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隐龙惊唐最新章节!码到现在,字数也快140万了,第二部将要结束了。
李沐也已经长大,十七岁了嘛。
这在当时,就是家中的顶梁柱了。
从总角小儿到舞象之年。
接下去,国际惯例,会增添一些情感剧情。
而一直被有些书友非议的“明明是枭雄却要当英雄”和“当表子还要立牌坊”等这些问题,也会有所改变。
其实,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从小受着“有事找警察”、“一切靠法律”的教育,没有人能一穿越回去就杀伐果断,知道自己最终要什么。
至少,以九岁李沐的心境,凉州时,他仅仅只想赚钱养家罢了。
所谓时势造英雄,哪怕是枭雄,也该有个进化的过程。
也不会有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可以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至于弑君,皇帝可不是随便能杀的。
何况是一个登基十多年的皇帝,至少名义上是李渊册立太子之后,再禅让登基的皇帝。
这一杀,杀得不只是皇帝,更是天下民心和伦理道德。
曹操挟天子直到死,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以李世民弑兄杀弟屠侄的暴行,也只是囚禁李渊大安宫,直到李渊老死。
他们杀皇帝不容易吗?
无非是引刀一快。
可后果呢?
难道让李沐一样弑君,然后为保江山稳定,继续屠尽李世民十几个儿子?
这样做与李世民何异?
李沐有身份、有遗诏、有实力,完全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稳定的大唐。
他想要在这片土地上挥洒重墨。
而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大唐。
长安已经探囊可取,可被李世民册封的王,遍天下都是。
那些可都是宗室,其中十来个还是李世民的儿子。
就算是庶子,可一样是亲王。
杀了李世民,李沐篡位自立,那些亲王会肯罢休吗?
这同样是杀父之仇,夺位之恨啊。
一旦串连造反,或者各自据地自立,岂不天下三分、六分、九分?
这需要李沐花上三、五年,甚至七八年去平定。
然后得到一个因兵祸而衰败的大唐?
大义,李沐有大义,李世民一样有大义,因为他也是李渊钦定的,更是李渊嫡子。
虽然最终还是需要用实力说话,可何妨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呢?
至少扯块遮羞布蒙在脸上,正治这东西,历朝历代,不都是如此吗?
然后,再来回应一下有个书友的诟病。
他说“李靖、李勣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事变,但按兵不动就证明是支持李世民的。从而得出李靖、李勣一样是李世民铁粉的结果。”
这话和尚真心不赞同,虽然与没多少关系,可坐而论道,还是可以有的。
李靖、李勣按兵不动,无非有三种情况,一是象书友说的,明里不动,暗中却支持李世民。可问题来了,连长孙无垢都亲自上阵激励造反将士去了,可见李世民当时并未得到朝中重臣,特别是武臣的支持,史书中也可查证到,当时参与事变的,无非数百人而已,也就是说李世民那时手中的兵力是捉襟见肘的。如果李靖、李勣真的支持李世民,不用动用军队,只要派府中府卫,甚至不用派府卫,每人调几十亲兵,都能极大的支持李世民了。
而且,当薛万彻、冯立等人率太子府、齐王府两千兵马进攻玄武门时,李靖、李勣如果支持李世民,就该派兵阻拦才对。
莫非二人仅仅是心中支持李世民,其实把不得李世民那几百人马被两府军队歼灭?
二是李靖、李勣心中是想动的,当然动也不是支持李世民,而是平乱。可他们没有等到李渊的命令,玄武门之变就因李建成、李元吉的死亡而结束了。
这或许才是二人心中最大的遗憾,因为他们没有阻止这场惨剧的发生。
可事实上,李渊不是不想下令平乱,而是他一早就被李世民控制了。
而到李建成、李元吉死亡后,李渊就无心平乱了,三个嫡子死了两,难道还要再杀最后一个嫡子吗?
这符合一个父亲的心思,更符合一个皇帝的心思,家业毕竟需要传承。
可李渊显然没有想到李世民在弑兄杀弟之后,还会血洗两府。
这已经超过了李渊心中的底线。
可这时,李渊就算想平乱,也力有不逮了,因为就因他的诏书,京城内几乎所有军队都到了李世民控制之下。
所以,李靖、李勣自宫变发生起,就不可能等到李渊的勤王诏令。
李渊的最后一程,也并非如史书中说得那般恬静。
如果真是恬静,李世民也不会因大半年不去探望李渊,而引得马周等人的上疏劝谏。
李渊也不会从宫城中搬到宫城边的大安宫去,一住数年。
以至于魏征等人上疏,谏言李世民为李渊修缮大安宫。
综上所述,李渊与李世民的父子关系,绝非外朝使者进见时,表现出来的那般融洽。
三是李靖、李勣不想参与宫斗,所以选择坐视不理,他们效忠的是李渊、是大唐,而不是李建成、李世民或者某个皇子。
综上而言,和尚想说明的是,以李靖、李勣的心性,绝不会效忠一个弑兄杀弟囚父的人,之所以还在为朝廷征战,一是暗中维护被囚禁的李渊,二是效忠大唐,尽自己的本分,三是到了那个时候,李靖、李勣就算想有作为,也已经没有了拥立的对象,因为李建成的所有儿子都死光了,难道让他们自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继续效忠朝廷,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就象其余李建成旧部,魏征、王珪、罗艺、韦挺、薛万彻、冯立等人都一样继续留在朝堂,效忠新皇李世民,难道说,他们都是“三姓家奴”?
所以,继续效忠新皇,并不代表着玄武门时就是支持李世民的。
另外还有一点,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时,才28岁。
也就是说,他在李渊晋阳起事,才19岁。
而当时李建成已经是28岁了,是世子。
立嫡立长的观念,传承了上千年。
而李渊建国之始,两兄弟的暗中争斗还未暴露在重臣的视野之中。
所以,就算李靖、李勣敢背着李渊而私下拥立皇子,也不会弃李建成而选李世民。
哪怕日后李世民战功卓越,可问题来了,李靖、李勣等人可以改变最初的效忠对象,而选择李世民。为什么不能因为李沐强大的实力而弃李世民,改效忠李沐呢?
所以,书友说李沐不可能得到李靖、李勣等人效忠之说,是不成立的。
好了,说完这些,再回到本书上来。
随着李沐的长大和经验的累积。
接下去的主角,会慢慢变得果断、善谋,并越来越有“威严”,这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大了的缘故,更是慢慢被这个时代同化了。
还有一点需要交待。
之前说过,本书不是后公文,主要是和尚其实不“十分”喜欢女色,嘿嘿,但李沐肯定不止一个女人。
要当皇帝的人,如果只有一个女人,让底下臣子情何以堪啊?
为了臣子着想,李沐也得勉为其难吧?
而女主到此时还未现形,是因为李沐还没有登上尊位。
请书友们莫急。
至于长孙明月,这个女人其实注定是个悲剧,但不会是太哀伤的悲剧,因为和尚心善,不喜欢悲剧。
长孙明月受这个时代的教育束缚太多。
她打心里就自觉地背负着家族的责任,这对一个要清除长孙势力的李沐来说,矛盾永远无法调和。
所以,她选择了回避,李沐选择了故作不知。
二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眼下只能擦肩而过。
而李沐随着渐渐长大,也明白了对长孙明月的感情,如同爱莲——可远观不可亵玩矣。
御姐固然欣喜,可事后必定懊悔,呵呵,和尚差点说漏嘴了。
这世上总有一些女人,是自己赏心悦目,却知道不可触碰的。
既然如此,将她埋在心底,在夜深人静之时,偷偷放出来想想,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好吧,和尚承认,这或许就是宅男的非主流想法。
洋洋洒洒,再说下去,就要说劈叉了。
那咱们,书中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