,这纯属扯淡。
若非他从后世穿越而来,王玄策大抵就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至少在文成名将遍地走的大唐贞观年间,王玄策之名不足以让李世民的身边红人连福说记住。
想想历史上的记载,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的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送到长安献俘,李世民才封了王玄策一个朝散大夫的官。
朝散大夫,一个从五品下的官职,还不如长安县令的官职高,作为京县的长安县令好歹也是正五品上,由此可见,若没有李宽来这么一出,王玄策大抵还在黄水做县令呢!
其实前世的李宽是想不通的,要知道不少人对王玄策评价乃是曾经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但王玄策三度出使天竺的经历却在史书上鲜有记载,他真的是难以想通。
不过,来了大唐之后,他想通。
究其原因,大唐并没有把天竺当做强大的对手,王玄策在天竺取得的胜利也因此不受重视,而且他的功绩与大唐的其他将领的众多对外大胜相比,王玄策所做的事也并不出众。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没有宣传。
王玄策的官位实在太低了,在正史当中不可能单独为他树碑立传,而一个人出名是要靠宣传的,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这位英雄最终为世人所遗忘。
想到宣传,李宽便想起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心中默默的问着自己是否给李世民提一提关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事。
毕竟,不管这些功臣之中与楚王府是否有怨隙,但不可否认他们对大唐做出来的功绩,李宽可不敢保证他的这一对小翅膀会不会把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给扇没了。
正想开口和李世民商议这件事,却听李世民问道:“宽儿,二伯记得哲儿如今尚未有任何官职吧!”
“七岁大的孩子怎么能为官呢,自然是没・・・・・・”李宽顺嘴说了半句话,顿了顿,叹道:“七岁大的孩子还太小,且不说能力,单单是年纪就难以服众。还是让吴王来闽州任职更为合适。”
李世民的意思,李宽自然清楚,李世民明显是打算让李哲遥领闽州总管一职,将闽州这个烂摊子交给他,毕竟李哲年纪太小,处理闽州事务的责任还不是落到了他的肩上。
李世民可不管李宽是否能猜到自己的打算,反正他有把握让李宽接下这个摊子,毕竟谁让李宽和他一样都如此的爱才呢!
“宽儿,难道你就愿意放弃王玄策这位大才?”
李宽觉得李世民说的是一句废话,他当然不愿意放弃了,否则他岂会单单举荐王玄策来闽州,还不是想着他的名声在闽州不错,想着闽州距离台湾近,将王玄策吸引到台北为官。
前些年,觉得天下人才济济,王玄策推辞了他的招募无关紧要,毕竟天下的人才又不仅王玄策一人,但到了他治理一国之后,才发现人才并非那么容易得到的,就是如今华国的官员之中,也大多都是从大唐而来。
更何况,像王玄策这样的有口才的人可以教出一大批的人才,若不想要那才是傻子。
“罢了,二伯决定便好。”李宽叹了口气,他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拒绝李世民这一份好意。
“连福,回长安之后便传旨天下,敕封夷州王为福王,遥令闽州都督一职,特许开府,着户部仓部主事为福王府司马。”
李世民当即便做出了决定,让李宽极度怀疑李世民可能是早有了决定。
带着疑惑的目光瞅了李世民,却听见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便没再继续说话。
至于为何而叹气,李宽大抵能猜出几分,应该是因为李恪,毕竟他举荐的两人之中,李世民对李恪三缄其口。
但李恪做出了什么事导致李世民叹气,李宽就不得而知了。
感觉气氛有些压抑,李宽只好再次起了话题。
“二伯,最近几年您对大唐的国公们是否感觉到赏无可赏了?”
李世民愣了一下,疑惑道:“宽儿,你为何有此一说?”
“据侄儿所知,二伯继位之后大唐的王爷之中,除宗室外,再无封王之人,想来二伯是决定国公便是大唐最高爵位了,可这眼见着大唐便要与吐蕃开战,因功受封之人想必不少,二伯又打算如何封赏这些国公呢?”
“殿下,您对咱们大唐的爵位不甚了解,爵位世袭亦是封赏。”连福解释道。
李世民点头赞同,虽说他不能受封立下战功的国公们,但可以封赏这些人后代,怎么可能赏无可赏呢!
“爵位世袭其实并不好,世袭爵位的后代之中难免不会出现难成大器之人、蝇营狗苟之辈,一旦这些人窃取高位,必然为害一方,于国不利啊!”
“那照宽儿所言,又当如何封赏呢?”
“二伯,可见过台北城中的雕像?”
“自然见过,听父皇说是你特意命人打造,意在华国官员流传于世。”
对于台北城中的雕像,李世民曾特意问过李渊,自然清楚的很,如今又经过李宽这么一提点,自然理解了李宽的意思。
“你是说大唐亦可如此封赏?”
李宽点点头:“用这样的办法封赏有功之臣有不少的好处。
其一,世间之人所图无非名利二字,既已高居国公之位,利益便足够了,他们图的便是名声,图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声,立功臣像便是给了他们这个名声,满足了他们的心愿,牢记恩德。
其二,可以令子孙后代有动力,相信二伯亦见过不少华国官员或民间百姓带着后代去雕像前指着雕像教导后辈吧!
其三,立功臣像乃是对大臣们的肯定,毕竟大臣们说做出的功绩值得如此对待。
其四,便是为咱们自己的名声了。
二伯,为人君者,驱驾英材,推心待士的名声很好听吧!若是咱们能不要脸一些,还可在功臣像钱竖起自己的雕像,名流千古不再话下。”
李世民心中一动,他心动了,但对于李宽说的不要脸却不赞同,想他堂堂大唐皇帝,在位十几年令百姓富足,立一个雕像也没什么不可以嘛,怎么就不要脸了。
正打算开口,却听连福道:“殿下,大唐并非华国,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可不少,而且大唐若像华国一般,在城门前立下功臣像,有些・・・・・・”
“有些不成样子对吧!”李宽打断了连福的话,见连福点头,笑道:“你说你怎么就如此死脑筋呢,不能立雕像难道不知道用画像吗?在宫里专门找一座阁楼,用画像来代替雕像不就可以了。反正宫里废弃的阁楼不再少数,也算是废物利用了。”
连福无语,殿下,您还真敢说啊,宫里的阁楼那都是按照规矩所设,也就您敢当着陛下的面说宫里的阁楼是废物了。
见连福没回话,李宽看向了李世民:“二伯,侄儿知道不少大臣穷惯了,见不得您多用些钱财,对于浇筑雕像一事或许会反对,但用画像,想必是不会有人反对吧!您认为侄儿的建议如何?”
对于李宽的话,李世民感触颇深,朝中大臣对他的要求异常严格,就是翻修宫殿也得劝谏了再劝谏,但对于自己一家却从来都是宽厚的。
所谓严于律他,宽以待己便是李世民对朝中大臣们的评价。
不过,在他看来,李宽还是理解的有些不到位。
虽说浇筑雕像所花费的钱财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他若是将这个办法提了出来,他相信朝中反对的大臣一个都没有,就连嘴炮魏征也会欣然接受,不会提出一点反对的意见。
说到底,世上之人都逃不过名利二字,尤其以官员为甚。
“不错,不错。”李世民哈哈大笑。
“二伯觉得满意就好。”李宽笑了笑,再次建议道:“其实这次与吐蕃开战之后,二伯便可着手此事,大可以用画像和钱财来代替封赏,想必受封的国公们亦会欣然接受,感念二伯恩惠。”
“你啊,这些受封的勋贵们可不仅感念二伯的恩惠吧,你的恩惠他们可不会忘记。”李世民笑看了李宽一眼,感叹道:“不得不说,你现在的手段越发成熟了,父皇把你教导的很好,二伯在教导后辈这方面,终究比你祖父差了些啊!”
其实,李宽真没想到自己提出这个建议对大唐的勋贵们有什么恩惠,他的想法很单纯,仅仅只是担心因为自己的关系导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失传而已。
不过,听到李世民的前半句话,李宽便明白了。
提出这种能让人青史留名的办法的人,不管是谁,只要被李世民着像传世之人,必然会心存感激的,哪怕这个提出建议的人是一个乞丐,只要李世民赞同了,这些人都得感激这个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