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之诸葛天下

第三十六章 邀请

三国之诸葛天下 伊带天娇 3079 2024-01-30 11:55

  “若是隶书,则学父亲的八分体即可,势多波磔;要是真书,则以黄门侍郎钟繇钟元常大人最佳,可多多临摩《贺克捷表》、《墓田丙舍》,自有增益;草书的话,则推凉州三明之一大司农张奂之子张芝张伯英前辈尤善,人称张有道,天纵颖异,可将《八月帖》当为范本,专精其巧。”

  仿佛孔子附身的蔡琰滔滔不绝地讲解三大书法字体,沉浸在书法的世界不能自拔,散发出另一种圣女般淡雅高贵的气质,不可亵渎。

  “不知师姐学的是哪一种字体?”诸葛亮恬不知耻地套问蔡文姬的秘密,想以此拉近与蔡文姬的关系,做到一脉相传,同门不练二法。

  “自然是学习父亲的八分体,不过有闲暇之时,也会练练隶书、真书之类的。”蔡琰不知诸葛亮只是为了套问,随意地将所学告之诸葛亮。

  “那师弟也学老师的八分体,和师姐一样。以后还请师姐多多教我,练字也好有个伴。若有叨扰师姐之处,还请师姐不要赶师弟走哦。”诸葛亮打蛇随棍上,偷偷地一步一步引导,最终提出要和蔡文姬学字,实在是心怀不轨,昭然若揭。

  “无妨,若是有疑问,要是父亲没在,可以来问我。同门师姐弟,自当多照应。”大度的蔡琰就事论事,同意诸葛亮以后常来找她一起切磋学习。

  俩人谈了许久,蔡邕总算是珊珊而归。

  见此,俩人只好停止交谈,彼此倒有一丝不好意思,脸红隐现。短短的交流,让蔡文姬认可了诸葛亮这个师弟,诸葛亮也觉得蔡文姬美貌温婉,见识不凡,自然愿意亲近。双方的感情略略生温,虽未有太多的好感,但也算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阿亮,为师看前路不远,便要到了陈留郡境内,先前你说要回泰山,如今官府四肆搜捕,为师也得暂避风头,抱头鼠窜,为免得连累了你,看来你我师徒二人得就此分道扬镳了。”蔡邕见诸葛亮也算是见过蔡琰了,便带诸葛亮回到马车内,然后告诉诸葛亮目前的情况恐怕无法继续同行,继续教导诸葛亮了。

  虽然师生缘分尚浅,时日无多,但蔡邕对诸葛亮这个学生,真是越看越喜爱,恨当初未能早些相见,结为师生。

  “老师说笑了,学生新拜入老师门下,听老师谆谆教导的时光太短,且尚未学得老师的一二分功力,怎么会舍得就此分开。学生自当长伴老师左右,勤思敏学,侍候孝顺,还请老师莫嫌学生手脚笨重,留教身边。”诸葛亮自是不愿让蔡邕就此离去,毕竟虽然拜师成功,但要是不能成为蔡邕的亲传弟子,仅仅只是萍水相逢的记名弟子,恐怕扬名天下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正如当初先主刘备刘玄德,曾师从郑玄、卢植,但因刘备无心向学,玩风太盛,而郑玄、卢植也不太重视刘备,以至于虽然贵为郑玄、卢植的弟子门生,但在世间的文名却远远不如其他的弟子。像国渊、公孙瓒等都略比刘备胜一筹。

  诸葛亮可不想再步这个前车之鉴。

  “为师愿意新收你为门生,自是喜欢你的人品与才学,方如此,如今却是为了避祸逃难,加之为师自身居无定所,有家不可归,四处隐姓埋名,艰难度日,唯恐被朝廷奸佞所指认,为了不连累你,才出此下策,并非是嫌弃你天资不足,学问愚钝,不愿授学与你。”蔡邕也和诸葛亮掏心挖肺,说心里话。奈何整日奔波,实在是不适宜继续教导诸葛亮,终日人心惶惶,也无心授学。

  “老师有难,学生不会坐视不理,视而不见。依学生之见,为了一步到位,杜绝后顾之忧。恳请老师随学生一同返回泰山。此举有三利,一来泰山有家父身为郡丞,想来搪塞朝廷官府的搜捕更加容易;二来老师也能结束频繁奔波,暂时安定下来,过安稳的日子;三来学生可以长伴老师身边,承欢膝下,聆听教诲,求学解惑。还请老师能够同意学生一腔热忱,些许心意。”

  诸葛亮想出了个一石三鸟的妙计。只要把蔡邕往家里一拉,到时泰山郡郡丞府诸葛家还不得被天下文人视为圣地,被慕名而来的各路人才踩破门槛。

  当然,诸葛亮也确确实实有心为老师蔡邕解决目前的处境,虽不说蔡邕年纪大了,长期奔波,对其身体伤害很大,且论蔡琰岁数太小,就无法再这样流离失所,蔡邕一家实在是折腾不起了。

  “去泰山郡?那不是给令尊招惹麻烦么?要是万一令尊不同意收留我等,不是陷你我师生情分于不义?况且,哪有老师住在学生家中的,还是为了避难?”

  蔡邕踌躇不已,一连疑问,对诸葛亮的邀请感到迷茫,害怕真的答应,前往泰山郡,万一事有不利,恐难以回旋。毕竟,陈留,可是土生土长的老家,熟人也多,只要小心些,还是能安身立命的。

  “老师多虑了。家父若是得知阿亮有幸能拜入老师门下,必定万分高兴。家父一直对老师之为人最是推崇,平常请都请不来老师到泰山一游,如今老师亲去投宿,家父必会扫榻以待,还请宽心。就算老师不思自身劳累,坚持得住,也请为文姬师姐着想一二,师姐正是如花年华,岂能将时光白白浪费在这荒郊野外,奔波疲命之处。”

  诸葛亮积极地劝说蔡邕同意前往泰山,入住他家。这样一来,大家都好。诸葛亮从来都不觉得要是回了泰山郡,护老师蔡邕一家周全,是多大一件难事。关键在于蔡邕能够同意,后面的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阿亮孝心拳拳,为师果然没有看错你,收你为门生,也是为师的幸事。如此,便也不好再多拒绝,为师一行人便随你去泰山,暂居泰山避祸。多亏阿亮了。”

  提到蔡文姬,蔡邕总算是心软了,同意了诸葛亮的邀请,前往泰山避难,投宿诸葛家。

  “老师愿去,荣幸之至。再说此乃学生份内之事,多谢老师能成全学生的一片心意。”诸葛亮不敢居功,忙谦逊地向蔡邕行了个弟子礼。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