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荡七年,即公元前304年开春,楚军仍旧与秦、韩、魏三国联军对峙于沘水一线,相持不下。
楚国因部分军力被牵制于越地,再加上粮草告罄,故而处境颇为窘迫。
而秦国的状况比较好,秦国虽连年大战,但得益于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再加上不论是秦孝公、秦惠文王,还是现在的秦王荡,三代人都励精图治。
他们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开掘河堤,开凿水渠,故而粮草的问题一时半会儿的还不至于那么窘迫。
但是,二十五万秦军在垂沙一线对垒,寸功未立,而每日消耗的粮草巨大,这让朝野上下起了不少的流言蜚语,更有甚者,已经上奏请秦王荡撤军。
但嬴荡破楚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所以对于劝谏他退兵的奏牍都一概置之不理。
咸阳,椒房殿。
此时,王后魏纾正在教自己的儿子嬴政识字。
从最简单的字句教起,逐字逐句,魏纾都显得很有耐心。
王室子弟,尤其是君王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必须要接受精英式的教育,寻常孩童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君王的孩子多半都在读书识字,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秦王荡缓缓的步入椒房殿,在内侍准备宣号,提醒魏纾母子“大王驾到”之时,他摆了摆手,示意不要惊扰他们。
看着眼前这母慈子孝的一幕,秦王荡深感欣慰。
不愧是寡人的嫡长子,大秦的公子!
魏纾也不是简单的女子,知书达理,秀外慧中,成为王后日久的她,已经养成了一种雍容大度的气质,更增添了不少美妇人应有的风韵。
现在想一想,当初自己那般对待她,实在是不应该!
“大王……”
在嬴荡想的出神的工夫,原本正在教公子政认字的魏纾便瞧见了他,叫了一声,又忙起来福了一礼。
“父王!”
嬴政是小孩子心性,倒是没有太多的礼节规矩。
在见到秦王荡的那一刻,嬴政便眼前一亮,然后蹦起来一路小跑过去,一把就抱住了秦王荡的大腿根。
“政儿,小心点,可别摔着了。”
秦王荡微微一笑,便蹲下身,将嬴政抱在了怀里。
“父王,你已经好久没来看看政儿了。”
嬴政皱着的小脸,难以掩饰的流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父王实在是太忙了,不过一有空就会来看你的。”
秦王荡含笑道:“政儿,今天你又识了几个字?”
早在半年前,嬴政就开始认字了。
这自然不是秦王荡要求的。
在秦王荡看来,似嬴政这般岁数的孩童,还太过稚嫩,懵懂无知的年纪便要识字,实在是太过难为他了!
饶是如此,魏纾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主张,自己教嬴政识字。
对于魏纾的这一番良苦用心,秦王荡倒是挺理解的。
嬴政,是为秦王荡的嫡长子,大秦的公子,将来是最有希望被立为储君,成为下一代秦王的人。
这样的人,若是一个庸碌之才,则秦王荡以及一众秦国宗室的大臣压根儿就不会考虑他继承大位的!
这个时代,嫡庶有别,在储君之位上,立嫡、立长、立贤,此三者有前后顺序。
而嬴政既是长子,也是嫡子,先天上就占有极大的优势,只怕秦国的国情不同于关东列国,在这个礼崩乐坏的世道,唯有雄主强君,才能让秦国一直兴旺发达下去。
所以,嬴政将来若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让人小觑不说,秦王荡绝不可能将大秦的国运托付到他的手中的。
“父王,母后她这两天教我写字了!”
“噢?”
秦王荡来了兴致,问道:“你都会写字了吗?来,让寡人看看。”
几岁的孩童就能写字,这倒是一件稀罕事儿!
嬴政答应了一声,便又盘腿坐在蒲团上,一手拿着狼毫毛笔,然后在一道崭新的竹简上写作起来。
秦王荡悄悄看过去。
只见嬴政在竹简上歪七扭八的写了四个字:
秦、嬴、赵与政!
秦是国家的名称,嬴是姓,赵是氏,政则是嬴政自己的名!
“好!哈哈哈哈,我儿果然聪颖过人!”
秦王荡夸赞一声,引得嬴政喜笑颜开,身边的王后魏纾更是不禁眼前一亮。
“纾儿,辛苦你了。”
魏纾螓首蛾眉,眉梢之间难以掩饰的流露出一种喜意,道:“这都是臣妾应该做的。”
对于魏纾而言,能得到秦王荡的一句夸奖,已经胜过千言万语,她就是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嬴政又在练字,趁着这工夫,秦王荡瞅见身边坐着的魏纾不时的瞧着自己,四目相对,她竟然不自觉的扭过头去,耳根子都红的发热。
魏纾有点忸怩,眼中尽是汪汪的情意。
秦王荡这才后知后觉,感情自己是许久都未曾宠幸过魏纾的!
是了!
前线战事胶着,秦王荡虽坐镇咸阳,但是涉及到国战之事,亦是不敢怠慢,所以这些日子以来都每每操持政务到深夜,极少临幸自己的妃嫔的。
纾儿真是越发的充满魅力了啊!
秦王荡也有点心猿意马。
想着想着,他便探出一只手,将魏纾那柔软的玉手握住了,然后微微一笑道:“纾儿,今晚寡人就在你的椒房殿里留宿吧。”
“啊?”
魏纾还没反应过来。
直到看见了秦王荡那暧昧的眼神,魏纾这才“嘤咛”的一声,声若蚊蝇的点了点头,把脑袋似乎都要埋到地板下面去了。
在身边练字的嬴政很是懵懂的看着的父王和母后,以他这种幼小的年龄,压根儿就不理解这二人之间究竟要发生什么事!
“大王。”
就在这时,黑伯缓缓的步入椒房殿,在秦王荡的耳边低语道:“大王,左丞相弥子夏求见。”
“寡人知道了。”
弥子夏觐见秦王荡,一定是有大事的。
秦王荡不敢怠慢,旋即动身前往常青殿。
“大王!”
“子夏,坐吧。”
弥子夏行了一礼,便跟着秦王荡对席而坐。
“是垂沙一线的战事有变化了吗?”
“不是。”
弥子夏摇摇头道:“大王,臣刚刚得到的消息。韩魏两国有退兵之意!”
“什么?”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