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跑。”
面对潮水般的质疑和不解,水墨恒再次郑重其事地强调。不过随即,他话锋跟着一转。
“但这个跑,并非让你们逃命,不是逃跑的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此乃一战略也。”
噢,这么一说,士兵们总算安心了几分,纷纷感慨:“不是认怂逃跑就好。”
于是纷纷期待水墨恒解释,到底该怎么个“跑”法。
水墨恒侃侃言道:
“诸位都是辽东将士,与鞑子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们的优势无需多说,我们这次又逢客场作战,不利的因素大家心知肚明,倘若硬碰硬地与他们血拼,关于这一点,我曾与杨燮将军和李如柏参将估量过,恐怕只有一成的胜算。”
士兵们不说话。
不说话,便等同于认同。
毫无疑问,他们都能清醒地认识自己,更能清醒地认识眼下的形势和鞑子的战斗力。
知己知彼嘛。
但是,既然他们已经出来了,最关心的,好像也不是这个。
最怕流血牺牲吗?
不是。
只能说谁都怕,但肯定不是最怕。
若是最怕,那还出来干毬?
水墨恒接着又道:“所以,我们必须智取,要讲究策略。下面我来说说,该怎么跑的问题……”
说到这儿,水墨恒顿了顿,拿眼扫了一圈儿,发现士兵们的情致普遍不高,似乎没什么斗志。
这对于即将投入战斗的将士来说,是很要命的。
战场上,很多时候全靠心中一股“气儿”。
水墨恒脑子稍一转动,其实不用转也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这个问题,在出发前就琢磨过。
士兵们的反应,完全可以理解。
也很好理解。
而且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自己不是这些士兵真正意义上的“领导”。官儿不怕大只怕管,从来都是这样。这里不是京畿,而是辽东,靠刷脸吃不开。可以确定,脸都没李如柏好使。
第二,自己与李成梁扑朔迷离的关系。对于辽东士兵而言,恐怕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儿。李成梁可是辽东的“土皇帝”啊,而自己终究会离开辽东,但这些士兵还将继续留守,当然会义无反顾地站在李成梁那一边。
第三,根据上一世的经验,这一世也一样,让人干活,必须先谈好处。若没有好处,那对不起,不认识你。没有人不怕痛不怕死,没有人愿意为你白白流汗流血而无怨无悔。世上有这种觉悟的人,唯有你的亲生父母。什么亲戚?什么朋友?都没有,除了你的父母,最后都得落到“利益”上。
没有好处,没有利益,免谈,尤其这么危险的事。
战争,牵涉到生死,谁都会掂量。
关于好处与利益,水墨恒当然认真仔细考虑过。
出发前,张简修和死士们都表示担心,并郑重提出这个问题:李成梁借的两万精兵,能很好地指挥调度吗?万一临场反水怎么办?他们为什么会服从指挥?难道就靠着军人的本色?
我呸!
这是张简修当时的反应。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基于对李成梁父子的极度不信任。
死士也没几个看好的。
毕竟与李成梁已经发生过冲突,虽然最后没有上纲上线,被水墨恒压了下去,所以没有继续恶化升级。但与李成梁的仇恨,哪能轻而易举地从心底抹去?无论是水墨恒,还是死士,都不可能做到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辽东的将士都向着李成梁。
这是用脚都能作出的判断。
那拿什么来“笼络”和“收买”这些人的心呢?靠刷脸、靠颜值都不行,最终还得回到“钱”和“军功”上。
最简单。
也最直接有效。
军功是军人的动力之源。
而钱是天下所有人的动力之源。
李如柏刚才调走五千士兵,也是通过承诺这两样东西,让士兵们屁颠屁颠地跟着他去。
摆在水墨恒面前的难题是,他现在立即承诺不了这两样。钱,身上没有;军功,在辽东李成梁说了算。
但是,既然出发前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那自然有所准备,否则怎会轻易率军出来?
救水蛋,不容有失啊。
李成梁在辽东的承诺最好使,那不找他,天理难容!
水墨恒掏出一封文书,递给领头一名士兵,吩咐道:“来,你读给大伙儿听听。”
士兵接过,打开文书。
一字一句,念道:“此次出征,所有将士,不论功劳大小,人人有赏。但,不听号令或擅自逃跑者,吾必请旨圣上,诛其全族。另,生擒速把亥者,重重有赏。”
念完,众将士的反应两极分化。
其中一部分骇然变色,脸上的表情像死了娘似的难看;而另一份分沾沾自喜,像中了一千万大奖还不用交税似的。
听到同样的内容,反应却不同,自然是因为关注点不一样,惊讶的士兵侧重于惩罚,而高兴的士兵侧重于奖赏。
水墨恒的神情也严肃起来,这个时候不严肃不行。接着又吩咐那名士兵:“落款人是谁?不妨也告诉大家。”
“是李成梁总兵。”
“传阅给大家瞧瞧,是否李总兵签发。”
“上,上头有,有总兵大人的官印,不会有错。”士兵说话不太自然,磕磕巴巴,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高兴。
“还是给大伙儿看看。”
“遵命。”士兵顺手将文书递给第二名士兵。
“没错,就是总兵大人签发的。”第二名士兵看完肯定地说,接着继续向下传阅。
当然,不可能人人都有时间和机会看。
待几十位士兵看完,基本上认可了这一事实,水墨恒问:“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好消息。”
回答的,肯定是高兴的那一部分人。
这部分人占了多数。
这样,水墨恒底气更足,又说:“据我所知,李总兵每次的奖励都不薄,而生擒速把亥是当今圣上的旨意,那奖励更是不菲,不仅辽东有,朝廷也有。至于惩罚……何惧之有?”
稍停顿一下,扫一眼,然后轻轻地问:“那两条,不听号令,擅自逃跑,任何时候,难道是军人应该有的吗?”
将刚才惊讶的士兵都问低了头。
其实,也不是因为那部分士兵害怕而感到惭愧,而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摸清李成梁的真正意图。
不是传言李成梁与水墨恒有解不开的结吗?甚至要置水墨恒于死地,那这道签发令又算怎么回事?
这不是明摆着穿一条裤子吗?
难道传言是假的?不可能啊,少保夫人都已经死了,还能有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