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即派人给冯国胜送信,让他们密切关注牛首山、方山一带元军的动向。如果发现有元军部队西移,立即前去偷袭,但要注意安全。
偷袭的目的,只是为了打乱敌人的计划,给敌人制造麻烦,并不是要真正干掉多少元军。一定要在伤亡代价最小的情况下,给元军制造麻烦。
一旦中路偷袭得手,元军会立即发现中路防御的漏洞,必然从东线调集部队堵漏。因为他们肯定会断定我们的东线部队得顾忌镇江、扬州两个方向的元军,不敢太冒进。
另外,东线一旦有部队调到中路,扬州的阿鲁辉必定会带着苗兵渡江驰援。一旦苗兵过江,阿鲁辉的死期就到了。
苗兵一反水,以徐达的能力,定能在东线搞出一番大动静。东线告急,集庆的元军必然又将防御重心东移。
此时,让冯国胜牵制住牛首山、方山一带的中路元军,西线的机会就来了。
到了那个时候,再一举突破天宁镇的康茂才部。天宁镇一旦被攻克,元军西线的最后一道屏障就没有了,集庆就成了囊中之物了。
可以说,朱元璋的整个作战计划,就是不断地声东击西、虚实结合。
先突破西线,让中路增援;
再偷袭中路,让东线去堵漏;
东线调防的元军得让扬州的兵来补缺,扬州的苗兵渡江后立即反水;
红巾军在东线取得重大突破后,元军东线告急,集庆内部必然大乱;
最后的真正攻击点又回到西线,从西线攻入集庆。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连环局,不断地偷袭,让元军一会儿东、一会儿西,疲于奔命,最终瞅准机会,给元军致命一击。
当然这个连环局的两个关键点就是,常遇春使用秘密武器攻破康茂才水军部队,另一个就是苗军反水。
总体说来,此战的关键就看我的结拜大哥沈万三和结拜二哥常遇春了。
战局的发展,完全按照朱元璋的预料进行。
常遇春率领水陆大军继续当先锋,逼近天宁镇。
二月十一日,方山的陈兆先部奉蛮子海牙之命,带领着所属四万余人西移,准备与康茂才合兵一处,扼守天宁镇。
就在陈兆先的部队经过牛首山一带时,冯国胜率军发起了偷袭。
牛首山的防御部队因见是自己的部队调防,也没引起足够的警觉,陈兆先部的西移,反而成了给冯国胜的偷袭作掩护。
此役,牛首山守军折损两千余人,陈兆先部折损三千余人,而冯国胜部几乎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圆满地完成了朱元璋交给他的任务。
冯国胜此次偷袭之后,蛮子海
牙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冯国胜部已逼近牛首山,另有邵荣部按照冯国胜的指示,进逼方山。
自从陈兆先移师天宁镇后,方山现在只剩下左荅纳识的两千人。虽然方山地理位置险要,但两千人的守军,还是太少了点儿。
于是,蛮子海牙命令东线的汪诚,率所属的两万人马进驻方山,与左荅纳识一起扼守住这个要道,防止红巾军从中路突破。
汪诚部离开了东线的防区,东线的防御就又出现了漏洞。蛮子海牙立即向扬州的阿鲁辉求援。
阿鲁辉于二月十八日收到蛮子海牙求援书,定于二月二十三日渡江驰援。定下了日子,肯定得通知寻朝佐他们,要让他们作好出发准备呀!
寻朝佐收到了驰援命令,也就相当于李存义收到了命令。
早在冯国胜偷袭中路的时候,朱元璋就给徐达、邓愈送去密信,告知了他们扬州的苗兵会阵前反水,让他们作好突袭东线的准备。
一旦苗军过江杀掉了阿鲁辉,徐达、邓愈就立即攻击东线。
李存义得知了苗军的驰援计划后,立即派出两个人。一个人从扬州至和州然后过江给朱元璋报信;另一个人直接从扬州过江至句容徐达军营报信。
李存义与徐达约定,他自己会跟随苗军渡江。一旦苗兵反水,会在头上系红头带,他们则可以立即攻击东线的防御部队。
二月二十三日,苗兵顺利渡江,部队整备完毕后,准备向预定地域进发。
阿鲁辉得在阵前作个战前动员,当他踏上临时搭建的高台,正准备训话的时候,寻朝佐早准备好了。
寻朝佐不光在台上杀掉了阿鲁辉,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解决了阿鲁辉的亲兵卫队。
这样一来,苗兵反水的情况,集庆元军就不得而知了。
杀了阿鲁辉之后,寻朝佐迅速跳上高台作了个战前动员。
寻朝佐历数了阿鲁辉的种种罪状以及苛刻对待苗军的一些往事,激起了下面苗兵的激愤之心。
最终,在寻朝佐、许成、刘哈剌不花三人的鼓动之下,苗军反了。
李存义也迅速将这个情况通报给了徐达和邓愈,苗军都系上了红头带,表示从此也算是参加红巾军了。
徐达、邓愈二人早就作好了应急预案,随着二人一声令下,徐达率军一万五千人向西直取蒋山(今钟山),邓愈则率余部密切关注镇江元军动向,防止元军背后突袭。
徐达、邓愈二人立即派人知会了苗军,让他们从北面向蒋山发起攻击。这样一来,蒋山的元军受到西边和北边两个方向的攻击。
更可笑的是,北边的苗军攻过来
的时候,蒋山的元军还以为是扬州的驰援部队,直到苗军杀了上来,才明白苗军已反水了。
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二月二十四日,徐达部和寻朝佐率领的三万苗军控制了蒋山,继续向西进逼集庆。
蒋山失守,元军真是慌了神儿。
这蒋山可是集庆东边的战略要地,这个地方失守了,也就只剩下集庆东边的城墙可守了。
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徐达拿下蒋山后,并没有立即从东边向集庆城发起攻击。
朱元璋是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现在就让徐达直接攻城,以徐达的能力,还是很有把握能够拿下的。
但这样一来,徐达的攻城部队势必遭受不少损失,这可是朱元璋不愿意看见的。
朱元璋二月二十五日得知徐达他们已拿下蒋山的消息后,看着地图研究了大半天。
最后,他让人给徐达、冯国胜分别送信,让徐达在蒋山作出欲进攻集庆的架势,但要注意是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光打雷不下雨也可以。
总之,就是要让集庆城内的元军在东边对徐达部严阵以待,将战略防御重点放在东线。
朱元璋给冯国胜安排的任务就是不断向牛首山和方山地域发起小冲锋,把这两个地方的元军拖在这里,绝不能让他们去别的地方驰援。
东线和中路的任务布置好以后,朱元璋迅速召集常遇春、廖永安、冯国用、耿再成等人开了个战前高级军事会议。
会议讨论得非常激烈,各位将领都是纷纷请战。
最后,朱元璋决定,向江宁镇发起攻击的日子定在三月初一。常遇春为陆路先锋,廖永安为水路先锋,二人攻克江宁镇后,迅速收拢整编人员,稍作休整。
拿下江宁镇后,冯国用、耿再成立即攻集庆城。
常遇春和廖永安似乎有些不服,他们也想参加攻城战斗。
朱元璋之所以让他们拿下江宁镇后先作休整,也是有充分考虑的。
这第一个原因,攻克江宁镇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必要经过一番恶战。
那样一来,士卒肯定很疲累,接着去攻集庆城就不是十分有利了。反而让冯国用、耿再成去进攻更为有利一些。
这第二个原因,江宁镇的守军主要是康茂才部和陈兆先部。从人数上讲,康茂才部经过补充,也只有一万余人,而陈兆先部有约四万人。
但真正能打硬仗的还是这康茂才部。对陈兆先部,朱元璋想采取招降为主的办法,毕竟他和陈兆先的父亲陈野先以前也结拜过兄弟。
另外,汪诚部趁乱杀了陈野先、陈飞虎。蛮子海牙也没将汪诚怎么样,只不过
给二人当了个和事佬,陈兆先对此事肯定是有意见的。
于是,朱元璋派人给陈兆先送了招降信,称其为“世侄”,也就是还承认他与其父亲陈野先的关系。
朱元璋在信中表示,只要他陈兆先愿意归顺,便让他在红巾军中享受其父亲原来的待遇。
陈兆先收到招降信后,没有任何回复。
按照朱元璋的判断,陈兆先肯定是在观望,准备哪边胜了就跟着哪边。
这也是朱元璋愿意看到的,只要他陈兆先守江宁的时候不卖全力就行了。以常遇春、廖永安的能力,对付康茂才那一万余人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一旦拿下了江宁镇,估计陈兆先就得表态了。康茂才都败了,他还能怎么样?肯定会投降。
但陈兆先肯定是跟其父陈野先一样,也是个反复小人,所以不能不防。
常遇春、廖永安拿下江宁后,朱元璋让他们在此处休整只是问题的表象。
朱元璋的真实目的,是让二人在江宁镇看住陈兆先。待把陈兆先搞定之后,再让这二人参与攻城的任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