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81章 大明皇家制造总局

我崇祯绝不上吊 行者寒寒 4508 2024-01-30 11:48

  “有!”

  “有!”

  “有!”

  数万天雄军士兵憋红着脸从心底里发出怒吼,声浪此起彼伏一浪接过一浪,崇祯皇帝笑了。

  不得不说,崇祯皇帝的演讲非常的有感染力,这与他说话从来不之乎者也故作迷障有关,当然最重要的是真诚、真挚,崇祯皇帝曾经身体力行与他们同志同住,这份承诺自然让他们打心底里相信。

  可是崇祯皇帝身后的卢象升,以及军中的数个文职低级官员心中都是震骇不已。

  尊严与剑锋何时有了因果?正义与火炮又有什么联系?自古以来兴无名之师、打不义之战者,失道者寡助,陛下如何说出这般……离经叛道的话。

  卢象升虽然深知崇祯皇帝的志向,但也止于中兴大明,刚才崇祯皇帝的话,分明让他感觉到,或许是他自己错了。

  崇祯皇帝的志向可能根本不在大明,那除了大明,外头还能有什么呢?

  另一点让卢象升震惊的是,崇祯皇帝竟然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话。

  这是身为皇帝能说的吗?这可是当年反贼造反时的口号呀!卢象升知道崇祯皇帝的意思,无非就是只要战功,他将大开爵位封赏。

  可是陛下啊,你让我朝的王公勋贵们如何想?

  唉,卢象升现在一个脑袋两个大,他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孙承宗,老头儿胡子都快翘起来了,很显然也是在压抑情绪。

  卢象升还好点,毕竟已经坚定的站在了崇祯皇帝一边,大不了也就是个战死而已,但孙承宗已经七十二岁高龄了,也是被儒家思想浸润了一辈子。

  想来孙大人心里应该更加震惊和难以接受吧,卢象升暗自想道。

  崇祯皇帝此刻只觉心中豪情万丈,哪里还管别人如何看他,看到将士们士气高涨,一副不破建虏誓不还的阵仗,他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朕在这里预祝各位旗开得胜、武运昌隆!”说完崇祯皇帝便步下了观礼台。

  曾经他居住过的营房如今还空置着,崇祯皇帝进来才发现,里头的一应摆设仍旧保留了当初的布置,而且很显然一直有人在清扫和打理。

  崇祯皇帝指了指座位示意卢象升和孙承宗等人坐下。

  “卢爱卿,朕任你为蓟辽总督,节制蓟州、山海关、宁远、锦州四镇军务,还有孙爱卿,此去关外首要解决的便是祖家的问题,事关大明安危,你们二人务必保证边镇安宁。”崇祯皇帝道。

  诏书、官印等一应事务其实早就办好,只不过先前并未在朝堂上提及,包括天雄军出关的消息也是今天早朝崇祯皇帝才公布,为的就是不使祖家提前戒备。

  “微臣领命!”孙承宗和卢象升先后起身道。

  原本卢象升以为孙承宗要说些什么,但孙承宗行完礼后就慢吞吞的坐在了位子上,孙承宗确实是老了,头发、胡子几乎全白了,耳朵也有些背。

  卢象升随即叹了口气,心中也释然了,到了孙老大人这个年纪,哪里还有心思去与陛下争论这些,陛下还年轻,而孙老大人远离朝堂久矣,大抵上也是看淡了吧。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眼见着快到午时了,崇祯皇帝便命令天雄军出征。

  半个时辰后,五万天雄军陆续出西山大营,骑兵不多,仅有两千来人,是天雄军的老班底,再往后几乎都是步兵。

  其中一半步兵都背着鸟铳,一排排的马车拉着虎蹲炮、甚至弗朗机炮,一应的粮草、辎重足有数百辆,旌旗招展、烈烈风扬,大部队浩浩汤汤拉出去好几里。

  不知从何处起,队伍中突然传来浑厚的歌声,那是崇祯皇帝在军营时亲自教的,一开始只是队伍中的一小截人唱,再后来越来越多,歌声浑厚磅礴、充满豪情……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

  ……

  崇祯皇帝站在不远处盯着天雄军远去的风向,神情复杂,这些新征的士兵平均年龄不过十**岁,他们入伍的目的或许没有那么高尚,但大明确确实实是他们在守护。

  也不知道北患平定后,还有多少人能平安回来。

  “回吧!”崇祯皇帝叹了口气,翻身上马,朝着京城而去。

  ……

  崇祯七年十一月末,历时将近半年的落水案终于落幕,据吏部、户部、锦衣卫、东缉事厂四方联合统计,落水案涉案株连之官员、旧臣、举子者一万四千六百余。

  其中被吊死者八千九百余、斩首者三千二百余、溺死者两千七百余,应崇祯皇帝诏令,从诛者只主犯,其家属者可免罪,凡获罪者,其子嗣二十年内不得科举,礼部登记造册,家产充公,归入国库,所涉及总人数十四万八千余人。

  江南士子、豪绅首当其冲,东林书院被拆、一应同社、闻社、则社、质社等数十个社团被除名,复社领袖娄东二张皆获罪,崇祯皇帝重审诏令,举子不得议政、不得结社,但有犯者,革去功名,永不录用。

  一时间,整个江南仿若陷入了黑暗统治,举子见面多不敢说话,私底下也是谈崇祯色变,不论崇祯皇帝如何申明大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江南,至少几年内他的名声都不会好到哪儿去。

  不过始作俑者崇祯皇帝表示完全不在乎这些,因为他发现朝廷在几年内都不会再为钱的事儿发愁。

  虽然名声不好听,但那些个江南官员、士绅家庭可真是有钱,据统计,因落水案而抄没的官员、旧臣所得,只白银就有六千多万两、黄金四百多万两。

  陆续从江南通过漕运运过来的珠宝、字画、文玩等艺术品、奢侈品堆满了陈奇瑜户部的库房以及崇祯皇帝的内帑,运送黄金白银的漕船有一艘甚至都因船体过重,差点倾覆。

  除此之外,还有收缴上来的良田三千多万亩、府宅近万座、商铺一万多间,这里当时还发生了不少小插曲。

  应崇祯皇帝令,抄没所得的府宅、商铺基本以略低于市场的价格直接卖掉,而买到商铺的官员家属没过多少日子就又被抄家,如此反复,据说有间商铺被卖了八次。

  为了稳定民心,收缴上来的良田虽然收归国有,但却允许原本耕种这些土地的百姓继续耕种,由户部人员按照大众的标准收取田赋。

  户部尚书陈奇瑜也很会过日子,趁着那些得到土地的百姓的高兴劲,直接敲定除了田赋之外,户部直营收取他们的粮食,价格公道,童叟无欺,来年兴许就不用从粮商手中再高价买那许多粮食。

  腊鱼初,玉泉山一期工程终于施工完毕,宋应星携一众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入驻玉泉山。

  崇祯皇帝亲自题匾,是为“大明皇家制造总局”,并带着工部尚书毕懋康亲自到场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

  ……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