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诸葛天下

第一四一章 让你见笑了

三国之诸葛天下 伊带天娇 3063 2024-01-30 11:55

  卢植本就苦恼黄巾反贼在人数上碾压性的优势,可又没什么办法,卢植又不会什么妖术,没办法凭空变出一堆大汉官兵,突然听到有援军前来投效,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种感觉,就像想打瞌睡,刚好有人送枕头一样,虽然还不知道前来支援的友军,可有友军总比没有好,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最重要的是能给黄巾反贼形成大汉官兵源源不断前来支援的感觉。

  攻敌之心,胜杀千军。卢植饱读兵书,经略百战,不止调兵遣将,无人可出其右,对于兵势也是运用如心,十分娴熟。对于诸葛亮和刘备的投效,不说给多少实质性的奖励和辅助,表现重视那是少不了的。

  最为关键的是,来的这二个人又不是其他外人,还偏偏是卢植能搭上话的,卢植就更高兴了。听之前传令兵所说,一个是大儒蔡邕的关门学生,名叫诸葛亮,那敢情好啊,卢植与蔡邕的交情也算不浅,可以说是神交已久,感情颇深。

  卢植在朝中为官,学识差不多的,又谈得来的,蔡邕算是一个,二人都是同样的正直刚阿无比,令那些奸臣贪官污吏极为痛恨。

  另一个更不是什么外人,而是卢植学成归家乡,经常在涿郡讲学之时,没钱可交,只能悄悄地躲在门外旁听的学生刘备刘玄德。

  卢植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人品与运气是如此地好,与黄巾反贼的贼首张角对恃了这么久,一直无功可报,本身就急得不行了,相信朝廷之中应该有人在弹骇卢植了。

  诸葛亮和刘备等人的到来,象征意义比实际兵力更加重要,毕竟,现在黄巾反贼造反,那可是波及九大州界,能腾出人手的州界只手可数,更别提大量的军兵支援了。

  卢植觉得这时候,能自扫门前雪就算不错了,前来支援,那可说是仁至义尽,雪中送炭了。

  “如今黄巾娥贼造反作乱,二位一表人才,挺身而出,勇率天兵,募集乡勇,前来破贼,实乃一腔忠心可表日月,一身豪义可鉴天地。老夫不才,待镇压黄巾娥贼之后,平定叛乱之时,必为二位少年英杰上表请功,献捷陈情。不知二位如何称呼?”

  虽说之前已探问过底细,可现在诸葛亮和刘备二人站在眼前,卢植还是觉得再确认下比较好。毕竟,蔡邕可不轻易收徒,因此测验诸葛亮也算是不难。至于刘备,更是容易,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卢植对于这一点可是考究不了。

  但刘备想借卢植的名声给自己造势,说是卢植的学生,那就容易办了。卢植是记不了那么多学生的名字,纵是入门而座,聆听卢植讲课的学生,也是多如牛毛,别说是在外旁听的文人学子了,那肯定是如过江之鲫。

  可有一点假不了,自称是卢植的学生,那自然是听过卢植的课了,那考考功课,让刘备说说卢植都讲过什么课,从而判断,最容易不过了。是真,假不了,是假,真不了。只要刘备能说出个一二来的,证明刘备是有听过课的。

  不过说实在的,卢植也记不住自己讲课的内容,可只要与刘备交谈,刘备的观点与卢植相符,那就算是认下刘备这个学生,也无妨。毕竟,人家刘备可是率了军队,大老远前来支援卢植,攻打张角的。

  不说功劳,光这份心就足以给刘备一个旁听学生的身份了。

  听到卢植的问话,诸葛亮和刘备互相对视一眼,想确认对方有没想要抢答的可能。诸葛亮见刘备不愿抢在他的前面,回答卢植的问题,怕失了礼仪,丢了恩师卢植的脸面,惹了卢植不高兴了,可能卢植当场就翻脸,不认刘备这个学生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刘备是白身,尚无功名,又是兵少将寡,无非就是凭着与卢植同乡的关系,加上招摇撞骗,难分真假的汉室宗亲身份,仅靠五百从幽州黄巾降兵之中挑选出的新兵。

  刘备是真没底气抢在诸葛亮之前,回答卢植的问题,虽然刘备早已打好腹稿,内心急不可耐地想要回答卢植,套套近乎。

  “回卢中郎将的话,在下名唤诸葛亮,乃是泰山郡郡丞诸葛珪之子,师从前议郎蔡邕蔡伯喈公门下,今天子传檄各州郡县,言明黄巾反贼作乱,故奉泰山郡郡守张举之令,前来冀州广宗施援,讨伐黄巾反贼贼首张角,誓杀叛逆,剿灭乱贼,扬我大汉之威名,还请卢中郎将不嫌我年幼,纳于麾下,收入帐中,必当听遣调令,也好让我等向卢中郎将学习一二,长长见识,增加阅历与经验。望卢中郎将恩准。”

  对于卢植,诸葛亮是打从心底地佩服,加上年纪实在太小,也没什么资本可在卢植面前班门弄斧,说实在的,能做到不卑不亢,已是不易。诸葛亮认为卢植这样的人,能跟在卢植的身边一段日子,自然是受益良多。

  简直就是兵法战阵,军略计谋的最好老师了。诸葛亮是希望卢植能够不看轻他,然后给诸葛亮一些机会,锻炼自己的同时,也搏出一些功名,要是能得到卢植的提点,那是求之不得,最好不过了。

  “哦,伯喈近来可好呀?能跟随伯喈学习,想必公子也是人之龙凤,必有过人之处。与伯喈洛阳一别,已是多年不见了,但愿来生之年,还能有机会和伯喈坐而论道,以茶谈经。”

  这个诸葛亮,果然是蔡邕蔡伯喈的学生,卢植得到诸葛亮的自我介绍,不由想起蔡邕这个多年的好友,也是有些感伤,世事无常,人多别离。

  “家师一切皆好,暂居在泰山郡郡丞府,家师曾多次提起卢中郎将,言及卢中郎将正直不阿,学识过人,乃世人之楷模,文人学子之典范也。小子也是因缘际巧,才有幸拜入家师门下,目前尚处于启蒙阶段,随恩师学习飞白体书法,至于读经治史,却是未曾开始学习,实乃末学后进之生也,让卢中郎将见笑了。”

  让你见笑了。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